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貌村姑山上失蹤,竟意外發現一處神奇瑰麗的地下世界

2020-01-02   發現清遠

廣東清遠市陽山縣是廣東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廣泛的地區,在連綿起伏的喀斯特峰叢下面,隱藏著無數鮮為人知的地下河、溶洞。


嶺背鎮位於陽山縣北部,距離陽山縣城僅20公里,秀麗的青蓮水在數不清的喀斯特峰叢之中彎蜒流淌,千百萬年來不斷溶蝕切割兩旁的山體,竟然形成了廣東罕見的秤架—嶺背大峽谷和五元坑大峽谷,即將開業的峽天下景區就位於這兩條大峽谷的交匯處。



現如今,依託陽山大峽谷壯美風光打造的廣東峽天下已經人盡皆知。景區以單跨586米,懸空高差388米的特大玻璃吊橋,以及懸空近800米的玻璃棧道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那天,《發現清遠》團隊在峽天下景區拍攝正在建設中的玻璃吊橋時,偶然聽到一個消息。一位本地村民告訴我,就在距離峽天下景區直線距離僅5公里處,還隱藏著一處神奇瑰麗的地下溶洞,這個地下溶洞發育著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千百年來幾乎無人知曉!



原來,這處神秘的地下溶洞位於喀斯特峰叢深處的黃泥塘村。村莊原始古樸,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屬於嶺背鎮大冊洞村管轄。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村民下山前往嶺背鎮趕墟,大約需要走2小時山路。



現如今黃泥塘共有33戶,100多人,絕大多數村民複姓歐陽。年輕人大都已經移居山下,但一些老人依然固守著自己的家園。他們祖祖輩輩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艱苦而簡單的生活。



村裡老人說,這個溶洞的發現非常偶然。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一個炎熱夏日,一位美貌村姑獨自上山放牛,竟然失蹤了一天一夜。幾位村民上山四處尋找但毫無收穫。正疲憊間,忽然,身旁的灌木叢刮來一陣涼風,讓大夥倍感舒爽宜人。拔開灌木叢,一個狹窄的洞口赫然出現。



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大夥打著火把,小心翼翼地進入洞口一探究竟,迎面而來的竟然是一個洞廳,洞廳里發育著密集的石筍、石柱、石鐘乳、石旗、石幔,千姿百態,神奇瑰麗,讓人嘆為觀止。



巨大的洞廳四周,連接著很多複雜的洞道,時而開闊,時而狹窄,很容易迷路。為安全起見,大夥們再也不敢繼續深入。從此,這個神秘的洞穴在村民之間口口相傳。有人說,這個溶洞一直通到山那頭的村莊;還有人說這個溶洞一直通到十幾公里外的江英鎮。



由於黃泥塘村十分閉塞,不通公路,村民極少與外界接觸,所以這個美麗的溶洞極少有外人知道。漸漸地,這處神秘的地下溶洞便演變成了一種神奇的傳說,晚輩們只知道它叫馬頭岩。



聽到了這個神奇的傳說,《發現清遠》團隊所有成員越發對這個隱秘的地下溶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19年12月20日,我們在村長阿傑的帶領下,一行四人來到黃泥塘村,只為揭開馬頭岩的神秘面紗。



這裡的村舍全都是夯土結構,沒有一座現代化樓房。閒適的黃牛群在村裡自在踱步,黃狗們也沒有向我們狂吠。在這個純美古樸的小村落,我們竟然找到了尋覓已久的鄉土氣息。



村莊四周全是尖削高聳的石灰岩山峰,險峻秀美。山坡上長滿了兩三人合抱的古楓,我們驚奇地發現,粗大的樹杆上,竟然長滿了一圈圈的野生石斛。原來,這幾年來,黃泥塘村大力發展野生石斛種植項目,據說在這種特殊環境下生長的石斛藥用價值極高。



整理好行裝,我們沿著一條高低不平的石階路往山上走去,昨晚下了一場小雨,山路特別濕滑,一不小心就會跌倒。有些路段鋪滿了厚厚的板粟樹落葉。傑哥說,黃泥塘漫山遍野長滿了板粟樹,味道特別好。



拐了幾個彎,前面已找不到清晰的道路,又走了一段,我們終於見到了一個隱秘的洞口。洞口很小,如果沒有熟人帶路的話,我們即便找上一整天,也絕對發現不了。



洞口是一個垂直的豎井,深度大約5米。我們小心翼翼地下到洞底,迎面而來的是一段狹窄的洞道,洞道里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塊。



打開強光電筒,我們沿著逼仄的洞道摸索前行,鑽進一個狹窄的小洞口,裡面竟然別有洞天。一大片千姿百態的鐘乳石讓所有人有些措手不及。



鐘乳石是地下溶洞最常見的景觀,從形態來說有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邊石壩等等。當飽含碳酸鹽的水流從洞頂滴落或沿著洞壁漫流,水分中的碳酸鈣成分會不斷淅出、沉積,就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只是這個發育過程一般需要歷經幾十或上百萬年。



