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今天緊急寫下:高燒不退,可能是川崎病!

2019-11-16     養生雜誌

1.

你聽說過川崎病嗎?

這三天,隨著做各項檢查,心情如過山車,至今想起來,仍忍不住崩潰大哭。

三天前,站在北京兒童醫院的門診大廳,我不明白,我是帶著孩子來看發燒感冒的,為什麼讓我掛心內科。

昨天心臟彩超結果出來,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終於能緩口氣,冷靜下,寫下這篇博文。

不為別的,只希望其他小朋友有類似症狀,不會被誤診,被耽誤,被影響一生,能夠迅速得到診治。

2.

11月7日,我帶闊闊游泳回來,當晚他便哭鬧不止,體溫計正常。

8日,低燒,38度。食慾不佳。因為體溫沒有太高,我想的是先物理降溫。洗澡、退燒貼。

9日,持續低燒。吃退燒藥,洗澡,退了燒燒了退。

10日一早,高燒39.4,同時肚子上有紅疹出現,迅速帶他去我家附近的一家兒童醫院,掛了首都兒研所坐診的特需專家,驗血,白細胞12點多,嗓子紅,醫生診斷為呼吸道感染,蕁麻疹。開了頭孢、健兒清解液等藥,回家遵醫囑,但退燒藥吃了退,退了燒。

11日,紅疹開始在後背,手、腳陸續出現,高燒39.6,美林和泰諾穿插吃,仍是退了燒,燒了退。

12日,高燒。紅疹在後背、大腿、胳膊……大面積出現。眼白開始發紅,整個人精神還好,食慾不佳。嘴唇紅紫。

這時我真的急了。以往小孩發燒,基本三天退了。除非是病毒性,需要吃奧司他韋,但抽血結果來看,病毒性已經排除。算上8日發燒,已經超過四天沒有退燒,趕緊再次去醫院。

這次仍然是特聘的兒研所的特需專家,她仔細檢查後,認為川崎病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我去北京兒童醫院,或者八一、兒研所等三甲醫院去檢查。

她說川崎病的診斷,高燒五天不退才能被診斷,你們高燒三天,倒是可以再觀察兩天,要不然你在我們醫院先輸兩天抗生素試試看。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川崎病。

3.

回到家,網上查資料,怎麼看都像是川崎病。所謂川崎病,又名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炎。多見於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1-3歲的孩子比較常見。

症狀感冒很相似,川崎病本身不算可怕,真正的風險是它的併發症,併發症主要影響心臟,包括冠狀動脈炎、心肌炎等等。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最早發現並進行研究這個疾病的是一位日本名叫川崎的醫生,所以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兒童疾病。

……

看到這裡,我已經嚇得坐立難安,不過醫生說持續高燒超過五天才能熱確診,去早了也沒用,鑑定不出來。當時闊闊高燒三天,我骨子裡存在著一絲僥倖,也許不是呢。

也許醫生多疑了呢。

也許就是普通感冒呢,也許等兩天就退燒了呢。

這麼奇葩的病,怎麼就那麼倒霉,會被我們得上呢。

但越查資料越害怕,這個病和感冒太像了,所以有些小朋友在門診掛了十幾天水,最後才發現是川崎病,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形成了動脈瘤,終生被嚴格限制運動,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我被嚇得肝膽俱裂,不再有任何猶疑,抱起熟睡中的闊闊,直奔北京兒童醫院。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有多麼正確。

所有的網絡資料,專家訪談,都在說持續高燒不退五天才能確診。

事實上,醫生的診斷,是從孩子從發燒的第一天算起的。不管你低燒高燒,只要發燒,那就從第一天算起。

到了北京兒童醫院門診大廳,發燒和皮疹都有的患者,要單獨到分診台詢問掛哪個科室,當我們說出症狀,護士當機立斷,她說,應該是川崎病,掛心內科吧。

心內科?

我的腿已經開始發軟,一邊抱著快三十斤重的小闊,一邊表面裝作沒什麼事,怕我情緒或許異常,影響到懷裡的小闊。

普通門診早就沒號了,還好下午五點有心內科的特需專家心內科的林利主任出的小夜診,趕緊挂號。

等到五點,終於叫到我們,林利大夫迅速看過小闊紅紅的眼白,摸了摸脖子附近,檢查手腳,看過舌頭,迅速得出結論:川崎病。

此時此刻,我還有一絲不甘心,問準確率是多少?

