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引流何時了?(是毒藥還是妙藥?)

2019-07-24     校長盟

「十個機構校長做暑招,九個半都開了低價課」。

今年,距離2011年新東方優能首次採用50元暑期班已經過去8年

低價課已經是被驗證過的有效拉新手段之一,似乎也成為這幾年教培業的一種「新常態」。學而思培優、高思等K12課外輔導品牌都先後採用了暑期低價班的營銷方式——以低價切入,無論在學段入口獲取流量,還是在拓展弱勢學科品類上,都頗有成效

價格的衝擊,短時間內能帶來巨大的流量。對中小機構來說,具備天然的吸引力。但是在新東方學而思百試不爽的低價課,卻讓許多機構「賠了夫人又折兵」。

筆者在與很多機構的溝通中,就有很多校長嘆氣:「低價引流課年年做,但是轉化的學生卻一次比一次少。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是低價引流課不合時宜了嗎?

對標新東方、學而思、高思這些大機構,看到他們如火如荼的引流課陣仗和傲人戰績後,你會發現問題或不在引流課本身

1

品牌效應低,沒有信任前提


這可能就是讓大機構賺得盆滿缽滿的低價課放在小機構身上不起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沒有品牌影響力,最初級的信任問題都沒有解決,另一方面,教培產品對於家長來說試用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太高,兩種情況結合下,再低的價格家長也不敢輕易體驗。

並且低價促銷做得多了,家長就會產生以價格匹配課程質量的聯繫,簡單來講,家長會覺得你這個課就值1元錢,甚至連1元錢都不值,低價引流的意義就失去了。

2

有心養魚,無力回天


家長這個流量池養得好了,自然是有很多肥魚等著你去抓的,前期工作做好了,後期轉化一樣重要。

一旦不能在一定時間內快速轉化,低價格高成本的引流課會成為中小機構巨大的壓力,這份壓力來自教室和師資不能滿足學生供給以致於機構不能快速轉化之間的矛盾,靠前期辛辛苦苦運營獲得的家長也不能輕易放棄,長期下去很容易產生巨大的損失,甚至直接影響機構的正常運轉。

3

促銷越頻繁,品牌價值越低


「沒有促銷就是最好的促銷」。這本是一個悖論。對學校來說,促銷顯然是有必要的,但依賴促銷打開市場的學校,促銷越頻繁,品牌價值越低,客戶信任越低。請勿濫用。頻繁促銷等於放棄品牌溢價,在消費者心目中自然而然沒有位置。耐不住寂寞的,就只能淪落。

免費贈品、打折、現金返還,這是我們最常用的促銷方式,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這三種方式對於品牌價值的影響是有很大差別的。曾有研究結果表明,在價格減讓幅度相同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提供可選擇免費贈品這種促銷方式評價最好,打折次之,現金返還這種促銷方式的評價最差。

用低價吸引學生容易,但若要留住學生,還是得靠優質的體驗和課程。要想設計出一場高轉化率的低價引流,校長一定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好準備:

做好服務(得到家長的認可)

家長關心的是什麼?是服務、效果和孩子的感受。所以,要得到家長認可,首先要做好服務。服務包括接待服務、上課情況和課後反饋。但這些大家都在做,我們必須從細節和差異化去做,才能脫穎而出。比如很多學校都會前迎,但我們做到全員前迎、微笑服務,這就是細節和差異化。

做好教學(獲得孩子的認可)

可以通過課前特色課程展示、課中課程內容設置和課後反饋來進行。

1、展示課程特色(即教學成果)。老師將課程的特色及成果在低價引流課上有所展示。比如:四堂寫作技巧課結束後,孩子能夠利用剛學的一種技巧,輕鬆寫出合格的作文,這就是成果。

2、課程內容的設置。首先,內容應當選擇互動性強、容易操作、又能展示孩子綜合能力的內容。這樣課堂新穎、有趣,能夠激發孩子上課積極性;其次,在每堂課結尾時,為孩子營造懸念,讓他們對下次課充滿期待。孩子對課堂內容感興趣,就會願意和家長分享上課的內容,還會念叨去上課。孩子對課程的喜歡程度,會對家長報課產生重要影響。

3、課後的反饋。課後反饋對轉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家長對課程以及孩子課堂表現的了解比較片面。如果老師對孩子的上課情況以及優劣勢進行具體分析、解釋,讓家長知道孩子上課後得到了哪些提升,繼續上課還能夠得到怎麼樣的提升。這一系列的反饋其實是在向家長介紹機構、課程,讓家長看到課程的價值所在。

在培訓機構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當下,無論以何種方式做低價引流抑或以何種方式結尾,根本上都是生死存亡,成功者可以炫耀,失敗者定當總結教訓,只是都應該在學習的路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PqJKmwBmyVoG_1Z_J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