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料暴增50萬噸,通威靠什麼再度引領行業?

2020-03-21     中國水產頻道

文/ 水產前沿 唐東東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道,2019年,是水產飼料行業普遍舉步維艱的一年,然而仍不乏高歌猛進者——這一年,通威股份在水產料業務的拓展上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獲得了50萬噸增量;這一年,通威股份首次提出「光伏反哺農牧」的發展策略,並定下「先量後利」的市場基調。因果而論,究竟是一劑強心針後再度彰顯了老牌「霸主」所沉澱的底蘊,還是通威股份找回了曾經的感覺?

過去的幾年時間裡,通威股份一直在不斷探索、踐行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商業模式——「漁光一體」,總裁郭異忠作為具體執行者帶領團隊於黑暗中探尋光明,從階段性的成績而言,2019年至少在水產料業務上打出了團隊的信心和士氣。2020年,是郭異忠總裁的第五年任期,這五年,郭異忠自評「對於我們未來要做什麼理得更清楚了,方向目標越明確,奔跑的速度就能越快」。

通威股份總裁 郭異忠

下一個五年,我們能見證一個全新的通威股份嗎?通威股份又將如何再度引領水產行業?

回歸價值競爭

水產前沿:2020年通威的搶春號角已經吹響!2019年提出了「光伏反哺農牧」的發展策略,取得了哪些市場成績?還會繼續堅持嗎?

郭異忠:搶春行動是我們每年的常規市場動作,今年已正常啟動。

2019年通威提出了「光伏反哺農牧」的發展戰略,這樣的底氣,來自通威近年在光伏產業上的迅猛發展——公司高純晶矽業務連續6年實現逆勢增長,通威太陽能繼續第4年成為全球電池產能規模最大、出貨量最大、盈利最多、成本最低、開工率最高、建設速度最快企業。目前,通威不論是上游的矽料產業,還是中游的電池片和下游的光伏發電站規模,都已經成為了全球的領導者,形成獨有優勢。

農牧行業尤其是水產養殖行業,目前以分散的粗放型養殖為主,整個行業的進步和成長速度相對緩慢。因此,我們希望依託通威在新能源領域的資源優勢,反哺農牧、支持農牧,通過注入全新動力把行業引領到一個新的發展平台。

2019年,從企業發展角度講,光伏反哺農牧最直觀的戰略成果是通威水產料銷量實現增長50萬噸的大跨越;從行業發展角度講,此戰略令通威在農牧板塊不斷釋放優勢,實現了讓利終端養殖戶的目的,並真正讓通威能再次加速引領行業的發展。

所以,「光伏反哺農牧」這一戰略,我們在今年會繼續堅持。

水產前沿:您認為通威能始終引領行業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繼續引領行業發展?

郭異忠:曾經,通威在初創階段就能讓水產料火遍全國,不僅解決了城鄉居民吃魚難的民生問題,更引領了水產養殖領域的行業升級。不得不承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企業始終「以養殖戶的利益最大化」為核心宗旨。而近十年以來,行業的浮躁迷失了很多人的雙眼,過度的市場營銷也帶偏了行業發展方向,制約了養殖終端者利益。

實質上,所有的競爭走到最後一定是品質競爭、性價比競爭,因為此層面的競爭才能真正實現養殖價值,才能構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生態。正是有這樣的思考總結,2019年我們提出開啟通威飼料4.0時代,對產品進行了全面的優化升級!簡而話之,就是做通威最擅長的事——堅持質量方針、發揮通威的科研優勢,以此牽動原料採購、配方技術及生產服務等工作,讓競爭回歸到產品品質和性價比的良性軌道中,讓養殖戶真正受益。未來我們還會圍繞養殖利益最大化,推進更多舉措。

水產前沿:您提到的通威飼料4.0,這個是怎麼劃分的?

郭異忠:通威深度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壯大,通威認為飼料行業發展大致歷經:從初涉足水產養殖滿足人民攝取動物蛋白基本需要的1.0時代,到改造水域、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實現漁業生產結構優化的2.0時代,再到降低氮磷排放、輸出綠色安全水產品的3.0時代。目前,通威飼料產品已全面提質升級,進入適應規模化專業化養殖、產出「口感有辨識度的高端水產品」的4.0時代。

更清楚自己所走的路

水產前沿:去年取得這樣的成績,對團隊信心和士氣的打造應該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郭異忠:確實,任何激勵都不如一場勝仗帶來激勵那麼酣暢淋漓!實實在在的成績令營銷團隊士氣高漲,用士氣如虹來形容完全不為過。這樣的氣勢和信心延續至今,今年1-2月份水產料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0%左右。

水產前沿:今年哪些方面會成為通威的發力點?

