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們又近了一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

2019-11-15     炫美視覺

11月14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河北省懷來縣完成,此次試驗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試驗模擬了著陸器在火星環境下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的過程,對其設計正確性進行了綜合驗證。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於2020年擇機實施,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精細巡視勘查。

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塔架

此次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進行,模擬了火星重力環境(火星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的1/3)。這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也是中國務實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

火星探測是當前國際前沿的科技創新活動,安全著陸是火星探測任務最艱巨的挑戰之一。

此前,10月1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公開中國火星探測器「真容」照片。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介紹,中國將於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計劃在2021年降落在火星。我國的火星探測器暫時命名為「火星一號」。

本次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進行,模擬了火星重力環境等。

中國火星著陸器(藝術圖)

據悉,中國航天發展六十年來,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已經與4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40餘份航天合作協定:

與法國聯合研製了中法海洋衛星、天文衛星;

與義大利聯合研製了中意電磁衛星;

與巴西聯合研製的中巴地球資源系列衛星,被譽為「南南高技術合作」的典範;

火星 資料片

在嫦娥四號任務中與德國、荷蘭、瑞典、沙特、俄羅斯、阿根廷等國開展了積極的國際合作,並於今年4月發布了嫦娥六號和小行星探測上的合作機遇公告;

近期在GEO大會上,宣布將高分一號、六號衛星16米解析度光學數據對全球開放共享。

這些舉措為更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享空間技術成果,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福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LqJdm4BMH2_cNUg4T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