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家:娘家在澳門,婆家在武漢。娘家和婆家一樣美,我都要保護好她。」"澳門女兒"蘇娃婷在武漢大學讀書,畢業後留漢工作並做了武漢"媳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已經回到澳門度假的蘇娃婷輾轉千里回到武漢,和武漢人民一道共戰疫情。
蘇娃婷戰疫工作圖
蘇娃婷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她畢業於澳門濠江中學,之後考入武漢大學學醫,碩士畢業後留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工作。蘇娃婷和同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生的雷少青結了婚,在武漢安了家,又讀了在職博士。她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個在湖北當醫生的澳門人。
蘇娃婷和雷少青夫妻二人生活照
蘇娃婷和雷少青夫妻二人同做一台手術
2020年1月22日,已經兩個春節沒回澳門的蘇娃婷,帶著2個孩子和先生雷少青一起回到澳門過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本想開開心心在娘家過年的蘇娃婷,心情一下被武漢疫情和單位戰疫工作牽住了。眼看武漢抗疫告急,蘇娃婷開始和先生商量回漢上班事宜。他們倆是同行,也是同事。受交通限制和孩子無人照顧影響,1月30日,雷少青先回武漢上班,蘇娃婷暫時留在了澳門。
"武漢有我的親人,還有放不下的病人。"蘇娃婷時刻牽掛著武漢,一直嘗試早日回到武漢。飛機斷航,她反覆預訂從珠海出發的高鐵回漢,結果總是預訂不上車票。3月中旬,她終於訂上了3月16日的珠海至岳陽東的高鐵車票。
回到武漢的第二天,蘇娃婷就迫不及待上班了。麻醉醫生最危險的工作,是為新冠病人做插管治療。3月17日,輪到蘇娃婷在麻醉科值夜班。半夜兩點多,科室會診電話突然響起:神經內科監護室一個重症病人病情惡化,緊急需要搶救性插管。求助的神經內科醫師專門囑咐:這個病人剛送來,新冠還未排除,要做好防護。
穿好防護服、帶上插管箱,蘇娃婷忐忑不安地從麻醉科趕往另外一棟樓的神經內科ICU。在蘇娃婷穿上防護服上手術台之前,同事在她的防護服後面寫上了"武漢媳婦——蘇娃婷"七個字。在經過查看病人生命體徵、評判插管指征後,蘇娃婷第一時間給這位命懸一線的病人建立起氣管通道機械通氣。很快,病人的生命體徵基本恢復平穩。
蘇娃婷戰疫工作圖
第二天,遠在澳門的父母從蘇娃婷朋友圈看到這次驚心動魄的搶救,關切地詢問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出於醫生的本能,就是趕快救人。"蘇娃婷說,雖然事後回想起來會有點害怕,但只要到了科室,穿上白大褂,就不再有任何恐懼。
在抗疫一線,安全防護是每天必須要做好的事,也是最折磨蘇娃婷的。"我是過敏性體質。N95口罩、護目鏡戴一天,臉會過敏紅腫,要一邊吃過敏藥,一邊繼續戴。我們跟未排除新冠的病人接觸,一定要穿防護服,穿兩個小時,裡面衣服就全濕透了。有時在濕氣里密封太長,身上皮膚都被泡白了。"
4月14日,蘇娃婷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在醫院新冠肺炎患者專用手術室,為一名有新冠接觸史的孕婦緊急剖宮產手術實施麻醉。90分鐘後,手術順利結束。蘇娃婷抱著剛誕生的新生兒,笑得格外開心。這是她從澳門艱辛返漢後,進行的第3台三級防護下的手術麻醉。
蘇娃婷戰疫工作圖
每天出門上班,蘇娃婷口袋裡至少帶著一塊巧克力,還要是黑色的、帶點苦味的。"麻醉醫生的工作強度很大。天剛亮進手術室,下班後基本天黑了。我從小就低血糖,如果體力透支厲害,會突然暈過去。所以我上班前要吃一塊黑巧克力,口袋裡還要放幾塊。"蘇娃婷說。4月15日,蘇娃婷負責麻醉的一台神經外科手術,持續了16個小時。"這幾塊巧克力,救了我的命了。"蘇娃婷笑著說。
2006年,在澳門濠江中學讀書的蘇娃婷即將高三畢業。填寫志願時,她查閱了內地有醫學專業的前十名高校,最後選了武漢大學。"我讀大學的時候,報臨床醫學專業的心思很堅決。因為在2003年SARS疫情發生時候,我看到隔壁班一位同學在哭,她的家人患SARS病逝。這件事情對我觸動很大。我想,如果我是醫生,我就能救病人。當醫生的念頭在那一刻就定下來了。"
2013年6月,蘇娃婷從武漢大學臨床麻醉專業碩士畢業,以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成為醫院唯一的澳門籍醫生。之後,蘇娃婷繼續攻讀科主任夏中元教授的博士,在醫學追求上義無反顧。
"為什麼不回澳門當醫生?在澳門收入比在武漢收入高呢。"蘇娃婷被多次問到這個問題。"我如果想錢的事,就不會去當醫生。留武漢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澳門人口少,病例也少,這對醫生水平提高幫助有限。當然,如果澳門需要我回去幫助,我也會義不容辭。"
蘇娃婷和她聯繫的抗疫物資
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兒,外地讀書、異地成家、前線抗疫,蘇娃婷時常被家人擔心。她總是安慰家人說自己在武漢過得很好。"我現在很幸福,因為我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情。一個人只有熱愛她做的事,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熱情,我現在就是。"
現在,武漢的醫療秩序正在慢慢恢復。蘇娃婷所在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手術量已經恢復到平常的1/3左右,蘇娃婷和同事們又開始忙了。"我們能忙起來,說明武漢正在恢復常態",蘇娃婷說。身為"澳門女兒"、"武漢媳婦",特別是一名臨床麻醉醫生,"我要努力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關注"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武漢大學官網官微
圖片來源於:武漢大學官網官微、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