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胃病,全家感染?這個強大到「沒朋友」的胃部「幽靈」,要當心了

2020-09-14     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

原標題:一人胃病,全家感染?這個強大到「沒朋友」的胃部「幽靈」,要當心了

最近,韋女士的兒子總是沒到飯點鬧餓,但是到了吃飯的時間,卻又不好好吃飯,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剛開始,韋女士以為是這兩天天氣炎熱所致,加上兒子平時吃飯習慣就不好,所以就沒有太在意。

但是,前兩天,兒子一直說自己肚子不舒服,脹氣嚴重。於是,韋女士和丈夫便帶著兒子到我院檢查,得知是兒子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

韋女士說:「只知道他最近總是在飯點的時候不好好吃飯,怎麼就染上這個病了?」

聽完韋女士的疑問後,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胃腸專科孫東陽主任建議韋女士和其丈夫也做一個檢查。隨後,二人都檢測出不同程度的幽門螺桿菌,而患有胃病的丈夫是一家人病菌的源頭。

丈夫一人患胃病,全家跟著感染?這個極具感染性的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何方「妖怪」?

1、小小的病菌,居然強大到「沒朋友」!

幽門螺桿菌,簡稱Hp,螺旋形、有很多鞭毛,是一種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適應在胃酸或者胃內酸度比較高的環境下生存。

主要生存在胃部以及十二指腸區域,是目前所知的能在人胃裡生存的唯一微生物。

幽門螺桿菌在世界上的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人群中均有感染,除此之外,也廣泛存在於獼猴、鼠、豬、犬等動物身上。

通常情況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略高於女性。在我國,20-40歲的人群,感染幾率為45%-64%。

作為能夠適應高強酸度環境的病菌,幽門螺桿菌一旦在胃粘膜定居感染,就數周或數月,就容易引發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經年累月之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甚至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最終惡化為胃癌。

醫學專家們認為,在胃癌當中,至少35%-89%的患者是因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引起。

2、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染方式

人是幽門桿菌的主要傳染

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染源,它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里。所以,在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其他的家人很大可能也會被傳染。

01、傳播渠道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傳播:

首先是口-口傳播,幽門螺桿菌很容易通過共用水杯、餐具等生活用品進行傳播;

其次是胃-口傳播,胃部反流到口腔,再經過口腔進行傳播;

最後是糞-口傳播:通過排便進行傳染。

02、常見的傳播方式

幽門螺桿菌常見的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聚餐傳播

母嬰傳播(主要是以口喂食)

接吻轉播

污染的水和食物

3、這個胃部「幽靈」出現後,都有哪些症狀?

01、口腔異味嚴重

除了附著在胃部之外,幽門螺桿菌也會在口腔的牙菌斑中寄生,產生有臭味的碳化物,造成口腔感染,從而形成口臭。

所以,當你存在口臭,即使每天多次刷牙清洗也難以去除的時候,當心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

02、出現胃脹氣、反酸等胃腸疾病症狀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會引起胃黏膜損傷,導致其腸胃消化功能會受到破壞,進食的東西不能被及時消化,造成胃脹、反酸、噁心等胃腸不適症狀。

被感染的患者,如果長久沒有得到治療,則會進一步引發胃炎、胃潰瘍,甚至引發癌變。

03、體重下降

減肥,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好事,但是如果毫無緣故的體重變輕,則很有可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所致。

因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其消化系統會受到干擾影響,影響腸胃對食物營養的吸收能力,久而久之,患者就會因為營養吸收變差而日漸消瘦。

4、如何預防和抑制

01、日常生活注意預防

改善飲食習慣

幽門螺桿菌,會在自來水中存活一周左右,在河水中更是能存活數年,但卻不耐熱,所以,為避免感染,平時要將食物做熟,水燒開才能喝。

其次,平時飲食要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煙喝酒,減少對胃部的刺激。

最後,要注意飲食衛生,不隨意以口喂食,不吃不幹凈的食物,餐具要充分清洗消毒。聚餐的時候採取分餐制,使用公筷等。

02、出現症狀及時就醫

我院胃腸專科孫東陽主任建議,如果感覺胃腸不適,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去作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查,以便及早用藥消除病患。

特色檢查方式:C13、C14吹氣檢測法

胃腸專科孫東陽主任介紹,我院目前採用吹氣檢測法,藉助幽門螺桿菌呼氣檢測儀(包括C13和C14檢測儀),只需要對著卡片輕鬆吹口氣,便可快速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該技術具有診斷率高、無痛無傷害等優點,適用於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gnzjHQBd8y1i3sJgg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