當飽含碳酸鹽的水分中摻雜了石英、方解石、石膏等成分時,發育形成的鐘乳石還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或金黃,或墨綠,或潔白如玉。有些鐘乳石在燈光的照射下還會閃閃發光。



不同年份氣候乾濕程度不一樣,從而導致鐘乳石發育的速度也不一樣。因此,鐘乳石也是地質科學家們研究地球演變、氣候變化的重要參考依據。由於馬頭岩洞口隱秘,交通不便,洞裡的鐘乳石几乎未受破壞,所以極具科考價值。



大家紛紛被琳琅滿目的鐘乳石吸引住了腳步,不知不覺停下來拍照。之後,鑽過一段狹窄的洞道,又一個新洞廳迎面而來。



在強光電筒的照射下,這個洞廳里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密集得讓人讚嘆不已。有的像憨佛,有的像情侶;有的像定海神針,有的像獅身人面……,再多詞彙也難以描述眼睛所看到的一切。



如果不是我們一行進入,你根本無法想像,這數不清的鐘乳石隱藏在無盡的黑暗中,已悄然度過了千百萬年之久。洞廳很靜很靜,我們甚至能聽到洞頂噠噠滴落的水滴聲。正是這些冰涼刺骨的水不斷滴落,才形成了如此巧奪天工般的洞中天堂。



接下來,我們需要從一段高約五米的斷崖下降,才能繼續前行。傑哥說,十多年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曾偷偷進過馬頭岩,由於這處斷崖實在過於危險,所以沒敢下去,洞裡面究竟還隱藏著什麼秘密,連他也不知道。



但這次我們是有備而來,而且同行的隊員有著豐富的徒手探洞經驗。幾經周折,我們才依次安全抵達下面這個洞廳。



這個洞廳規模比較宏大,洞壁上發育著金黃色的石旗,每片石旗都特別纖薄,伸出手指輕輕敲打,會發出悅耳的音律。


走進洞廳的一角,又是一段狹窄的洞道,地上發育著層層疊疊梯田。這些梯田的學名叫邊石壩,它們是由飽含碳酸鹽的水流在斜坡上漫流,歷經多年沉積後形成的。



穿過這條洞道,接著又是一道深約五米的陡崖,我們互相接應,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成功下降到另外一個洞廳。



剛剛喘口氣,接下來一段高約20米的陡坡成了攔路虎。陡坡很平滑,根本找不到抓手或踩腳的地方,非常危險。我們決定採取繩降的方式,向著黑暗的洞廳深處繼續探索。



好不容易下到洞底,但寬闊的洞道看到不盡頭,一直伸向無盡的黑暗之中。洞道堆滿了一人多高的巨石,它們是從洞頂坍塌下來堆積而成的。現在,我們必須在巨石堆上攀上攀下,又或者從石塊縫隙里鑽過去,行程才能繼續。


攀爬這些巨石堆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活。沒有路,我們唯有從石頭堆上攀上攀下,才能艱難前行。正當大家有些泄氣時,一個規模宏大的洞廳迎面而來,讓所有人驚呼不已。



這個洞廳特別宏大,其實是由兩個高低不同的洞廳組成的。每個洞裡中央都發育著巨大的蓮花石盆,石盆上方垂掛著刀劍般的石鐘乳。天長日久,有些石鐘乳和石筍生長在了一起,便連成了石柱。


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剛才攀爬巨石堆所帶來的疲勞全都一掃而空。正是這種狂喜,支撐著我們前去挑戰一座又一座高山,探索一個又一個深洞,並樂此不疲。



這些年來,《發現清遠》團隊已探過很多未開發溶洞,見過太多漂亮的洞廳和鐘乳石。所以這次探洞之行,最開心的反而是嚮導傑哥。馬頭岩暗黑深處的景象,在他的腦海里已憑空想像了十多年,直到今天,才終於得償所願。



隨後,我們又攀上一段斜坡,逝要尋找這片地下世界的盡頭,結果又發現了一個大洞廳。仔細算來,這一路探索,大約穿過了九個洞廳,每個洞廳大小都不一樣,每個洞廳都各有千秋。



但這個洞廳已是洞道盡頭。接下來必須原路返回。這次馬頭岩探洞之行,前後共計用了五個多小時,幾經周折鑽出洞口,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天空全是閃爍的繁星,銀河特別清晰。我們大口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竟有洞中一日、世上千年之感。



溫馨提示:探洞過程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帶齊強光電筒、繩索、頭盔等探洞裝備,方可進入洞穴探險;地下洞廳里的鐘乳石形成於數十萬年前,特別珍貴,千萬不要輕易損壞。

歡迎關注《發現清遠》微信頭條號,獲取更多優質原創圖文。


(圖文: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