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錢不是萬能的,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家長們深知這個道理,為了讓孩子以後能有好的資源,家長不惜每天加班賺錢。但是賺了錢,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少了,家長出於心裡對孩子的內疚,就會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大部分要求。可是從小被慣到大的孩子,卻成為了月光族,花錢的想法和家長背道而馳。
「媽,再給我打點生活費吧,這個月又沒錢了」
「啊?怎麼又沒錢了,上個星期剛給你打過錢」
「哎呀別墨跡了,我想買雙新鞋,我都一個月沒買鞋了」
「那好吧,你省著點花啊」
「知道了知道了」孩子說完便匆匆掛掉了電話,此時的孩子,正在一家西餐廳里和同學吃飯,吃完飯之後,孩子還要去周邊的酒吧去參加派對。孩子掛掉電話之後,看到媽媽已經把錢轉了過來,就點開了買鞋的網店,下單了早就看好了的球鞋。
小穎掛掉電話之後,嘆了一口氣,心想這個月又要多加幾天班了。
小穎的孩子在上大學,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小穎和丈夫就沒怎麼陪過孩子。夫妻倆一直忙著在外面掙錢,每個月都會給孩子一筆數目不小的零花錢,可就是這樣,孩子仍然總是給小穎打電話要錢。今天要買球鞋,明天又要請同學吃飯,一個月怎麼也要花上大幾千。
說到花錢,我想家長們最頭疼的不是每個月的柴米油鹽,而是家裡的「小敗家子」。孩子們花起錢來真可以說是大手大腳,喜歡什麼就買什麼。
一、孩子花錢為何總是習慣大手大腳?
1.孩子沒有金錢的概念
現在的孩子,過的是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生活,每天有媽媽給買菜,爸爸給零花錢,幾乎沒有哪個孩子真正了解過社會上的市場。而不了解市場,自然也就沒有金錢的概念,這就導致孩子不知道錢該怎麼花。家長們不怕給孩子花錢,就是怕孩子花起錢來心裡沒數。
2. 父母心甘情願給孩子花錢
其實亂花錢的壞毛病真的不能全怪孩子,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賺錢,整天在外面工作,在家的時間還沒有在公司的一半多。而家長因為不能陪伴孩子,為了讓自己心裡好受一點,就會不停地給孩子打錢。倒不是說家長賺錢是錯誤,只是家長賺錢的慾望已經超過了孩子,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3. 孩子沒有體驗過掙錢的艱難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保護得很好,孩子從小就在家長建造出的象牙塔里長大,沒錢了就找家長要。而孩子年紀又小,對於金錢的觀念並不成熟,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想要,而家長又會無條件地滿足孩子,這就導致孩子越來越能花錢。
家長們對孩子的花錢能力感到震驚的同時,也好奇孩子是怎麼學會花錢的,幾乎沒有家長會特意去教導孩子關於金錢的概念,可孩子好像天生就會花錢。
二、孩子對於金錢的認識來自於哪裡?
1.父母
從孩子記事的時候起,孩子就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對於金錢的認識也是其中之一。很多父母可能會問:我們並沒有刻意地告訴孩子什麼是錢呀?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媽媽在帶著孩子逛商場,在收銀台付款的時候往往會讓孩子自己學著算錢付錢,而孩子就在這時認識到了什麼是金錢。
2. 買賣交易
媽媽在買菜時,一般都會和人討價還價,而這時如果孩子在場,就能從中得到許多信息。「為什麼媽媽要把價格說得很低?」「為什麼賣菜的阿姨一會說行一會又說不行呢?」孩子回到家之後通過不斷的思考,就能理解買賣交易中金錢的意義。
3.第一桶金
上了大學以後,許多孩子都會選擇在放假的時候做一做兼職。而兼職的體驗,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於金錢的印象,如果孩子為了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後賺得的錢,孩子會非常看重;而如果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輕輕鬆鬆地把錢賺到了手,那麼孩子就容易養成「錢很好賺」的觀念。
以上三點中的任何一點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對金錢的認識出現偏差。家長其實非常注重節約,只是方式有待商榷。
三、如何才能讓孩子花錢有所節制,體會掙錢的艱難?
1.不要用錢把孩子「養」大
雖說錢是孩子生存的基本,但是父母的陪伴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東西,陪伴在很多時候要比金錢更加重要。父母為孩子賺錢本身沒有錯,但是也應該做好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多陪陪孩子,不要讓金錢陪著孩子長大。
2. 讓孩子學會自力更生
說到這裡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有些不妥,孩子正在上學,應該以學業為重,這個時候出去打工,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其實讓孩子自力更生並不是指直接讓孩子參加工作,而是利用孩子放假的時間,讓孩子出去找一找兼職工作,最終還是要以學習為主。
3.錢要花在刀刃上
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亂花錢,乾脆斷絕了孩子的經濟來源,只給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費。比如我的一位親戚,她怕孩子在外面學壞,每個月只給幾百塊錢生活費,連吃飯的錢都不夠。孩子為了湊齊自己的生活費,在上學之餘還在外面做兼職。結果過了段時間老師跟親戚反映:孩子動不動就逃課,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墊底。
讓孩子學會節儉,並不是要斷絕孩子的經濟來源,而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花錢,把錢花在刀刃上。
禁止孩子花錢很簡單,但是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該花錢,什麼時候不該花錢卻很難。家長們不要把節約看做一件小事,其實它和我們所說的理財有一定的相近之處,只有學會了「省」,才有「花」的資本。
互動話題: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家的孩子有過哪些「敗家」行為呢?你們又是如何讓孩子學會節制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同探討!
------------------------------
青青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關注【陳青青說育兒】,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幫您解決在帶娃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讓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期待您收藏、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