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純小仙女」到暴瘦整容戀愛腦:我不適合在娛樂圈待著

2019-10-26     Dispatch

鄭爽顯然是一位非典型女明星。她的熱搜體質已經讓很多人見怪不怪,一舉一動都會成為輿論的話題中心。近年來,演技、戀情、暴瘦、整容,圍繞著她的爭議從未少過。


鄭爽不喜歡化妝,素顏出鏡是常態。有一次眼睛受傷,她紗布遮眼出席活動,結束後也直接曬出素顏受傷照,似乎並不在意「偶像包袱」。


工作之外的鄭爽更是隨性,有時穿著睡衣或者秋衣秋褲就能出門。


整容一向是女明星們的敏感話題,2013年她卻在宣傳《古劍奇譚》的一次群訪中承認了自己整容的事實。有觀眾質疑她整容後不再清純,她直言,只要是自己做過的事,不論外界會抱有什麼態度和評價,她都會接受。


她曾在《花兒與少年》播出期間透露節目組有故意炒cp的要求,雖然觀眾對於真人秀的規則和劇本心知肚明,但作為節目嘉賓竟毫不避諱說出這一點還是讓人頗感意外。



作為身處事業上升期的流量藝人,她先後和張翰、胡彥斌有過兩段轟轟烈烈的愛情,如今和張恆的戀情也時常不被人看好。


她沒有開通微博,但是她曾通過微博小號多次發聲。她會公開直接地用打油詩懟黑粉,也曾經直接控訴過所謂「記者」。不過目前她和團隊在微博上都基本處於斷更狀態。


在2017年年初,鄭爽方上線了一款APP「M77」,作為專屬於她和粉絲溝通的互動社區。連軸轉的工作有時會讓她狀態欠佳,心情不受控制時就會在APP上直接表達情緒。


她的憤怒和傷心時常會直接表現在臉上,在金鷹節紅毯上,鄭爽被質疑全程「黑臉」,但她卻很不解,覺得自己並沒有義務一定要笑。

她曾表示過不愛這個娛樂圈,她說,「如果做網紅可以養活自己的話,那麼自己也會去當網紅。」

很多人覺得鄭爽變了。她剛進入眾人視線時,還是《一起來看流星雨》里不諳世事的楚雨蕁:清純甜美,青澀稚嫩,沒有攻擊性。


成名較早、出道即女主,鄭爽的起點其實已經高過了同期的很多女星。在此之後雖然沒有再重現過當年的收視神話,但鄭爽也保持著一定的作品產出和綜藝曝光率,一步一步累積了強大的觀眾基礎。

再加上正好趕上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東風,她的網絡熱度始終居高不下。在南都娛樂周刊發起的90後女藝人綜合評選活動里,她與周冬雨、關曉彤、楊紫一起被評為「90後四小花旦」。


可在許多人覺得她是楚雨蕁時,她一次次身體力行地證明了:她不是楚雨蕁。而且她很懷疑楚雨蕁的三觀,也不是很能接受喜歡楚雨蕁的人。

她有著讓許多同性也羨慕的長相,但鄭爽仿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自信。上小學時她收到過其他男生的賀卡,鄭爽的第一反應卻是緊張,甚至「當時就嚇哭了」,然後她還把賀卡撕掉、又告訴了老師。

鄭爽希望自己能被另一半當成永遠的小女孩來寵愛,她對每一段感情都會抱以百分百的專注和認真。在之前的戀情中,她自稱是很「腦殘」地喜歡對方,生活工作重心都圍繞著他,拒絕了許多找上門來的資源。

那時候的鄭爽認為,為了愛情放棄其他一切事情,就是真正的愛情。


就像是身處人際關係社會的孤島上,無論是童年時期還是在綜藝里的集體相處,她覺得自己都沒有辦法真正享受和所有人在一起的快樂。

而究其原因,更多可能是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給她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響。鄭爽家境殷實,在一個幾乎是半軍事化管理的家庭環境下長大,12歲又被送到離家幾千公里的成都上學。她的插班生身份讓她曾一度陷入孤立,她也曾嘗試過去融入集體,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契機和方法。於是她就會選擇用上課不聽講之類的方式去表達自我。


學表演並不完全是她的本意,更像是圓媽媽一個年輕時沒法實現的夢。她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長笛、舞蹈,按照父母所期望的「高貴端莊的淑女」模板成長著。

2007年,鄭爽被媽媽抱著「見識見識」的心態拉到了表演系的考場,結果被中戲、北影、上戲表演系同時錄取。

最終她選擇了北電,那年她僅16歲,是北京電影學院07級表演系本科班年齡最小的學生。當她被推到鏡頭下,內心仍然有一定的自我懷疑,這種突如其來的矚目讓她有些不適應。


常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藝人這樣的高壓職業更是如此。鄭爽的性格和職業有著許多相悖的地方,演戲意味著人生一大半時間在扮演別人,要說別人說的話、做別人該做的事,即便內心再不贊同、不喜歡,卻還是會因為職業要求必須這麼做,這讓她偶爾感到十分疲憊。

