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器選購4大誤區,看完再買,防止被忽悠

2019-07-27   CS舒適系統媒體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在酷熱的夏天,從深井裡打上一桶清冽的水,喝上一大口時的那種暢快、滿足感,然而隨著水污染的日益嚴重,這種喝水方式,基本上已經停留在了回憶里。

人們對飲水安全的日益重視,凈水器逐漸受到更多的人群關注。但是由於對凈水器的了解還不是很全面,在選購時存在很多的誤區,讓我們很難選到性價比最高的,今天我們就把這些誤會解開,讓你更全面地了解凈水器。

凈水器選購常見的4大誤區

誤區一:價格越貴,過濾效果越好

過濾效果主要跟過濾技術有關,目前市面上主要的過濾技術有4種: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

從過濾精度上大致可以進行一個這樣的排序,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

微濾屬於普通過濾,過濾的一般是較大的固體懸浮物,超濾凈水器也是去除水中一些大顆粒雜質,像泥沙、鐵鏽、懸浮物等,對於細菌、水鹼、異味(自來水都會有氯氣餘味)、重金屬等,超濾技術是無能為力的,納濾技術,介於反滲透與超濾之間的過濾方法,孔徑在1納米以上,一般為0.001-0.002微米,能有效去除各種有機物。而反滲透凈水器的過濾精密度最高,它的核心部位是RO逆滲透膜,孔徑為0.0001微米,不但能有效的去除水中有害離子,還能有效去除細菌和病毒,凈化效果更好。

但是現在產品的價格不完全取決於它的過濾效果,可能同樣過濾效果的機器,在外觀、功能、品牌等方面有所不同,價格也會差出很多,所以消費者不能只是看價格,要學會自己分辨,做多方面的權衡,才能保證不被忽悠。

誤區二:用上凈水器可以一勞永逸

並不是,凈水器跟其他電器是不同的,內部安裝的濾芯是消耗品,需要定期清理或者更換,這樣才能保證水質凈化的效果,避免因為濾芯的問題出現二次污染。

很多消費者可能不太清楚濾芯的更換周期,一般會在凈水器上有顯示,哪根該更換了,不同區域的水質不一樣,更換的頻率也都不相同,大致的更換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級PP棉濾芯建議3-6個月更換;

第二級活性炭濾芯建議10-12個月更換;

第三級超濾膜濾芯建議20-24個月更換;

第四級RO膜濾芯建議24個月左右更換;

第五級後置活性炭濾芯更換周期約為10-12個月。

最後還是強調一下,具體的更換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水質來決定。

誤區三:價格貴的不用換濾芯

不存在不用換濾芯這個問題,即使是價格貴的機器,濾芯也是有使用壽命的,需要定期更換。否則,凈水器就會變成「污水器」。

家裡有凈水器的在使用時會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凈水器用的時間較長,水流也會變得很小,因為濾芯經過長時間的過濾已經被泥沙、雜質等堵滿了,水流自然很難流出來,如果不換濾芯的話,凈水器就失去了意義。

既然我們是為了喝到健康水而買的凈水器,就要有後期需要對它進行維護的想法,可以在購買凈水器前問清楚,在合理的情況下,需要維護的費用、及濾芯更換費用是多少,看看自身能否承受。如果商家宣稱自己的濾芯不用更換,基本上就不用考慮這台凈水器了。

誤區四:過濾級數越多,出水質量越好嗎?

並不是,還是需要看過濾膜的性能。

RO反滲透膜的過濾精度為0.0001微米,可過濾水中幾乎所有的有害物質,包括超濾膜不能過濾掉的重金屬,過濾出來屬於純凈水。RO反滲透膜過濾精度是超濾膜的100倍,但是超濾膜十級過濾也比不上RO膜三級過濾,可見並非級數越高過濾精度越高。

那麼,到底如何選擇凈水器?

我們選購凈水器主要就是為了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如:鐵鏽、泥沙、異味、余氯和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等。除此之外我們在選購時也要多根據自家水質情況來判斷一下更合適那種凈水器。

例如:北方地區水質較硬,南方石灰岩地區水中鈣、鎂離子含量較高,容易結垢,應選購RO反滲透凈水機。如果水中含氯、有機物含量較多,異色異味的情況較重,可以選擇活性炭載量較多的反滲透凈水器。如果水質渾濁建議安裝粗過濾凈化裝置,再用反滲透凈水機,避免堵塞。

如果水質較好的,可以選擇超濾機。當然反滲透RO膜的過濾效果會更好一點,價格相對也會高一些,最主要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了!

關注公眾號:舒適系統。免費領取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