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郭敬明與老戲骨的辯論談起:再華麗的辭藻也改變不了爛片的事實

2019-10-23   手望Sowarm

一周前,一檔名為《演員請就位》的綜藝節目突然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這個導演選角的真人秀節目,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其陣容設置都十分強悍。

從拍出《霸王別姬》,早已封神的陳凱歌,到《大明宮詞》的導演李少紅,從「演而優則導」的趙薇,到爭議不斷卻在商業上大獲成功的郭敬明,四個導演的陣容,叫人期待萬分。

《演員請就位》的導演陣容

更別說演員中還有炎亞綸、蔣夢婕、鍾欣潼等「老手」,應該說節目的看點十足。不過第一期節目出來,最引人關注的卻不是表演內容本身,而是一場精彩的「辯論賽」。

節目的第二場戲,是郭敬明小組兩位年輕演員演繹的《悲傷逆流成河》片段。在這部郭敬明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中,他們截取了「男生吵架及男女曖昧」一段情節現場試演。

《演員請就位》表演截圖

演完後,在上一場戲前來助演的老戲骨李誠儒忍不住評價了一番——將其批評得幾乎一無是處。而郭敬明隨後立即展開了「精彩」的反擊,全程如下:

其實剛看完這段節目,很多人是會忍不住被郭敬明的有力反駁圈粉的。反觀李誠儒,卻成了倚老賣老,不尊重年輕人的一個形象。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大家都很容易掉入一個由語言構成的陷阱,那就是李誠儒老師的話是有很多漏洞的,是有很多地方可供反駁的。但郭敬明的一番反駁,卻是幾乎無懈可擊,完全「正確」的。

李誠儒問年輕演員「練過十幾年台詞嗎」,這個問題顯然有些不符常理邏輯。儘管後面他馬上補上「練過一年、兩年、三年嗎」,還是難以避免被貼上倚老賣老的標籤。

演員李誠儒先生的「封神」表演 《大腕》片段

對於李誠儒這些老戲骨來說,幾十年日復一日的台詞練習,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念好自己的台詞,更是一個演員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所以當他看到年輕演員連這一點都做不好,才會如此焦急地接連發問。

而後面提到情情愛愛的題材問題,更像是針對現場的觀眾反應的一個質疑。他不明白,為什麼大家不關注演員的問題、不關注情節的問題、不關注演出的質量,而只要「男生抱著女生剛一走近,(觀眾)就哄起來了」。

對「發糖」情節的不同反應

而郭敬明的反駁,簡直就是一套爭取輿論支持的完美教程。

首先退一步塑造好人人設,認可對方的部分觀點,說演技上確實有問題。甚至進一步地攬過「70%、80%的責任」,馬上就取得年輕演員們的好感。接著又拋出被這一代人價值觀高度認同的金句為自己的作品辯解: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他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他的喜歡。」

再進一步提高到允許藝術多元化表現的角度:「因為電影有成千上萬個故事,也正因為如此,電影的世界才迷人。才讓我們可以不斷地做夢,因為你可以體驗到別人的人生。」

每一句話都十分漂亮且正確,甚至隱隱觸動到聽者的內心。我想說,這真的是「語言的力量」。但如果我們回頭仔細想想,這裡面有作出什麼實際的回應嗎?

似乎是沒有的。

關於「台詞沒說好」的質疑,關於「靠男女情節來奪眼球」的質疑,郭導是一個問題也沒問答。

郭敬明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海報

巧妙的語言可以掩飾很多問題,甚至可以改變很多人原有的觀點。但有一點它永遠也改變不了,那就是藝術作品本身的「成色」。

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印象十分深刻。一個女留學生,在國外天天泡吧玩樂,最終期末考試沒及格拿不到證書需要重修。她給家裡打了個電話:

「媽,我在學校這邊交了個男朋友,我懷孕了。這還不是最糟的,那個男生聽到後就跑了,我自己去做的墮胎手術……去了一家小診所操作出了點問題,現在需要轉到大醫院觀察一段時間……」

「您別著急,我上面說的都是假的。我在這邊好好的呢,就是期末考試有幾門科目沒考過,可能需要重頭再來……」

結果本來神經緊繃到極限的家裡人鬆了一口氣,「人沒事就好,考試可以慢慢來。」她就這樣避開了責罵,甚至還得到了一番安慰。

周星馳電影 《喜劇之王》講述的也是演員的故事

可見,上述這些精妙的語言就像是郭敬明的一番辯駁,就算徹底扭轉了一時的輿論評價,也還是改變不了糟糕的既定現實。

作品爛就是爛,不能用一句「這也是電影世界中的組成一隅,我們應該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接受它們」來糊弄過去。

陳凱歌導演講述拍攝《妖貓傳》時,黃軒在雪地站了45分鐘的故事——做演員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做好

應該明確一點,影視作品、藝術作品都是有一套評價標準的。我們討論劇本的高低、演員的水準、導演的優劣,道具、拍攝、剪輯……這些被我們拿出來討論,正是因為它們都有足夠明晰的審美評判標準。

同樣是青春校園題材,從某方面來看《逃學威龍》比《悲傷逆流成河》主題上「不正確」多了。但周星馳與朱茵的表演,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看到都能會心一笑,至少不會產生十分尷尬的觀影感受。

周星馳電影《逃學威龍》片段

這就是其藝術表達高度的體現。場景畫面,演員的一顰一笑,身體的任何一個小動作,甚至一個眼神是構成作品的重要部分。只有沉下心來,精雕細琢才是唯一的正途。

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講的踏實「匠心」,更是當下很多年輕文藝從業者缺乏的一種態度。千萬腳踏實地,莫讓巧言令色的言辭修飾成為藝術的華麗外衣,是每個人都需要警惕的一點。

畢竟,從來都只有好作品才可能真的打動人心。

也都只有真正好的作品可以經久不衰地流傳至今。

參考文獻:

《演員請就位,導演有話說》 文/毛麗娜

《最佳辯手郭敬明》 文/ 毒Sir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視頻節目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