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亭|第1期|冀東明珠樂亭縣——樂亭縣歷史碑柱文字

2019-12-26     樂亭故鄉人


作者:徐興信 趙連城

建 縣 沿 革

樂亭地處灤河沖積平原,新石器時期已有人煙繁衍。商周屬孤竹國,秦為遼西郡。漢制地百里為縣,不足百里為亭,邑內設「樂亭」,為樂亭得名之始。唐、宋曾以樂安亭、樂安鎮稱之。金天會初年(公元1123年)始置縣,(注)「樂亭縣」名沿用至今

縣 城 變 遷

樂亭縣城始在救陣(舊鎮),後遷長河東側,城圍不足千丈。城牆因戰亂、洪患於民國年間被毀。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恢復重建窄街陋房。二十世紀末,以新城區為主體的現代化濱海城市迅速崛起,2002年興建的青春廣場即為新城中心 

故 土 滄 桑

昔時,邑內地荒人稀。明洪武、永樂年間從山西、江南一帶遷來大批移民。歷代縣民披荊斬棘,辟荒野海灘為良田沃壤,終造「燕東天府」之富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步入全國產糧先進縣行列,九十年代再建「中國鮮桃之鄉」、「河北蔬菜之鄉

輝 煌 商 史  

邑人以善經商而聞名。清末民初,邑人所辦商號遍布東北各地,外出從商習商者數萬,號稱「老呔幫」。汀流河劉家「益發合」、「泰發合」諸商號名冠東北三省。何新莊武百祥創辦「同記」、「大羅新」,經營管理革新,於哈爾濱獨領風騷  

鄉 音 奇 葩  

樂亭文化底蘊深厚,有「文化縣」之稱。這塊沃土誕生樂亭大鼓、樂亭皮影,孕育了評戲,地秧歌久盛不衰。樂亭大鼓、樂亭皮影鄉音濃郁,曲韻優美,極具地方特色,列北方主要曲、劇種。「灤州皮影」、「唐山皮影」皆源在樂亭皮影

崇 教 尚 禮

樂亭人自古有「雅重讀書」之風,並以明禮誠信、人才輩出聲名遠播。昔時,百姓衣食稍足,必令子弟讀書受教,私塾、村學星羅其布;如今,教育興國、人才興縣深入人心,重教尊師,中小學教育和成人教育質量居國家、省先進行列          

偉 人 故 里

樂亭縣地靈人傑。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誕生於樂亭縣大黑坨村。他「矢志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其精神光耀神州

天 然 港 址

地處渤海灣的樂亭海邊岸陡水深,極宜建港。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在此建筑北方大港,宣告「顧吾人之理想,將欲於有限時期中發達此港,使之與紐約等大」。今所建國家一類口岸京唐港,即位於孫中山所確定之王灘港址

海 島 攬 勝

北戴河-黃金海岸旅遊線上的樂亭濱海景區,複式雙岸線海陸奇觀,大小沙島數十。游菩提(石臼坨),回歸自然,聽大海潮音;登月坨,臨仙境,知嫦娥思凡;踏金沙,觀鳥翔魚躍,心系海闊天空;浴金銀淺水,擊碧海浪濤,洗人生鉛華

灤 河 兒 女

灤河哺育樂亭人。這方水土世世代代傳承著建設、繁榮樂亭的圖強精神和忠貞愛國崇高思想。中華民族革命鬥爭史冊記載著眾多樂亭人的英名;祖國建設各條戰線閃耀著無數樂亭人的奉獻業績。勤勞、勇敢、進取的樂亭人與時俱進  

註:樂亭建縣時間,一說建於金天會初年(公元1123年),還有建於金大定末年(公元1189年)等說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v5IQW8BMH2_cNUgm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