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孩子,要怎麼學會自愈?先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

2020-03-20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段時間,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

在劇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是一個985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是一個房產中介的金牌業務員。按道理說,房似錦年輕貌美又有實力,生活應該是過得不錯才是。

但是實際上,房似錦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過得那麼幸福。雖然她年輕貌美,但是她總是穿著最樸素、簡潔的衣服;每次吃飯時都會吃很多和吃得很快;儘管事業有成,但是她卻住在一個最簡單的出租屋裡。

這看似矛盾的一切都要歸結於她的原生家庭。房似錦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小時候她就被父母扔到井裡但是沒死成。而且她原來也不叫房似錦,而是房四井。她賺的錢幾乎都被拿去填補家裡這個無底洞。

這麼相似的背景,與幾年前熱播的《歡樂頌》里的樊勝美有的一比。在那個劇中,樊勝美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話:"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會用一輩子來彌補自己曾經受到過的傷害。"

如果你也不幸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傷害,那麼外人在表示同情和理解的同時,更是需要你們自己勇敢地走出傷害。而要走出傷害,學會自愈,就必須要先到自己的"內在小孩"。

真正傷害自己的,是"內在小孩"給自己強加的傷害

知乎上面有這樣一個話題,那便是"在原生家庭受傷的孩子如何自愈"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下,有這樣一個回答:"很難,原生家庭的傷痛,有的人需要一生來癒合。"

與這個話題相關的,還有另外一個話題:"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你有什麼話想對父母說嗎?"

下面的一個回答也同樣觸動著我的心靈:"真正的強大從不是原諒別人,而是放過自己。"

在電視劇《都挺好》種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台詞:"家人也分緣深緣淺,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那你很幸運,它會成為你一生的治癒。若是你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很難癒合,很難忘記,要做到原諒很難,但至少學著放下,還是期望你,能為自己,活出一個更好的後半生。"

為了癒合自己,為了活出更好的自己,你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找到"內在的小孩"。這個小孩是童年時的自己、是那個在童年裡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自我。

那些不能從原生家庭走出來的人,長大後在思考很多問題時,都會不自覺地帶上情緒和過去的思維來思考現在的問題。

不僅如此,那個內在小孩會一直陪伴著你,在你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出現。於是,你就在不知不覺種用你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是為了讓孩子避免自己曾經受過的痛苦,就給孩子無盡的溺愛。

你心中的內在小孩身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那就是他感覺不到愛。這個小孩的腦袋、心理一直停留在過去自己從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傷害裡面。在他看來,自己是孤獨的、自己是不被愛的。

因此,他的內心總是被各種負面的情緒填滿。只要他發現周圍人的行為與自己的認知有著一些不同,他就會感覺到難受,覺得這個世界在傷害自己。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強加"給自己的。

原生家庭受到的傷痛,有的人可能要用一生來癒合!

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傷害,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果你還是停留在過去,那麼你就永遠無法直視自己的現在,更無法面向自己的未來。

那麼,一直停留在過去的傷害中,你將會受到什麼傷害呢?

1、沉迷於過去的傷害中,始終無法得到成長

一直沉迷於過去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傷害,將會讓你很難得到成長,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更有魅力的人。

一個優秀的人是自信的、自尊的,更是自強的,然而這三個點,是一個一直停留在過去的人所不具有的。你因為不堪的過往,在與別人交往時,很難感覺到自信,更多的是感覺到自卑。

因為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傷害,你是敏感的。一遇到一點點與過去的自己有關的事情,你就會變得不堪一擊,無法直視困難,更不是說能夠得到成長了。

2、情緒管理失敗,不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我的一個朋友,她長得很漂亮,工作不錯,人也很好。但是,前幾天,她又

和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她的男朋友受不了朋友敏感多疑的性格。很奇怪的是,她一個要找一個工資一般的男朋友,這樣她才會覺得自己能夠配得上對方。

總是停留在過去,給你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和表現便是,你可能會不太懂得如何與別人交往。因為你與原生家庭中不堪的交往經歷,可能會讓你變得內向寡言,甚至不懂得如何如何與人交流。

此外,你還會變得喜怒無常。面對過去的自己,你會覺得自卑和痛苦;而面對現在的自己,雖然有時候你會感覺不錯,但是更多的時候你會變得迷茫和焦慮。

你可能還會把自己的情緒都表現在臉上,身邊的人可能都會因為你善變的情緒而遠離你。

3、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容易出現精神問題

人的一生將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生你養你的家庭,也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人還會有第二個家庭,這個家庭是成年後的自己組建的新家庭,在這個家庭你,你會有自己的孩子。

也許你與孩子關係不錯,但是如果你一直停留在過去受到的傷害中,你就會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旦家庭矛盾爆發,就算只是很小的一個矛盾,你也會很容易崩潰。

情緒崩潰的你,容易陷入抑鬱、多疑、焦慮的境地,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出現精神和心理問題。

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悅納自己,善待自己

如何找到內在小孩?如何自愈?這裡有幾個小小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卸下重擔,與"內在小孩"對峙

要想走出過去的陰影,我想,你必須要做的事卸下你的重擔,忘記過往的不愉快和痛苦。你要找到"內在小孩",並且與這個內在小孩進行對峙。坦然地面對過去最痛苦、最醜陋的自我,並且要相信你一定會在這場對峙中取得勝利!

比較推薦的一個方法便是給過去的自己寫信、給傷害過自己的原生家庭寫信,或者直接進行對話。把你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不要僅僅是埋在心中。

這樣做,並不是讓你得到過去傷害自己的人的道歉和安慰,實際上,這只是為了卸下那些不屬於你的責任,讓真正應該負責的人承擔責任罷了。

2、提問和引導自己,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

其次,適當、及時的提問也是很重要的。

為了找出你的內在小孩,你可以提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小時候,你的沒有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有哪些?其中,需要被滿足的需求又是什麼?

小時候,你常常會因為什麼事情而產生負面情緒?

哪一方面最能夠激發你的情感?

你曾經下過哪一個影響你一生的決定?

我相信,如果你可以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你將能夠逐漸地找到內在的小孩。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你又是相當於向前邁進一大步,因為你敢去面對過去的自己最壞的一面,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不斷地前行,自己給予自己安全感

最後一點,同樣也很重要。你需要不斷地前行,行動可以讓你讓你忘掉內心

的那個小孩;而行動之後得到的成就可以增加你的信心和安全感。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可能,你可以選擇一條自己不反感的、可以為之努力的道路進行奮鬥。因為你的行動可以幫助你將目光放在現在,放在未來,而不再只是一味地停留在過去。

過去已經過去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要比過去重要,而現在要遠遠比未來重要得多。忘掉過去,把握現在,著眼未來,悅納自己,溫暖人生。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9oK93ABfwtFQPkdOL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