答:95%以上。

林利大夫迅速開了住院單,病情分級,勾著「重」,接著告訴我們:今晚必須住院。趕緊到心內科,看有沒有病床。北京兒童醫院沒有的話,不管你們用什麼手段,首都兒研所我、北大婦幼、八一兒童醫院,不管你們去哪裡,今天必須住院,否則後果嚴重。

我和木木連滾帶爬的去了心內科,值班醫生收走了住院單,留了我們的電話,讓我們先回家。說如果有床位,會電話聯繫我們。

回家???

我快哭出來,我說林利大夫說,今天必須住院啊。

女醫生表示愛莫能助,確實沒有病房。如果實在情況緊急,建議我們去找林利主任,然後去急診。我們只好又回到門診樓的林利主任出診的診室。

林利主任並不建議去急診,急診做不了診斷和詳細的照顧與檢查,各種危急病人交叉,對於一歲半的孩子來說,容易引發交叉感染,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只能直接輸丙球蛋白。

川崎病是免疫系統的紊亂,要在確診後,迅速注入體重每公斤兩克的免疫球蛋白。

可不去急診能去哪裡?正值秋冬交替,北京各大醫院病房緊張,去了別的醫院,會有病床嗎?

抱著闊闊站在門診大廳,欲哭無淚。只恨自己平時過於宅,並不認識什麼厲害的大人物,可以讓我被醫生下了重症病人診斷的孩子,順利住院。

懷裡的小人兒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在鬧著要旁邊自動售貨機里的小汽車。

終於,我想起一位朋友,當我說明來意,他讓我等幾分鐘。我本來不抱多大希望,沒想到五分鐘後,他幫我聯繫了北京兒童醫院的綜合病房,說還有一個空病房空著,可以收我們。

綜合病房實際上是親子陪護中心,不能走醫保,全自費,且所有病床治療等費用,要比普通病床要高。

此時此刻已經顧不上這些,對朋友千恩萬謝後,迅速來了綜合病房。

我們被分到了主治醫生李超那裡,交了五萬押金後。迅速辦理了住院手續。

這一晚,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艱難的一晚。

在敲下這些字時,我的眼淚又忍不住奪眶而出。

4.

一歲半的小闊闊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被帶到這裡,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護士按著他,甚至他絕望地喊著媽媽媽媽,媽媽居然也在幫著這些陌生人一起按著自己,從他細小的胳膊上扎針,抽血,掛上長長的輸液管。

抽血化驗。

立即輸免疫球蛋白。

我和木木整晚沒有合眼。

川崎病是一種異常的免疫反應對人的血管造成炎症、損傷。而大劑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最有效最有針對性地抑制這種免疫反應,從而達到控制炎症、治療疾病的目的。

