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這兩句金玉之言,若能徹悟,將來會有大福報

2019-07-24     歡喜行善

曾有人說:「這世間的很多人,每天都是在負重前行,過著渾噩、沒有意義的生活。」若是仔細想來,的確有幾分真實,不知有多少人心繫於財色名食睡,就算是在睡夢中,仍有人不肯釋懷,惦念著錢財,深陷於名利。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每日都有所追求,應是充實而有意義的,此話是不假,若能在正途中求福求祿,並實現自身價值,是非常值得許可的。但很多人往往是不肯付出,還私慾很重,不肯放下。

人生中的諸多煩惱無非就是妄想執著所造就的,而好多人非但不自知,還要誓死抓住不放手,這樣即便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只是虛度光陰罷了。正如明朝憨山大師《醒世詠》所言:「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人生的安樂自在,無非就是「多積善、肯放下、常付出。」

人們常言:「萬事有因果,世事有輪迴。」在生活中,無論是顯貴之士,亦或貧瘠之人,都是難逃因果的循環。所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想要求得富足安康,必須要走正確道途才行。而由明朝進士袁了凡先生所著寫的《了凡四訓》,無疑是我們長養福德、改造命運的處世指南。

《了凡四訓》又名《命由我立》,是袁了凡先生博古通今,結合自己畢生道德修養,寫給子孫的戒子家訓。其中所闡述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思想,讓世人深得鼓舞。有很多命途坎坷、前途不濟之人,苦苦找不到出路,看了此書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頓悟,從而堅定信念,實現圓滿人生。如下是我自《了凡四訓》中,摘錄的兩句金玉之言,並做簡要的解析,若能徹悟,將來會有大福報!

一、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釋義:觀察一個人,只要看他言行都是善的,就可預知他的福運就要來臨。相反的,若是一個人的言行都是不善的,那麼他的災禍就要來了。

世人總言:「命里一尺,難求一丈」,意為命里所註定的一些事情,就算是再努力爭取,也是徒勞枉然的。但命運真的是無從改起、已有定局嗎?實則非也。

《了凡四訓》中講到:「命由我立,福自己求」,人的一切禍福休咎,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福祿康壽的獲得,皆可由後天的作善、勤勉所修得。說到對命理的研究,這確實是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如今不少人都偏愛算卦占卜,想要知道自身將來的吉凶禍福,但坦白來言,對算卦命理研究極其透徹的高人是有,而現今所能遇到的算命之人,則是騙錢的最為多。就算是遇到高人指出你往後人生的禍福前景,這又能有何意義呢?

要知道,是積福還是招禍,全由自己的善惡言行所決定,種善因必會得善果,造惡因必要受惡報,這個觀點,無論是佛家,還是儒道兩家,對於善惡因果的存在,都是一致認同的。所以來說,一個人是要得福運,還是感召災禍,完全是可以通過他的善惡言行,初窺端倪的,雖然禍福有時來的或早或遲,但總歸是善惡終有報的。

古語云:「孝為百善之源,淫為萬禍之門」,若要論及在所有善業中,積累福德最快的,莫過於是孝順供養自己的父母,佛家有言:供養父母些許東西的功德,甚至要遠超於對百位僧人供養千萬億劫。要知道,父母就是我們家中現成的兩尊佛,想要改造命運,永遠是要從真誠孝順父母開始。

而在所有惡業中,邪淫可謂是削福削祿最為迅猛的,古人未曾將殺人、偷盜等視為最惡,而偏把邪淫排在萬惡之首,自然是有其用意的,「所謂邪淫者,貪一時之快意,損終身之福壽」,為一時的意樂,而戕身損命,折損陰德,實在是愚痴至極。

二、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釋義:人若要得福,而遠離災禍,在沒有做善事前,首先要把自身的過失徹底改掉。

在了凡先生的一生中,有兩人對他的薰染最為深重。其一是算命高人孔先生,將了凡先生日後的科舉名次,乃至壽命時日都算得清晰明了,並在日後屢屢應驗。孔先生雖為奇士高人,但卻只告知人命理,而不知曉改命之法,終歸是不究竟的。而在之後,了凡先生便遇到了另一位真正高人——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告訴了凡先生,命中的禍福休咎皆可改,並向了凡先生傳授改命之法:一是要行善改過、首重謙德;二是持誦經咒,心無塵雜之念。

在《了凡四訓》中,了凡先生不僅格外強調積善之法,而且尤為指出了自身改過的緊要。然而不少人往往有這樣的曲解,認為只要行善,就可以清除所有的惡念,命運一定可以有所改變。其實並非如此的,行善只能算是救急之法,而若要改命,其根源還在於心,就是要從心而改。無論是做再多的善事,倘若心不清凈,其中摻雜不純粹的念頭,終歸是不圓滿的。

《壇經》中有言:「逆耳必是良言,改過必生智慧。」以至誠心來改過,才是獲福遠禍的關鍵所在,改過就好比在提高心靈的覺悟,讓自身時刻保持正念,規避外界的侵染。佛家說,每個人生來都帶有著無始劫以來的業習種子,可見,若想改過,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時刻心存敬畏、勇猛之心,才能慢慢回歸於正途,實現純凈、至善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HgEq2wBvvf6VcSZFQ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