路過小區廣場的時候,聽見幾位新手寶媽在一起談論道:
「我聽說李梅家的寶寶才兩歲三個月,那些耳熟能詳的兒歌基本都會唱,甚至一些大人的歌曲他也會唱,《父親》,《常回家看看》,《一二三四歌》等等,記歌詞特別厲害,特別愛說話。」
「我家寶寶教了許多次都沒有什麼進步,方法也試了好多種,李梅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幫助寶寶成長的啊?什麼時候咱也去向李梅取取經,學習學習!」
……
其實許多新手寶媽都會擔心寶寶的成長,擔心寶寶的發展,不知道什麼樣的方法才是適合寶寶成長的方法。其實,寶寶的成長是分階段來說的,寶寶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和特點,需要我們針對性地對待和引導,在這裡為家長們推薦一個新方法——「階段育兒法」。
一、什麼是「階段育兒法」
孩子的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特徵。法國傑出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盧梭將兒童的發展和教育進行了兒童發展自然進程年齡階段的劃分:
第一階段 0-2歲 身體發育 教育保障健康
第二階段 2-12歲 理智睡眠 發展外部感覺
第三階段 12-15歲 理智要求 廣泛進行智育
第四階段 15-成年 激動和熱情 實施道德教育
盧梭認為,兒童教育要遵循自然法則,即兒童的天性,兒童的年齡特徵。現代社會將寶寶的成長階段劃分為:
1. 依附期(0-18個月)
依附期內,寶寶有完全依附於爸爸媽媽的特徵,寶媽要不斷地、適時地滿足寶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盡力令年幼的寶寶感到飽足、舒適和安全;以柔和平緩的語氣與寶寶說話,用微笑來回應寶寶,令寶寶感受到自己處於安全與關愛之中。
2. 探索期(18個月-3歲)
寶寶在探索期會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在這一時期的寶寶,好奇心最開始萌發,是一個探索慾望又極強的小生命,寶媽要正確看待寶寶的好奇心,支持和鼓勵寶寶這一時期的一些行為和特徵,引導寶寶大膽探索周圍的一切。
3. 認同期(3歲-4歲)
在這一時期里,寶寶經過好奇心的驅使、經過不斷的體驗,會逐漸開始形成一些初步的自我意識,學會一些自我表達的方式。寶媽應該在寶寶尋找自我的過程中,用淺顯適宜的方式來引導寶寶了解一些基本的行為規範,給寶寶提供一個表達自我的空間。
4. 競爭期(4歲-7歲)
《孩子和我更貼心》里說道:這一時期的寶寶在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基礎之下,新體驗的需求和責任感的需求會逐漸開始顯現。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往往有不同的階段特點,所以就需要我們根據寶寶的不同特點來選擇更適合寶寶成長的方式,這就是「階段育兒法」。
二、為什麼提倡父母用「階段育兒法」教育寶寶
1. 寶寶不同年齡階段呈現不同特點
(1)寶寶的「撒謊敏感期」
大部分孩子從兩歲之後就開始萌發自我意識,但主要表現集中在三歲之後進入更加快速的反應期,三四歲的孩子更容易撒謊。2歲孩子中,有30%會撒謊;3歲的撒謊率達到了50%;4歲之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了!
兩歲的寶寶每天和我說著一些稀奇古怪的話:
「媽媽,我的故事書長腿跑了!」
「媽媽媽媽,昨天我衣服上的狗狗跟我說話了。」
常常搞得我啼笑皆非。很多寶媽也會發現,寶寶不僅會說謊,而且有時候形容的活靈活現的,不少寶媽為此憂心忡忡。其實這是寶寶進入了「撒謊敏感期」,「撒謊敏感期」的到來,是寶寶的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標誌著寶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里程碑。在撒謊敏感期,孩子會嘗試著去組織更有說服力的語言,營造更自然的面部表情,編織更合理的幻境,以構造出成功謊言。在這個階段里,孩子的語言表達、邏輯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2)「在線問題寶寶」
「媽媽,人為什麼要睡覺?」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
「為什麼狗狗喜歡吃骨頭?」
「為什麼蝴蝶會飛?」
寶寶到了3歲後,每天都會化身「問題寶寶」。就像動畫片里的大耳朵圖圖一樣,每天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很多寶媽恨不得把自己變成一本「百科全書」。面對問題寶寶的在線提問,寶媽不要擔心,寶寶的這些提問是對一些不認識事物的提問,這是寶寶的大腦在引導寶寶進行一些初步的認識和學習,是一種不自覺的學習方式。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還不能清楚的用語言出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清楚的提出問題,寶媽要耐心的聽完寶寶的問題,支持和鼓勵寶寶,因為提出問題對寶寶自身來說也是很好的一個成長過程,寶媽可以利用寶寶渴望求知的機會來引導寶寶成長。
2. 寶寶個體發育和成長存在不同
孩子的生長發育在一定的範圍內,會受到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影響,因此處在同一階段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可能會比較大。很多寶媽會發現,許多寶寶的成長進步的快慢過程都是不一樣的,階段育兒的方法能夠幫助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性教育容易幫助寶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發現和探索周圍事物的特點,在探索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3. 寶寶成長發育的天性不同
寶寶在成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和行為的體現,對外界的探索和對知識需求也在逐漸的上升中,這時就需要我們用適當的適合的方式來積極的引導寶寶的成長,對寶寶不同階段呈現出的特點有一個階段性的引導策略。那麼我們怎麼樣利用好寶寶的這個階段性引導讓寶寶更好成長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寶媽應該怎麼做才能促進寶寶更好成長。
三、家長怎樣利用好「階段育兒法」,啟動寶寶成長的「小馬達」?