但特別的是,要求必須在體溫38.5以下才能輸入。

可闊闊一直高燒不退,吃完退燒藥,三四個小時又繼續高燒。

我們需要看著他身上的心電監護,因為高燒,心率很高,機器一直報警。闊闊身上被纏了一堆線,哭鬧不止。

要時刻檢測著他的體溫,一旦超過38.5,必須叫來護士,停止輸液,灌退燒藥降溫,降到要求溫度以下,才能繼續輸免疫球蛋白。

一袋輸完後,得趕緊呼叫護士換藥,十袋免疫球蛋白,必須在整晚輸完。

我就這樣,度過了非常非常非常,艱難的一夜。

只希望能代替小闊闊,替他承受所有的痛苦。哪怕以命來換,只要不是他就好。

早上起來時眼冒金星,手腳無力,沒有胃口和心情吃飯,強迫自己吃了一些,否則著實沒有體力照顧闊闊。

13號。

十袋免疫球蛋白輸進去後,仍是燒,低燒37.7,醫生說如果48小時之內還不退燒,可能要加激素治療。

眼睛仍然是紅的。

紅疹仍然沒有改善。

這同樣是艱難的一天。

因為川崎病最重要的,是看心臟有沒有受到影響,所以要做一系列的檢查。

包括血常規,腹部彩超,心臟都卜勒彩超、胸部CR、心電圖……尤其是心臟彩超,看心臟有沒有冠脈擴張,如果有,後續治療會非常漫長和複雜。

一歲半的小孩,沒有辦法和他講道理。

他聽不明白,所以也無法配合。

在他看來,他被帶到各個奇怪的房間,站在可怕的機器面前,被可怕的設備在身上遊走。

醫院要求心臟彩超,必須在睡著的情況下進行。小一點的孩子,得喂一管鎮定劑,會讓孩子迅速入睡,等熟睡後再去做檢查。

鎮定劑的味道有些辣,闊闊被強灌進去後瞬間全部嘔了出來。所以到了檢查室,驚恐極了,很快被醫生攆出來,隔了兩個小時,重新喂了一管鎮定劑,確認熟睡後,才抱著他重新進檢查室。

那一刻,度秒如年。

前一個患者,檢查的大夫說說笑笑,到了我們這裡,她極其嚴肅,手裡拿著設備在闊闊身上遊走,嘴裡說著一連串的數字,旁邊有人在電腦上迅速記著。

因為吃了鎮定劑的原因,闊闊睡得很沉。一動不動。螢幕上他的小心臟有節奏地跳動著,醫生時不時停下截圖,記錄數據。

我想給她跪下。

神啊玉皇大帝如來佛主觀音菩薩耶穌基督啊……各路神仙,我求求你們。

只要小闊能健健康康的,讓我用什麼交換都可以。

眼淚噗嗒噗嗒往下掉,不知道過了多久。醫生說,好了。

我顫抖地問,醫生,數據還好嗎?

她看了我一眼,緩緩答道:一切正常。

這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眼淚如泉湧,不可自控,哭著對醫生感謝,哭著抱起闊闊出了檢查室。

其他檢查結果陸續出來,肝有些大,C反應蛋白90,動態紅細胞沉降率74,其他正常。

醫生說,接下來常規治療就好了。

肝會慢慢縮回去,每天除了輸保護心肌的磷酸肌酸鈉,還要吃阿司匹林抗凝抗炎。

13號下午,終於徹底退燒。

14號,體溫穩定在35.6至36.5之間,紅眼終於變成了正常的眼白。嘴唇也不是看著害怕的那種血紅,身上的紅疹開始大面積消退。

15號,也就是今天,醫生查房,各項指標都非常好,周日會複查心臟彩超、血常規等檢查,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就可以出院了。

但還需要吃幾個月的阿司匹林,並定期複查。

5.

這場戰役打到此時,終於可以喘口氣。

感謝那位幫我聯繫醫院的朋友。

感謝北京兒童醫院綜合病房的醫生,護士,所有的工作人員。

感謝主治大夫李超醫生。

我想加她個聯繫方式,被無情拒絕[允悲]

本來還想升華下主題啥的進行收尾,實在沒工夫了還得照顧孩子。

就提醒其他家長吧。

如果您家小朋友,同時有以下症狀,那麼要特別注意了:

1.持續發熱5天以上,體溫維持在39℃以上,退燒藥、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

2.出皮疹,紅色的,肚子,胳膊,腿,後背……一定警覺。

3.口腔異常,出現咽腔充血、草莓舌(舌乳頭潮紅、腫大,似草莓)、嘴唇紅、皸裂等口腔症狀。

4.眼白充血。

5.淋巴結腫大

6.手腳腫脹,出紅疹。

我的經驗是,前四項比較直觀,好判斷。5、6得專業醫生判斷了。

當您發現小孩具備了其中幾個症狀,很有可能患上川崎病,趕緊帶寶寶到兒童醫院檢查。

不要想著萬一不是呢。

萬一,是呢。

也是在小闊被確診後,有人問起,大家交流後,發現幾例身邊親戚朋友小孩得了川崎病當感冒治療的,終生服藥。

小孩的事情,分分秒秒都耽誤不起。

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川崎病。

希望被耽誤被誤診的人越來越少。

很抱歉,也許這篇文章有很多錯別字,邏輯混亂,情緒激動,倉促之中沒來得及檢查修改。

祝所有人,健康平安。

我去照顧闊闊了。

謝謝所有朋友的關心。

作者:蘇小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b7deG4BMH2_cNUgig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