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但成功的人重要特質有這麼五點。
一、有體系
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高效地輸出,要實現這種穩健效應,他所身懷的技能一定不是線性的,而是成體系的,是一個系統。
如何理解系統?
萬維鋼在解讀《系統思維的藝術》一書時稱,系統包括三個關鍵要素:元素、關係、目的。
最好的系統應該是充滿活力,各個部門有自組織的能力,然後整個系統有演化和抗打擊的能力,上下級的關係能夠達到某種平衡,而不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關鍵是理解清楚元素或是部門之間的關係,才能找出最高效的結局方案。
而系統思維,就是說要超越只看「一個東西」的線性思維,理順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關係,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如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所說:
所謂系統思考就是看見整體的修煉,讓我們看見相互關聯而不是單一的事件,看見變化的形態,而不是轉瞬即逝的一幕。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有體系的,他們不是「螺絲釘」,他們通曉整個產品鏈條,經驗可遷移,並且擅長從無到有。
二、堅韌
未來的世界跌宕起伏、波瀾壯闊、難以預測。技術的進步和歲月的變遷,將給我們中幾乎所有人以打擊,有時甚至是重創。·
比如任正非,將「燒不死的鳥是鳳凰」,作為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和挑選幹部的準則;
比如,曾國藩,對其大半生的總結其實就是「屢敗屢戰」,如其所言:「凡享有大名者,無不從堅忍艱苦而成」,「古來大有為之人,每於艱險之時,堅忍支撐得住,可做非常事業。」
·
做人要「皮實」
皮實是能不能始終保持這樣耐受,這是一種人生的經歷。
不管別人怎麼讚揚你也好,或者羞辱你也好,你內心知道你自己是誰,自己內心是很定的,無論是捧你還是打你,外界的狀況都不會傷害到你,這才是真正皮實的狀態。
堅持做正確的事,打贏必須打贏的仗,不計較得失,那麼,長期下來,你一定會有所成。
人要保持內心的寧靜與情緒的平衡變得相當困難。而鍥而不捨、屢敗屢戰的特質就變成未來人生贏家的標配。
三、有想像力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湖畔大學進行領導力授課時講到:
真正做過主將和做管理是有區別的,主將面對高度不確定性,你必須在不確定性當中找到確定性。
你必須要嚴謹,但是你如果沒有革命浪漫主義,很多事情是沒法搞的。
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要面對高度不確定性,你需要一些革命浪漫主義,甚至需要一些孤注一擲的選擇。
但同時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你怎麼樣把握好度,讓企業在這個中間既能夠找到新機會,去挑戰新機會,又不要因為挑戰新機會讓整個企業翻船。
19世紀德國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里講到將領的作用時說:
「在茫茫的黑暗中,要能發出內在的微光。」
四、能從「0」到「1」
從「0」到 「1」即為做局者。
你上下游的夥伴、你的兄弟單位、你的用戶,他們的習慣性衝動都是拒絕改變;但是你有一個夢想,你要推動創新,你就要成為一個「做局者」。
如果你不能做這個局,那你就只能活在別人的遊戲規則里,順從那些拒絕改變的人的思考,接受他們給你做的局。
德魯克先生講過:
企業家並非喜歡風險,他們看到的是未來的收益,但是企業家能夠駕馭和管理所感知到的風險。
也就是說,企業家具有遠景眼光,能看到和認同產品的價值,對風險也能做出評估。但是大部分人群,是把風險放大,而把收益縮小。
五、能自我管理
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首先是確定你想嘗試的方向,並試著把目標量化成具體可執行的小目標。
例如,你想要嘗試餐飲行業,那麼先將目標縮小,是開餐廳還是飲料店?當大體確定後,接下來再往下細分,如何設計餐點?如何找資金等等。
即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拆解問題,不僅能量化目標,也能在問題出現時,有效尋根問底,找出問題核心,對症下藥。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並不是要去管控時間,因為時間不受任何人管控,個人認為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是「學習管理」和「任務管理」,任何事情在運用目標管理的方法細分出「子目標」後,就需要學習如何像拼圖般完成的技巧。
另外,保持專注才能有高產能,專注,是最有效運用時間以發揮最大效能的關鍵能力。
健康管理(情緒和壓力管理)
情緒和壓力管理是完成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
生活中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過爬山的經驗,登山途中,常常能看到,許多新手擁有最新的登山裝備,一開始就往山上沖,但越往上體力不濟越明顯,
而真正的登山者,重視的是長期向上的節奏而非一時的速度,每一步都會配合著呼吸的調整。
同樣,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適度的休息調整,找到自己的節奏,這比一直低頭窮忙更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TqYyW4BMH2_cNUgKa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