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總結 | 腫瘤患者的升白治療

2020-06-05     壹生

原標題:一文總結 | 腫瘤患者的升白治療

抗癌常用的化療、放療等治療方式都很容易導致白細胞的下降,因此,提升白細胞水平(也就是升白)成為了很多腫瘤患者繞不開的話題。
白細胞是人體的「守護者」,能幫助消滅外來的病原菌,守護人體安全。一旦白細胞數值過低, 輕則引起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低熱等症狀,重則引起感染,導致肺炎、敗血症等,要知道,感染也是造成腫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低於4.0×10^9/L就叫做白細胞減少。如何升白呢?本文為大家總結了藥物治療和飲食調理的方法,歡迎收藏轉發。

什麼時候食補?什麼時候打升白針?

編輯

根據骨髓抑制的程度,1度骨髓抑制無需使用升白針,食補就可以。

2度骨髓抑制需視情況使用升白針,3度、4度必須使用升白針,此時食補就是輔助作用了。

升白飲食調理

食補是非常好的升白方式,總體原則上,均衡飲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注意,食補效果因人而異。

蛋白質:推薦食用優質蛋白,也就是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動物蛋白包括牛肉、雞肉、魚肉、雞蛋,各種骨髓(羊骨髓、牛骨髓),不同類別的蛋白質同時吃,種類越多越好,可以促進優質蛋白被人體吸收。

維生素:天然食物是維生素主要來源,建議每天攝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00g。

升白治療

食補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升白方式,但必要時候,醫療手段的干預也不可或缺。

臨床上常常使用「升白針」避免因白細胞缺乏引起的嚴重後果。升白的輔助藥物還有利可君、地榆升白膠囊、地榆升白片、維生素B4、鯊肝醇等。

「升白針」,主要指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即G-CSF)。這個針的作用,就是加快體內的白細胞「成熟長大」的速度。

什麼時候需要使用升白針呢?

預防性使用「升白針」

預防性使用「升白針」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周期化療後使用;第二部分,第二周期和後續周期化療前使用。

第一部分

有以下4種情況的患者可以考慮在首次使用具有骨髓抑制的化療藥物後24小時,預防性使用G-CSF治療。

1.接受FN(粒細胞減少性發熱)高危化療方案的患者推薦預防性使用 G-CSF。

2.接受FN中危化療方案患者,且伴有一個及以上患者風險因素。

編輯

風險因素

1)年齡> 65歲且接受全量化療;

2)既往接受過化療或放療;

3)持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4)腫瘤侵犯骨髓;

5)近期手 術和/或開放性創傷;

6)全身體能狀況較差,合併其他 疾病,如肝(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值2倍以上)、腎(肌 酐清除率≤50mL/min)、心、肺、內分泌等基礎疾病;

7) 營養狀況差;

8)慢性免疫抑制狀態, 如HIV感染,器官 移植和移植後的長期免疫抑制

3.根治性/輔助性化療,為保障化療劑量,減少因FN導致的化療藥物減量而影響療效;

4. 接受輔助/根治性劑量密集方案化療患者。

第二部分

第二周期和後續周期化療前對患者進行風險評價,如果既往化療周期中在未預防性使用G-CSF的情況下發生過FN或劑量限制性中性粒細胞減少性事件*,下次化療後應預防性使用 G-CSF。

*劑量限制性中性粒細胞減少性事件,是指中性粒細胞計數最低值或治療當日計數影響原化療計劃的劑量。

對於升白針應選擇長效升白針還是短效升白針?

預防使用「升白針」

可選擇普通短效劑型rhGCSF多次注射,或者更長效的「升白針」PEG-rhG-GSF單次注射。

治療性使用「升白針」

對於確診FN的患者,根據是否預防性使用過GCSF,分以下情況處理:

編輯

治療性應用G-CSF不推薦長效「升白針」PEGrhG。

當然升白針及其他升白藥物的使用需要請醫生進行專業判斷後才能使用,建議在治療前與醫生溝通,了解是否需要預防性使用。白細胞減少要重視,飲食注意,必要就診,才能讓抗癌更順利!

參考文獻

史艷俠,邢鐠元,張俊,沈波. 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2019年版)[J].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9,12:86-9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VJMhHIBd4Bm1__YTk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