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比第四季開播更有話題和微博熱度的,是常駐嘉賓王越池(池子原名)的「不友好」離開。
1月9日,池子發布被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CEO賀曉曦移出群聊的截圖,並配文「朋友們,這就是脫口秀,這就是笑果脫口秀……CEO你挺有意思啊,你怕我哈哈是嗎」?
隨後,池子離開《吐槽大會》的話題登上了熱搜,1月10日,賀曉曦在官方微博發布回應稱,近日池子提出解約訴求,笑果文化正尋求與池子進行法律層面的協商。
從2016年至今,笑果文化完成了從天使輪到B輪的共6輪融資,先後獲得來自王思聰的普思資本、華人文化、南山資本、天圖投資、游素資本等多家資方的投資。
但截至目前,公司的拿手作品仍只有《脫口秀大會》和《吐槽大會》。經歷過4季的更迭,《吐槽大會》的分數由第一季的7.5分下降至6.0分。
對於上述事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笑果文化工作人員,兩位曾在笑果文化工作的人員均表示已經離開。
池子是誰?
池子,1995年出生,父親是油畫畫家,母親是家庭主婦,7歲跟著爸媽從河南老家來到北京,一口京腔為他的脫口秀表演增色不少,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脫口秀演員。
2015年,池子被當時任《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策劃人與編劇的李誕發掘,於2016年登上東方衛視《今晚80後脫口秀》。
《吐槽大會》於2017年1月8日開播,池子從一開始便是常駐嘉賓。
年紀小、在吐槽方面卻毫不遜色,段子密集、語速和節奏快速而又恰到好處,憑藉幽默的風格和逗趣的話語,池子被稱為「95後脫口秀天才」、「暴躁95後」。
《吐槽大會》之外,池子在社交媒體上也以敢於直言、特立獨行,積累起了一撥忠實粉絲。在粉絲的眼裡,池子有天賦,敢說大實話、接地氣。
比如,在吳亦凡因為粉絲刷榜事件,在iTunes歐美榜單上力壓Lady Gaga和A妹的新專,遭到群嘲後,池子發微博「打假」,他直言粉絲刷榜,這樣他(吳亦凡)只會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實力。
在遭到對方粉絲圍攻後,他又特地發了一份「嚴正聲明」:「聲明誰不會發,弄得你跟真的似的。」繼續挖苦吳亦凡;
他還曾經diss汪蘇瀧在節目中「假吹」笛子;
當汪蘇瀧想要與池子互加微信時,池子又拒絕了。
面對如此「不通情理」的池子,他的職業引路人李誕認為「池子年輕,就讓他先年輕著吧。」
這樣的池子雖然毒舌,卻也成為不少粉絲眼中的「萌點」。
當吳亦凡事件發生後,不少粉絲紛紛「恨鐵不成鋼」的第一時間「撇清關係」:偶像行為,請不要波及粉絲。並配上了狗頭表情。
池子離開、闢謠「與李誕不合」
《吐槽大會》沒能逃離「綜n代」魔咒
作為一手捧出池子的最佳搭檔、笑果文化旗下藝人兼股東李誕,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但隨後池子為了向大家證明自己和李誕並未產生裂痕,在微博發文說:
「大家不要猜測了,蛋哥,是我的蛋哥,在我這裡他不是蛋總……」
其實在此次風波之前,池子曾於2019年1月7日凌晨發文宣布將退出《吐槽大會》,遭網友調侃「英年早退」。
直到第四季《吐槽大會》第一期的播出,池子確實沒有出現在節目中。
而在第二期,李誕也宣布池子不再參與吐槽大會的錄製。
如今發文「開撕」笑果文化,也印證了網友此前對其與笑果文化「分手」的猜測。
笑果文化成立於2014年,製作過《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知名綜藝。
只有高中學歷的池子,被李誕發現脫口秀的天賦,2015年加入了《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並且從《吐槽大會》第一季就擔任常駐嘉賓。
不過,《吐槽大會》也沒有逃脫綜n代衰退的「宿命」。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吐槽大會》前三季的累計播放量分別為19億,32.06億,23.08億,但評分卻直線下降。
根據豆瓣數據,前三季的評分從7.5分,6.9分下降至6.3分。《吐槽大會》第四季開播不久,評分只有6.0分。不少網友評價為「失望」、「明星的洗白工具」。
吐槽大會出品方曾拖欠30萬
李誕、王思聰都有參股
日前,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僅為30.1萬元,立案時間為12月3日。
根據天眼查所顯示的信息來看,笑果文化大股東為葉烽,持股比例占到34.73%,李瑞超(李誕)和王思聰持有的上海普思投資有限公司各自分別僅持有5.04%和2.16%的股份。
其中李瑞超(李誕)為2016年1月新增投資人(股權),上海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為2016年9月22日新增投資人(股權)。
在被納入「被執行人」消息傳開後,笑果文化第一時間發布聲明稱,公司在收到判決後一直積極與對方溝通具體付款金額,目前雙方已經就具體金額達成一致,將儘快完成付款。
網絡「催債」效率之高可見一斑。
資本寒潮下,脫口秀估值逆襲
在近年影視圈連番遭遇「限集令」、「限古令」之下,行業不免有蕭瑟之感。而脫口秀卻憑藉喪文化盛行、短視頻崛起原因迅速盛行,從《周六夜現場》到《吐槽大會》,在獲取大量流量的同時更成為一種新型的造星模式,李誕、池子等90後段子手隨即脫穎而出。
作為近年來風頭無兩的年輕態喜劇文化產業公司,在2017年因《吐槽大會》而風靡全網之後,笑果文化陸續推出《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冒犯家族》、《吐槽大會2》等,多成為爆款節目,這也是笑果文化此次被列被執行人令業內猝不及防的主要原因。
天眼查信息顯示,笑果文化成立於2014年5月,創始人、董事長、第一大股東均為葉烽,也正是上文所提及的「葉老師」。
聯合創始人、CEO賀曉曦持股6.7%,聯合創始人張瑛婕持股5.04%,而曾經頭頂粉色染髮的李誕,也以李瑞超的本名出現在股東名單當中,持股比例同為5.04%。
從定位來看,笑果文化是「一個喜劇脫口秀內容提供商」,旨在培育新的脫口秀藝人並孵化新的更高勢能的喜劇脫口秀類節目,並以覆蓋全渠道的大型喜劇脫口秀衛視綜藝節目、網絡綜藝、網絡大電影以及動漫形象、大電影內容開發的內容產品和IP為核心,努力開拓線下脫口秀表演的產品類型。
無論是西方的Stand-up Comedy,還是本土化的脫口秀,在2017年之前,國內熟悉的人並不算多。笑果文化的崛起對脫口秀市場頗有布道效果,這也讓其在走紅後迅速得到資本的青睞。
天眼查信息顯示,笑果文化歷經多輪融資,游族網絡、南山資本紛紛投入資金。有消息稱,笑果文化最近一輪估值(2019年4月)達到30億元。而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在pre-A輪即已加入,目前持股2.16%。
2018年3月底,游族網絡發布公告稱將持有的包括笑果文化在內的四家公司股權出售,彼時游族網絡以600萬元的價格轉讓笑果文化1%的股權,被業內認為是「賤賣」。
而笑果文化2017年1.82億元營收、1707.49萬元的凈利潤,也出乎業內預料。
在脫口秀火速崛起之際,這個行業是否真的賺錢,也被打下一個疑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