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產前60天左右的干奶期,要根據膘情決定精料喂量 一般日喂精料量不能超過4公斤,精飼料以優質乾草為主,這樣既可加強胃腸的消化能力,防止奶牛過肥,又利於母牛順利產犢。此時應注意鈣、磷和其他無機鹽的供給量,減少至平時的1/3~1/2,一般鈣的供給量占日糧乾物質的0.2%~0.25%為宜,磷以0.24%為宜。
二、加強初產牛的乳房按摩 初產母牛在妊娠後期,飼養員應更多地接觸它,最遲在產前兩三個月使其習慣於泌乳牛管理,包括擠奶操作。初產牛產前按摩乳房,能促進乳腺的生長發育,提高其分娩後的產奶量10%~20%左右,促進人畜親和,以防踢腳。具體做法是:在產前兩三個月左右開始,每天按摩乳房2~3次(早、中、晚),每次按摩持續5~10分鐘,一直到產前7天為止。在按摩乳房過程中切忌擦拭乳頭,以免擦掉乳頭周圍的蠟狀保護物。
三、預防乳房炎 停奶時,用藥進行乳頭封閉,可有效防治產後乳房炎。具體做法:待最後一次擠凈奶後,取粉劑青黴毒320萬單位,粉劑鏈黴素200萬單位,混入100~150毫升經高溫滅菌後的植物油內,充分拌勻,用通乳針分別注入乳頭孔內。另外市面上也有出售的成品"干奶針",對預防乳房炎也有較好的效果。
四、預防 產後癱瘓產後不能將乳汁全部擠凈,否則由於乳房內壓顯著降低,會引起高產乳牛的產後癱瘓,一般產後第一次擠乳量應控制在2公斤左右,第2天擠1/3,第3天擠1/2,第4天後方可全部擠凈,同時應採取調整鈣磷喂量姆椒ǎ???周內每日供給鈣磷40克左右,產後鈣磷的喂量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這種"前高後低"的方法可刺激牛體對鈣、磷的吸收能力,起到防病作用。也可採用產前產後靜脈輸鈣方式,具體做法:分別在產前產後1周內靜脈輸入5% 氯化鈣溶液5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鈣750毫升。
五、防治胎衣不下 正常情況下,母牛分娩後12小時內胎衣可自行脫落。若產後12小時(夏天8小時)後胎衣尚未脫落應採取措施,否則易出現不良後果。一般可肌肉注射催產素或與10%葡萄糖1000毫升混合靜脈注射,效果較好,可促使子宮收縮,儘早排出胎衣。另外,母牛分娩後,應立即驅趕起立,並儘快飲溫熱益母草湯(益母草100克、麩皮50克、碳酸鈣50克、溫水10~15公斤),也有利於恢復體力和排出胎衣。
六、對健康正常的分娩牛,應讓其自由採食青乾草,儘量避免喂過多的玉米青貯料 從分娩後第4天開始,配合精料按每日0.5公斤遞增,使奶牛在產後的11天內,日採食精料量達10公斤左右。這樣不僅能減緩分娩母牛在產後15天內體重的下降,而且可以對提高產奶量起到促進作用。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牛羊交易寶/dfj080),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kRjBXnMBnkjnB-0zo3_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