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產怎麼辦!寶媽不要傷心自責,這個時候應該做好這幾點

2019-08-05     荷蘭奶叔

隨著腹部一天天隆起,准媽媽對肚子裡的寶寶越發期待,既希望寶寶能早點出來,又害怕寶寶出來得太早。

有一些小天使迫不及待想與爸爸媽媽們早點見面,所以比預定時間來的早了一些,他們就是早產寶寶

醫學上把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寶寶成為早產兒,對於媽媽來說,如果寶寶在預產期的前3周以上出生,那就是早產寶寶。

在現代發達的醫學條件下,很多早產寶寶也能和其他寶寶一樣健康的長大,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

目前醫學上對於引起分娩開始的機理尚未十分明了,發生早產的原因至今還有很多不明之處。

根據臨床病歷的分析,以下這些原因有可能導致寶寶過早出生:

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2. 早期破水、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

3. 多胞胎或者羊水過多

4. 准媽媽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臟病、腎病、腎炎、肝病、糖尿病、重症肺結核、內分泌失調、營養不良等等

5. 貧血及嚴重的溶血病

6. 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炎及子宮頸口鬆弛

7. 骨盆及脊椎畸形

8. 急性或慢性中毒

9. 急性傳染病伴有高熱

10. 情感波動太大,或者過於勞累

11. 意外受傷或手術

總的來說,身體和情感上受傷都有可能導致寶寶早產,所以准爸爸們不僅要照顧到准媽媽的身體,還要注意她們的情緒,該哄還是得哄。

由於早產寶寶的器官沒能在媽媽的子宮中充分發育,所以可能一出生就比其他寶寶面臨更多挑戰。

呼吸窘迫綜合徵

早產寶寶的肺部不能分泌足量的表面活性劑,因此肺部開放會有些問題。所以醫院可能讓寶寶使用呼吸機幫助寶寶呼吸。寶寶有可能一出生就要離開媽媽,獨自一人睡在暖箱裡。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它又稱為慢性肺病。寶寶需要持續數周或者數月吸氧,好在隨著肺部的生長發育,這個疾病會慢慢痊癒。

呼吸暫停

早產寶寶有可能呼吸停頓超過15秒並常伴隨著心率減慢,不過大部分早產寶寶在出院前症狀會消失。

此外早產寶寶還有可能出現心臟問題、視網膜病變和黃疸(戳連結了解黃疸),比一般寶寶更辛苦一些,這個過程對寶寶來說非常不容易。

一般來說,早產寶寶的成長發育會比普通寶寶慢一些,不過大多數早產寶寶會在3歲時趕上足月寶寶,因此家長們不要太著急,多給早產寶寶一些耐心。

如果家裡有了早產寶寶,全家一定要一條心,共同克服困難。

照顧早產寶寶會占用家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寶爸寶媽,特別是寶媽,一定不要忘記照顧自己,保證休息,科學飲食,接受朋友和家人的幫助。

對於早產寶寶,世界衛生組織積極倡導母乳喂養。

同時在母乳中需要添加母乳強化劑,添加母乳強化劑的方法是媽媽擠出新鮮母乳,然後將母乳強化劑添加在其中,搖勻喂給寶寶。

母乳強化劑的添加比例需要根據寶寶出生時和生後的生長曲線來確定,具體的添加量需要遵從醫囑。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可以適量補充一些適合早產寶寶的配方奶粉來配合母乳喂養。

早產寶寶對維生素A、C、D及鈣、鐵等礦物質的需求量相對比足月兒要多,出生後兩周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A、D,四周開始補充鈣和鐵。

雖然黃疸對於新生寶寶來說很普遍,但是出現在早產寶寶身上的黃疸會比足月寶寶持續的時間更長一些。

寶爸寶媽要一直觀察寶寶黃疸的程度,如果出現皮膚金黃色、杏色,精神差、不吃奶,則可能是黃疸加重,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

奶粉們,這世間有很多意外,奶叔希望世界上每一個寶寶都能被溫柔地對待。

奶粉們,你們知道寶寶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嗎?

趕快給奶叔留言一起交流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Be4h20BMH2_cNUgHB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