郭異忠:在通威提出「揚長砍短」的第四年,聚焦戰略已深入人心。通威「質」造,是重中之重。劉漢元主席親自挂帥飼料產品配方,並再次重申通威質量方針——「質量、市場、效益是公司發展的永恆主題,而質量是市場、效益的基礎和前提。準確識別客戶本質需求,始終以養殖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規範全員意識和行為,以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嚴格管控產品質量形成的設計、製造、使用全過程。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致力於打造效率領先、持續增值且不可替代的產業鏈,為社會提供安全穩定的產品,實現公司與客戶共贏發展」。避免讓客戶做無意義的選擇題。同時,營銷模塊化、生產標準化、團隊激勵強化等舉措的匹配,將內部管理與外部營銷做到極致。

水產前沿:今年是您第五年任期,回頭看您認為通威發生了哪些大的變化?

郭異忠:劉漢元主席經常告誡我們要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誰往農民碗里添油加肉,誰才有肉吃!」始終令我們透徹審視自己的從業初衷,認識到唯有提升養殖戶效益,自己才有效益,才能為達成終極目標走對每一步。這五年時間,我認為對於要做什麼、要如何發展已經理得夠清楚,因此才會深修內功,減掉虛胖、強壯體格,以便奔跑得更快。

難能可貴的是,光伏反哺農牧戰略,也令新能源板塊的精神正向激勵著全體通威農牧人,在通威文化的感召下,我們借鑑了兄弟公司在短短三五年時間內就成為行業領導者的經營思路和理念。如今學習成果的彰顯,督促全體通威農牧人再接再厲。

價格競爭會持續存在

水產前沿:您認為今年水產料的市場開局還會跟去年一樣出現價格比拼嗎?

郭異忠: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價格競爭固然會出現,家電行業曾經所走過的路,就是我們行業接下來會走的路。大家所說的價格競爭現象一定會持續,也許會加劇,企業更多讓利給終端養殖戶,養殖戶也需要擦亮眼睛選擇品質過硬的品牌。

2019年,全國水產飼料的產銷量跟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儘管如此,我們仍能發現行業排名前幾的企業有了大幅的增量,這都說明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強,龍頭企業優勢愈發明顯,也是行業發展進步的必經之路。

水產前沿: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把蝦特料作為重點市場在跟進,通威在這方面有沒有加大力度的計劃?

郭異忠:消費升級帶動了養殖品種的結構性調整,特種魚當然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通威根據行業的發展變化,不斷在調整品結構。通威在很早以前就設立了特種水產研究所專攻特水養殖技術,並聚焦華南市場成立了蝦特料片區深耕此領域,同時全國遍地開花,專業特種料生產線與營銷團隊在不同地域的特種領域表現不俗。國內的特種水產養殖品種繁多,通威同樣聚勢聚焦,不涉及所有品種,而是從具備區域優勢的品種上發力,這對企業和養殖戶都是更負責任的選擇。

新冠疫情對通威影響不大

水產前沿:現在來看,新冠疫情對水產行業整體的影響程度如何?

郭異忠:從各界人士的普遍反映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程度超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水產行業而言,交通封閉對飼料運輸、苗種投放、交易流通等帶來的巨大影響有目共睹;水產品終端消費難對魚價行情造成了衝擊;尤其是產業上下游企業復工難的問題,考驗著各環節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但是,各級政府的重點工作從保復工復產、到加快復工復產、再到一些政府領導開始帶頭倡導到餐廳消費的變化,意味著隨著製造業復甦,終端消費將逐漸恢復。這對水產行業來講是利好,因此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水產行業的後期影響不大。

水產前沿:通威作為水產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新冠疫情對通威的水產業務影響情況怎麼樣?

郭異忠:通威早在1月22日就開始啟動防疫工作,無論是員工身體健康的報保障、防疫物資的準備、內部防疫體系的建設、還是為客戶提供防疫幫助。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通威各分子公司都成為當地第一批覆工復產的企業,受到政府表揚,成為標杆。防疫期間,員工眾志成城,不僅取得了戰疫的階段勝利,也確保經營不受影響,士氣大振,令人動容!

水產前沿:這次疫情中,通威有哪些幫扶的舉措?

郭異忠:通威在推進復工復產順利的同時,通過贈予消毒劑、口罩等防疫物資,保障客戶健康安全;通過在網上開展養殖培訓,幫助養殖戶復工復產;把過去線下的服務工作移到了線上,解決終端春季養殖難題。同時,我們發揮水產產業鏈優勢,解決客戶養殖成品流通難題等。

另外,通威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對外捐贈了1000萬人民幣,各分子公司也傾囊相贈,對外捐贈不計其數的抗疫物資、在各地分享防疫的經驗。通威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繼續堅持年初的預算目標,自信前行!

【關鍵字】:通威 水產飼料 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tw0_3ABfwtFQPkd5b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