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順利,也不要忽視來自寶寶的求救信號~
到了孕中晚期,一些准媽媽因為之前的產檢一切順利,反而鬆懈下來,覺得只等一朝分娩,迎接寶寶的到來,卻忽略了來自肚子裡胎寶寶的求救信號,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夏賢副主任醫師就來說一說,准媽媽如何發現胎寶寶在發出求救信號?
胎兒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活動,其在子宮內的活動在醫學上稱為胎動。
通常,准媽媽的胎動在懷孕7-8個月時最活躍、最頻繁。足月後胎頭開始進入骨盆,胎動會稍減少。
雖然孕28周以後的產檢頻次增加,但由於產檢無法覆蓋所有時間段,所以自測胎動是孕婦自我監測的關鍵環節,是胎兒存活情況的直接反應。
准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如下信號
如果胎動過少,或者胎兒活動強度有明顯改變,變得越來越弱,這說明胎兒可能有異常。
胎動次數正常與否,還應與平時相比,如果平時胎動一直正常,某一天突然明顯增多或明顯減少,也要引起注意。
胎動減少意味著可能有宮內缺氧,缺氧早期胎兒躁動不安,表現為胎動明顯增加,當缺氧嚴重時,胎動減少減弱甚至消失,胎動消失後,胎心一般在24-48小時內消失。
如何自測胎動呢?要注意這兩點
掌握正確方法測胎動
一般建議妊娠28周開始自測胎動直至分娩。
孕婦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可選擇在上午9-10時、下午2-3時、晚上6-7時各數1次胎動,每次數一小時。
每小時胎動應≥3次,或者把早中晚胎動的總和乘以4,應≥20次。
感覺和時間因人而異
胎動一般自妊娠16-20周開始出現,經產婦因有經驗往往察覺得更早一些,且個人對胎動的感覺不同,有人覺得像腸子蠕動,有人覺得是拳打腳踢。
胎動過頻、過少均為異常,准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就醫時機,一旦有異常胎動立即就醫,切不可在胎動消失後再就醫,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本文來源: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