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星系流,揭秘銀河運行奧秘

2024-07-24     天文在線

「shiva」和「shakti」這些史前星系流幫助揭示銀河運行方式-「真正驚奇的是我們能檢測所有史前星繫結構」

'濕婆和沙克蒂古老的恆星流Shakti(黃色三角形)和Shiva(藍色點)組成了銀河系(圖片來源:ESA/Gaia/DPAC/K。馬爾巴)

通過跟蹤銀河系中數十億顆恆星的運動,蓋亞太空望遠鏡一直在解開銀河系的歷史-而太空飛行器的最新發現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真實的方式解開了這個故事。蓋亞發現了兩條古老的恆星流,它們似乎在120億年前交織在一起,這距離大爆炸後不到20億年。恆星流是如此古老,以至於它們可能在銀河系的旋臂或延伸盤開始成形之前就形成了。這些溪流以印度教神Shakti和Shiva命名,他們聯合創造了宇宙(或宏觀世界)。

這很合適,因為這些古老的恆星流很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生活的銀河系的基礎。真正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可以探測到這些古老的十字星,」研究團隊負責人和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MPIA)科學家Khyati Malhan在一份聲明中說。「自從這些恆星誕生以來,銀河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不希望如此清楚地將它們識別為一個群體-但我們從蓋亞獲得的前所未有的數據使其成為可能。

蓋亞的觀測使Malhan和同事能夠確定銀河系中單個恆星的軌道並確定它們的組成。「當我們可視化所有這些恆星的軌道時,兩個新的結構在某些化學成分的恆星中脫穎而出,」Malhan繼續說道。「我們給他們起名叫Shakti和Shiva。」

蓋亞研究了銀河系的內部區域,發現它充滿了我們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作為這個銀河系考古項目的延續,新的研究現在揭示了這些古老的恆星是如何分布的,將它們標記為與嬰兒銀河系融合的不同碎片,在它採用螺旋星系的形式之前很久。正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那樣,Shakti和Shiva都被稱為「原星系碎片」,它們位於銀河系的中心附近;它們都在該中心區域周圍擁有類似的軌道軌跡。每個流包含大約1000萬個太陽的質量,組成這個質量的恆星被認為在120億到130億年之間。一張圖表顯示了銀河系的解剖結構,其中古老恆星潛伏的中心凸起表示。

在恆星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恆星在其核心進行核聚變,通過核聚變,它們將氫轉化為氦,並將氦融合為更重的元素,天文學家統稱為金屬。第一代恆星誕生於宇宙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時候,因此它們缺乏大量的這種金屬。然而,當第一代恆星死亡並在超新星中爆炸時,它們分散了它們在宇宙中鍛造的元素。這些金屬最終會在第二代恆星中找到自己,因此比第一代更富含金屬。這個恆星的生命、死亡和重生的過程仍在繼續,這意味著天文學家可以根據觀察到的金屬含量來確定恆星的年齡。

《濕婆與沙克蒂》我們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缺乏金屬,所以我們將這個區域稱為銀河系的'可憐的老心臟',」研究合著者漢斯-沃爾特·里克斯(Hans-Walter Rix)也是領導2022年工作的「銀河考古學家」,在聲明中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認識到這些非常早期的碎片,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銀河系的古老心臟。「有了Shakti和Shiva,我們現在看到了第一批看起來相當古老但位於更遠的作品。這些標誌著我們銀河系向現在規模增長的第一步。圖表顯示了銀河系中央恆星的分布,並確定了它們的分組。

雖然Shakti和Shiva有許多相似之處,但這兩個古老的恆星流之間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例如,該團隊發現,構成Shakti的恆星距離銀河系的中心更遠,並且比Shiva的恆星具有更多的圓形軌道。

-新的銀河系地圖揭示了我們銀河系的宏偉混亂銀河系的形狀可能與我們想像的不同

我們怎麼知道銀河系長什麼樣?最終誕生了我們的銀河系。多虧了蓋亞,現在的天文學家Shakti和Shiva也參與了早期的銀河系混合。

然而,這並不能回答所有關於我們嬰兒星系的緊迫問題

-研究人員將繼續使用蓋亞來構建銀河系的恆星族譜。

《濕婆與沙克蒂》:「揭示更多關於我們銀河系的嬰兒期是蓋亞的目標之一,它肯定會實現它。歐洲航天局(ESA)蓋亞項目科學家Jimo Prusti說。「我們需要查明銀河系中恆星之間微妙而關鍵的差異,以了解我們的星系是如何形成和進化的。這需要非常精確的數據——現在,多虧了蓋亞,我們有了這些數據。「當我們發現銀河系中令人驚訝的部分,如濕婆流和沙克提流,我們正在填補空白,不僅描繪了我們目前的家園,而且描繪了我們最早的宇宙歷史。該團隊的研究於3月21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by:何丹懷

FY: Robert Le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d585d1b5db1b13ec2916d97696b88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