她不希望藝人的身份束縛自己,但內心深處其實從沒有放下過外界對她的評價。所以她在綜藝中會因為吃飯的事情和父親起衝突,「我要是成了一個大胖子,誰還會喜歡我。」

《微微一笑很傾城》拍攝期間她的暴瘦令人驚訝,但她除此之外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詮釋這個「優秀到不真實」的貝微微,她比誰都害怕達不到外界期待的後果。


她的情緒化來自於依賴外界評價和不善表達的衝突,在焦躁、茫然等多種矛盾情緒的衝擊下,她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自我認同,因此常常會讓自己陷入一個封閉的泥潭,也在自己和他人之間鑄就了一道鐵壁。

這很像是青春期的我們,成長也是一個通過外界來自愈的過程,有的人可以適應,但鄭爽可能沒那麼容易做到釋懷。她記不清這種斷斷續續的狀態具體是從何時開始的,她甚至也曾服用過相關激素類藥物。

但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她不會把愛情放在第一位,愛情並不是一個承諾,或者單純地付出。愛情教會她幸福不能一昧地寄托在別人身上,只能靠自己爭取。


在這個年齡經歷過很多讓她本沒辦法去理解、接受的事情,「這麼多言論反而讓我清晰,感受這世間爭論帶來的樂趣。」

不光是一個藝人,每個人從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一個孩子,有很多缺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需要一個過程,她也在努力改正,渴望改正後的自己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


她的個性在這個力求圓滑的娛樂圈裡顯得十分獨樹一幟,紅黑兩極化在她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公眾對演員個人的過多關注多多少少還是會影響角色和作品,輿論導嚮往往需要主動出擊,但鄭爽更多地選擇了低調接受。

她不喜歡接受採訪,絕大多數時候她並不經常回應爭議。不擅表達為她引來了更大的輿論風暴,但這種輿論如果波及傷害到了她在乎的人,她也往往會第一個站出來維護他們。


在她被指矯情、任性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鄭爽也是個非常細膩善良的人。在片場她不會耍大牌,拍夜戲時她會買水果、披薩分給每個工作人員,有時也會給替身送小禮物。


偶遇粉絲時,會不惜蹲在地上籤好名。張恆在《女兒們的戀愛》中透露,鄭爽曾經拒絕過某一線奢侈品牌亞太區代言的邀約,原因是鄭爽考慮到很多大眾,包括粉絲可能消費不起此類奢侈品,相比較起來她更想做一個自己的親民品牌。


《這就是鐵甲》曾為她圈了一波粉。在這個頗具直男氣息的節目裡,鄭爽很好地起到了調節氣氛的作用,而關鍵時刻則表現得相當冷靜,決策果斷且準確。節目最後一期她還當場發飆,只因裁判讀秒太慢而為自家隊員抱不平。


她很喜歡吃炸雞,韓國炸雞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執行力極強的她在橫店開了一家做韓國餐飲的小店——小蛋殼,規模不大,但對於她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一次嘗試。


她從不會大張旗鼓地做公益,但是會用自己的方式帶領粉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的一次是她在閒魚上拍賣自己的閒置衣物,並將收入所得全部捐贈給了病患兒童。


她從不覺得演員是一份很容易的職業,但是當時的自己的確沒有好好珍惜,這一點她並不否認。目前的她也始終將演戲放在首位。無論是演戲還是上綜藝,她認為藝人的本職就是為觀眾服務。即便是24小時完全展現在觀眾面前,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一次鍛鍊和挑戰,她也希望能藉此提高交際能力。

鄭爽在《花兒與少年》中的表現引發了極高的討論度,她率真倔強但又敏感脆弱的性格讓眾多年輕觀眾產生共鳴,更獲得了許多90後的力挺,因為「真實」是一個比「完美」更吸引人的品質。

有人斷言鄭爽的言行會讓粉絲一次次幻滅、脫粉,但實際上,鄭爽最新上封的雜誌《jalouse》銷售額一舉突破180萬,而在粉絲購買排行榜上,第一、二名貢獻金額高達數十萬,無論是粉絲基數還是粘性在女藝人中都很難找到第二家。


也許在更早的語境里,偶像代表榜樣,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形象。誠然,鄭爽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她不符合我們對一個常規偶像、演員的幻想。

更多的人至今依然無法理解鄭爽的所作所為。但是這也很正常,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點,不能用先入為主的惡意去看待他,更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標準去評判他。

外界總是想求證她是誰,但她不是楚雨蕁,不是貝微微,不是襄鈴,她只是鄭爽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_x1B24BMH2_cNUg_T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