1. 悉心呵護寶寶的「快速成長期」,助力寶寶快速成長
理性對待寶寶的「撒謊敏感期」。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撒謊在初始無關品質,只是寶寶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我們應該理性對待,給他呵護和支持,與他一起玩有趣又有愛的「撒謊遊戲」,欣賞寶寶身上古靈精怪的能力,孩子在順利度過撒謊敏感期後,就會收穫明晰的自我意識和更強的執行能力。所以,面對寶寶的撒謊敏感期不要驚慌,在正確的引導下幫助寶寶啟動成長的「小馬達」,陪他度過每個敏感期,才能促進寶寶更好成長和發展。
2. 記錄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積極調整方法
8個月大的嬰兒安安一家三口旅行到澳洲一個小小的港口,港口的水面上漂浮著一群相貌寺怪的鳥(澳洲塘鵝),張著大口等待遊人喂食。爸爸把華安接在懷裡,指著水中的動物,乾脆利落地說:「安安,它們是Bird,Bird,Bird……」可是小安安卻不動聲色,完全沒有理會一旁的爸爸,而是扯了爸爸衣袖上的扣子,放在嘴裡吃。
一個月之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啵,媽媽,啵,啵,啵!媽媽,啵!」華安朝著媽媽的方向爬過來,一邊扯著媽媽的裙角,一邊用胖胖的手指著草叢,嘴裡不停地念切著:「媽媽,啵!」媽媽仔細看了一下,原來在草叢雜錯處,昂然站著一隻大公雞,鮮紅的雞冠襯著金綠的長尾,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媽媽突然懂了,一身羽毛、兩隻瘦腳、一把尖嘴,這不正是bird,前幾天爸爸一直教安安說的詞嗎。媽媽高興壞了,一邊狂熱的擁吻著小安安,一邊扯著喉嚨喊著:「爸爸快來啊,安安說話了,他會說話了……」
寶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小安安在一個月前和一個月之後的表現截然不同,正是體現了寶寶不同發展階段的呈現的不同特點,寶媽要在不同時期內留心和記錄寶寶的特徵,記錄寶寶成長的點滴進步,幫助寶寶更好的成長。
3. 階段性親子訓練和遊戲,促進寶寶的發展
(1)與寶寶進行有效對話
寶寶的想像力、創新能力很重要,所以寶媽要引導孩子多動腦、多思考,培養創新能力。孩子活潑愛動或者調皮搗蛋有可能也是創造力的表現。寶媽要及時引導和鼓勵寶寶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促進寶寶更好成長。
(2)抓住黃金時期發展寶寶的語言和動作
在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寶媽要制定適合不同階段寶寶成長的階段性方案。抓住寶寶語言、動作等方面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寶寶進行一些「啟蒙教育」,促進寶寶成長。
「我家寶寶剛兩歲三個月,話倒是能說得很多,我每天晚上臨睡前給她播放聲律啟蒙,也就是聽著玩,心不在焉的,突然有一天晚上,她竟然一整段都背下來了,太讓我意外了,從來沒有教過,我也跟著聽也就記住了第一句而已,寶寶的潛能太大了!」寶寶的潛能是不可估量的,寶寶在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之後的一些訓練是更有利於寶寶語言、動作各方面的成長的。
聽是說的前提和基礎,聽得準確,才能說得明白,也才能做的準確。「聽」能力總是先於「說」能力而發展,注意培養寶寶準確地聽音能力,是有助於發展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3~5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寶媽應該有意識的教寶寶發音,耐心指導和矯正寶寶的錯誤發音。可以給寶寶聽各方面的聲音,如敲打桌子的聲音,走路的聲音、呼吸的聲音等等,或讓寶寶去大自然中細細聆聽,如風聲、蟬鳴聲等,讓寶寶用心感受,仔細聆聽,來提高寶寶辨別聲音的能力,提高寶寶語言和動作的雙重發展,啟動寶寶成長的「小馬達」,為寶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需要家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照顧,「階段育兒法」會讓寶寶得到最適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