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人像只為追求性價比小編推薦適馬 56mm F1.4 DC DN|C 鏡頭

2020-06-02     同達數碼

業內攝影師流行這樣一句話:「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謊言。」人像攝影自然需要顏值擔當的主角,對於人像鏡頭莫過於85mm焦距被視為典型,自然加上f/1.4大光圈,拍攝人物題材非常給力。其實在拍人像之外,85mm焦距也適用於特寫拍攝。適馬是日系鏡頭三大副廠之一,鏡頭最大優點性價比高,鏡頭風格近似於佳能,適馬光學素質不錯,早些年機械性很差,近幾年改善不小,今天小編給大家測評下Sigma 56mm F1.4 DC DN|C(Canon EF-M接環)鏡頭,我們一起看看Sigma 56mm F1.4 DC DN|C表現吧!

Sigma 56mm F1.4 DC DN|C屬於當代Contemporary系列,Sony E及 Micro 4/3 接環版本早於2019年初上市銷售。廠方在秋季推出3支定焦鏡16mm、30mm 及 56mm的Canon EF-M接環版本,56mm鏡頭配搭佳能 EOS M系列APS-C全畫幅無反相機使用,焦效焦距約90mm。

由此可見,適馬鏡頭已經全系兼容佳能、尼康、索尼無反相機,56mm F1.4 DC DN|C的鏡身簡約設計風格。適馬近年來技術進步很大,在小的鏡身上對焦環非常寬大,差不多占去鏡身一半的長度。不過,要用手動對焦的話,由於鏡頭缺乏自動/手動對焦撥杆,需要在相機的功能菜單選項才能啟動手動對焦功能,老手會覺得有些不適應。

Sigma 56mm F1.4 DC DN|C 雖然焦距最長,重量僅為280g。鏡頭上手塑膠感比較強,或許為了控制成本,總體而言工藝品質還算紮實。

適馬Sigma 56mm F1.4 DC DN|C 最大的亮點便是改善強光入鏡頭時的表現,

廠方從光學結構及鍍膜方面入手,當鏡頭面對強烈光源時,成像仍能保持高銳利度和高對比。一改早些年適馬的鏡身塗層容易脫落,鏡片的鍍膜時間長受潮容易發黃霉變的問題。

轉接環採用銅質材料,表面經過特別加工以加強堅固強度,使轉接環更加耐用。適馬在Sony E 及Mirco 4/3 版本轉接環上增加防水、防塵密封膠圈,但Canon EF-M 版本卻沒有配備,或許是適馬接環對於佳能相機更具兼容可靠性。

Sigma 56mm F1.4 DC DN|C 鏡頭採用6組10片光學結構,其中用上1片非球面鏡片及1片非球面超低色散(SLD)鏡片,從而達到減輕重量與縮減體積的目的,目的在於提升成像質素。鏡頭採用內對焦設計,對焦時前組鏡片不會移動,也不會旋轉,便於使用偏振鏡和特殊效果濾光鏡。由於鏡組移動距離減小,對焦速度也很快。此外,還可以減輕鏡片驅動的扭力,保持對焦時的穩定感。

小編配合 sony A7M3拍攝,Sigma 56mm F1.4 DC DN|C 的自動對焦表現快速而準確,只有在拍攝主體距離較遠,且色彩對比不明顯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長焦鏡常見的「拉風箱」問題。值得稱讚的是,鏡頭即便在最大光圈下,中央區域成像銳度比較高。如果我們追求畫面細節的話,將光圈放至f/4,畫質會帶我們不錯的驚喜!

此鏡頭最明顯的不足在於邊緣失光,成像會出現較明顯的暗角。在不使用相機校正功能的前提下使用最大光圈時,尤為明顯。只有當光圈放到f/2.8後,暗角問題才基本解決。開啟相機亮度校正功能後,暗角便會消失,成像的亮度也略微有所提升。注意在拍攝時必須不斷調整光圈,才能解決邊緣失光問題。

接下來我們在說說色散方面,Sigma 56mm F1.4 DC DN|C在背光的場景下使用f/1.4光圈拍攝紫邊不多,但綠邊卻較為明顯。光圈至f/2.8,綠邊問題稍許改善,但紫邊問題改善幅度輕微。

即使開啟相機校正及優化功能,問題仍然無法解決。如果想減少逆光色散現象,使用小光圈或者後期ps調色方法進行處理。

總結:適馬56mm F1.4 DC DN|C鏡身輕巧,機鏡平衡感良好,性價比高,畫質擁有較高銳利度、適合多種拍攝用途。拍攝距離比較長,逆光色散問題明顯。用於拍攝人像,景深可以很淺,很容易將人物從背景上分離出來。此鏡頭也適合用於特寫及風景主題,或許是性價比較高的體現。

我們在0.5mm的近距離拍攝較大尺寸的玩具、餐具或食物適馬56mm F1.4 DC DN|C都能勝任。給擁有此鏡小夥伴帶來欣慰。被吐槽就是鏡頭在強烈逆光之下出現的綠邊色散,目前單靠機身校正也不能有效消除,我們只能在拍攝背光構圖時要特別留意,避免色散影響成片質量了。

適馬56mm F1.4 DC DN|C鏡頭或許無法帶給我們很多驚喜!夠用好用對於喜歡攝影玩家依然是一款值得擁有性價比不錯的鏡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_PzdnIBnkjnB-0z5y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