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分銷法則:掌握這3個技巧,才能實現病毒式傳播

2019-08-02   森林說社交電商

近兩年由於傳統電商和實體店的流量枯竭,獲取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通過社交化互動分享形成流量和銷量的社交+電商模式成為主流。

了解過社交電商的朋友都知道,社交電商的流量來源是依靠用戶為中心,用戶在社交媒體平台分享互動商家的第三方商城,到自己的社交空間,打通親密關係鏈形成更多的曝光然後產生銷售,這個關鍵是靠用戶分享。

在實際的運營中,要通過3個技巧實現用戶的互動分享,才能讓社交電商實現病毒式傳播!

第一:傳播的對象

對於剛起盤做社交電商的朋友來說,要掌握的並不是自己如何去推廣獲取流量,而是如何驅動用戶,以用戶為中心、通過用戶的互動傳播帶動流量和銷量。

所以先要找到社交電商實現分享傳播的對象(人群)是誰,比如:可以是用戶,也可以是專門的分銷店主,就是專門靠分享賺錢的寶媽和空閒時間比較多的人群。

最關鍵的是對於剛起盤的商家,不是馬上去找所有的分銷店主,而且要聚焦,尤其是前期!我們更需要找到人群是微商團隊,或者說是想要轉型的微商團隊,因為傳統微商尤其是代理需要壓貨,承擔風險,而且沒有平台賦能,很多都很難賺錢。

對於我們做社交電商的商家來說,不需要她們壓貨,關鍵的是有賦能教會她們如何運營推廣,而不是她們原來發朋友圈,或者到處加微信的思路。

因為這類人群是基本都有成熟的驅動,只是傳統的微商模式,太沉太重不賺錢,我們幫助她們改變經營策略,同時藉助她們的社交空間力量才能更快的推動社交電商的傳播裂變。

第二:自購省錢,分享傳播

不少社交電商都打著自購省錢分享賺錢的旗號,但很難把用戶轉換成分銷人員,關鍵的問題在於賦能方面和規則的設定。

賦能就是:對於一個小白來說,如何用業餘時間,碎片時間分享同時能夠賺到錢,如果平台沒有專門的賦能部分,學院板塊!即便我們把用戶轉換成了雙重身份(自購、分銷),沒有有效的方法,90%幾乎都會擱淺。

在規則上:要設定好分配機制,也就是說分銷的分潤比例,因為這些是動力的根本,同時也要考慮每周、每月分銷最多的如何獎勵,讓更多的參與分銷的人員覺得好玩,有趣、能賺錢!用戶才願意分銷、分享,才能實現病毒式傳播的效應。

第三:病毒式傳播的驅動力

在社交電商的運營中我們為什麼要考慮,病毒式傳播呢?因為社交電商的流量是依靠用戶為中心形成的,只有通過用戶傳播才能獲取流量裂變,形成社交流量+電商的銷售模式!

病毒式傳播的根本也就是藉助別的力量,產生價值,這個力量可以是用戶口口相傳的口碑,也是用戶互動分享的社交流量,因為只要用戶分享就會產生流量,就會通過A連接B。

上面說道的分銷也是這個邏輯,只是分銷是利益驅動的分享傳播,通過給用戶分潤,驅動用戶幫助我們實現傳播。

在社交電商運營中除了分銷還可以通過內容和商品的活動驅動用戶分享,實現病毒式傳播。

比如:我們在公眾平台發一篇內容,這個內容如果被無數的人傳播分享,那麼這就會帶來流量和粉絲、然而產生變現。

但商家在打造病毒傳播時候,這個文章的內容吸引力是最關鍵的,一般會藉助熱點,和標題,讓用戶點擊和傳播,在內容設計上也要根據用戶的喜好和打通用戶共鳴。

其次是商品的病毒式傳播,用戶在社交電商平台購買商品以後分享給好友,這樣就實現了A連接B的放大倍增。

但用戶去分享這個商品的動機背後的秘密可以分為這幾點:

這個商品的品質不錯想分享給好友一起購買,這個商品有折扣活動分享到朋友圈讓親密好友一起享受,用戶買了商品以後分享到朋友圈炫耀一下,用戶在購買商品時候參與了拼團活動,分享給好友企業享受折扣,在這個同事用戶A分享給B,B也可以傳播給更多的人群,參與活動,這些都是用戶在社交電商中傳播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