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可能有的人有這樣的感受,小的時候與爸爸關係非常親,每次出門都會跟在爸爸的身邊,或者直接騎在爸爸脖子上。隨著年齡慢慢變大,和爸爸關係卻越來越淡,長大之後甚至沒有什麼話可以談。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何有的孩子長大後爸爸卻「不受寵」呢?原因主要在下面這幾點。
1、中國男人在性格上相對比較內斂,與孩子交流較少
在中國媽媽給人的感覺是喜歡嘮叨,爸爸往往比較嚴肅,可能在孩子童年時候爸爸還比較放得開,與孩子經常玩耍;等到孩子年齡慢慢長大,父母開始變得越來越嚴肅,甚至在孩子面前姿態放的很高,孩子感覺與爸爸之間出現隔閡。
不少人可能都有這樣的回憶,小時候爸爸經常帶著自己出去玩耍,甚至還會主動幫助自己做彈弓玩,自己做各種各樣好玩的木質玩具。但是自從自己上初中或者高中之後,與爸爸之間的交流次數越來越少,即便交流基本上也是考試分數,因此隔閡越來越大,最終基本上沒有話可說。
2、孩子長大後學會了獨立思考,爸爸形象不再那麼高大
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的形象往往非常高大,在孩子看來,爸爸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因此不少孩子都將爸爸作為自己的偶像。很多爸爸也會主動給孩子買玩具和零食,因此孩子對爸爸好感度非常高,雙方關係也比較好。
隨著孩子年齡不斷增大,開始學會了獨立思考,這時候可能發現爸爸身上存在不少缺點,爸爸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不再那麼高大,甚至還會對爸爸產生厭惡。舉例來說,有的孩子長大後發現爸爸沒有責任和擔當,經常煙酒不離身,因此心理上出現很大落差,這對與爸爸之間的關係將帶來很大影響,有的孩子開始主動遠離爸爸,導致雙方交流的時間與機會也會越來越少。
小結:孩子小的時候和爸爸關係非常親密,但是長大後卻越來越疏遠,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上面這兩點,那麼你與爸爸之間的關係怎麼樣呢?不妨說出來一起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gjtPHEBfwtFQPkdJV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