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夢想著發的那筆財,到底是多少錢?

2023-12-13     少讀紅樓

原標題:賈璉夢想著發的那筆財,到底是多少錢?

日前,夕四少老師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賈璉所說的「三二百萬的財」這個千古紅樓懸案,援引《三言二拍》中的例子說明這裡的三二百萬指的其實是「三二百萬錢」,實際上只有兩三千兩銀子。

對此,我有一些不同意見,在此斗膽也撰一文加以探討。

由於古代貨幣種類繁多、計量複雜,一般而言,在古代文學當中提到的金錢數額,的確都是有量詞以避免引起誤會,例如「百金」、「一萬兩(銀子)」、「三百錢」等等,而像是紅樓夢這裡一樣,不加限制的「三二百萬的財」,確實是不常見的用法,一般用於肯定不會發生歧義的語境。

比如賈環大正月里輸錢時,說自己「輸了一二百」,這裡就省略了「錢」這個計量單位,因為是小賭怡情,他肯定不可能輸「一二百兩」或者「一二百吊」,說者和聽者都很清楚這個省略的單位。

再比如,賈母生氣賈赦逼娶鴛鴦時,曾經對邢夫人放話:「我這裡有錢,叫他一萬八千的買去」,這裡高等侍妾的價格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常識,而賈母這裡說的自然是氣話,金額一定有不小的誇大,所以大家也都清楚,這裡的一萬八千指的就是一萬兩、八千兩(「貫」等量級類似的單位也有可能,不過聯繫後文賈赦娶小妾嫣紅花的是八百兩銀子,這裡我更認同單位為「兩」),而不可能是「一萬八千錢」等其他單位。

另外,在形容薛家有錢時,書中的形容是「家中有百萬之富」,這裡的「百萬」也沒有加量詞,這裡作者在形容薛家有錢的程度,而「錢」這種寒酸的單位是不可能體現出這一點的。這裡的單位只可能是「兩」,或者是「貫」(取「萬貫家財」類似的說法)。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紅樓夢本文在金錢不加量詞時的用法,其中一次隱含了單位「錢」,另外兩次都是「兩」或者「貫」。

在遇到這種沒有單位的金額時,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可以不加量詞,那就是如果說話者在其上文剛剛完整地提到過這筆錢或者這個量詞,那麼後文也可以進行省略。

《三言二拍》中,也有幾個這樣的例子,「杜子春三入長安」這一章當中便有這麼一句:「且莫說那老者發這樣慈悲心,送過了三萬,還要送他十萬……」單看這句話,諸君大概不知道這三萬和十萬究竟是錢還是銀子,但整個這章短篇小說里都在講老者先贈了杜子春三萬兩銀子,又贈他十萬兩銀子,前後將這「三萬兩」、「十萬兩」兩筆錢提了很多次,所以這句當中為了語言簡潔,自然就將「兩」省略了。

此外,《三言二拍》中還有另一個短篇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特殊情況。「張古老種瓜娶文女」這一章中,張公給韋義方錢時說:「我與你十萬錢,把件物事與你為照去支討。」這裡貌似說得很清楚,十萬錢應該是指一百貫錢(因為一貫錢是一千錢)。但緊接著往下看就會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張公隨後便取來一個舊席帽兒作為信物,「教(韋義方)往揚州開明橋下,尋開生藥鋪申公,憑此為照,取錢十萬貫」。因此,前文所說的「十萬錢」,其實是「十萬貫錢」的意思。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不論是在《三言二拍》這樣的描寫民間生活的世情小說中,還是在《紅樓夢》這樣的描寫貴族生活的文字中,不加量詞的金額,其含義都是不固定的,是隨作者或者說話人的語境而變化的(在最後一個例子中,即便加了量詞,含義仍不固定)。

具體到賈璉的這句引發紅樓懸案的話,我們也一定無法憑空得出結論,說這「三二百萬」就是「三二百萬錢」。

那麼,這個「三二百萬」究竟是指什麼呢?就文本和語境而言,我還是更加贊同主流的觀點,即認為賈璉說的是「三二百萬兩」。

首先從語境來講,這個「三二百萬」的上下文是「昨兒周太監來,張口一千兩。我略應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

這裡,璉鳳二人本來就在討論銀子,賈璉的這句話更是先提到了「一千兩」這個明確的金額,後續如果計量單位忽然發生變化,是肯定不符合人的說話和思維習慣的。即便賈璉硬要改一下語句的單位,也一定會額外加以說明,而不會直接省略掉這個金額的量詞。

此外,從金額本身來講,「三二百萬錢」換算出來的「三二千兩」銀子,也是肯定不符合賈府現實情況的。

誠然,此時賈府的經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璉鳳夫婦甚至在為了二百兩銀子置氣,若不是賈璉及時退讓,可能要大吵一架。但即便如此,三二千兩銀子也絕不能讓賈璉稱作「發財」,更不能讓賈璉感到「就好了」。

從賈府的現錢來說,雖然已經左支右絀,但現在「後樓上沒要緊的大銅錫傢伙」都能騰挪出三百兩銀子,鳳姐兩個金項圈還能當出四百兩,而賈璉估計鳳姐的現金,還能有三五千。兩三千兩銀子絕不可能稱作「發一筆財」。

而對於賈府的各種「外祟」來說,二三千兩銀子也絕不是什麼大錢。書中這一回提到的小太監替「夏爺爺」要錢,就有一千多兩銀子,而賈璉提到的周太監甚至一次就張口要一千兩,而且這些太監敲竹槓的頻率之高,幾天之內就已經來了兩次,恐怕賈璉如果發一次「三二千兩的財」,一兩個月也就賠光了。

這還僅僅是太監來敲詐這一個錢財的出路,賈府日常運作本就入不敷出,日常的送禮、人情、日常事務等等花錢的地方多如牛毛,這三二千兩若要應付這些,恐怕又更加杯水車薪。

而看賈璉的口氣,之所以想發這「三二百萬的財」,是因為「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要應付「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內憂外患,恐怕這筆錢不能太少。

實際上,對於這筆錢財,紅樓夢的諸多抄本當中也存有爭議。眾多抄本當中,蒙府本、戚序本、列藏本等三個版本,在這裡其實寫的是「三二萬銀子」,其他版本則作「三二百萬」。對於這處抄本差異,有的人認同「三二百萬」,因為顯得賈府財大氣粗,也有的人認同「三二萬銀子」,認為顯得比較符合語境。

對於這兩種版本,儘管通行本和現在的脂評本都認同「三二百萬」這個說法,但從文字本身的角度,我個人覺得「三二萬銀子」這個講法似乎更為合理,因為其金額較低,比較適應賈璉這樣隨口一說的語氣,對於賈府而言又還算是一筆小財。

賈璉若是像可卿那樣為家族百年考慮的具有遠見的人,恐怕還真的會想要發一筆百萬量級的大橫財,畢竟若是三萬兩銀子,雖然看著多,大概幾年時間也就花完了,而要徹底改善賈府的經濟,真的需要天量的財富才能辦到。

可惜,賈璉作為有點眼光但不多的賈家不肖子孫,是不可能有這個野心和抱負,要從根本上扭轉家族頹勢的。到了書中這個時候,他和王熙鳳已經是疲於奔命,能對付一天算一天的心態了。

這樣的心態下,賈璉的確不太可能考慮到什麼「三二百萬」的遠期目標。他現在的夢想,頂多就是有一天夏太監、周太監等人能夠不要再來勒索,或者天上能掉下來「三二萬銀子」,讓他短期內不必在金錢上騰挪周轉。

作者:泥娃娃,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c3c471c56592f43d796c5e4c94f15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