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最望子成龍的父親,沒想到兒子不爭氣,最終被活活氣死

2024-05-21     少讀紅樓

紅樓夢裡有首好了歌,這好了歌里有一句是: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而整部紅樓夢,最不缺的就是痴心父母和不孝兒孫。

你看甄士隱封氏,你看林如海賈敏,你看賈政王夫人,哪一個不是痴心父母?而這兩句話用在一對父子身上,也是再合適不過的,這就是秦業和秦鍾父子。

秦業雖然是個小小的營繕郎,但子女的教育卻是一點都不含糊,尤其是兒子秦鍾。

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秦業為了讓秦鐘有出息,專門給他請了老師在家授課,業師去世後,秦父一方面讓秦鍾溫習舊課,另一方面又想著給他找新的老師。

這在我們今天,相當於是請私教在家一對一手把手授課,林黛玉進賈府之前,林如海也是專門請了賈雨村在家授課。

當然,他也知道親家賈府有義學,塾師賈代儒也是當今之老儒,讓秦鍾在這裡讀書應該不錯,況且,自己兩袖清風,也沒錢再單給秦鍾請老師了。

原文說,秦業「正思要和親家去商議送他入家塾中,暫且不致荒廢。」又覺得「秦鍾此去,學業料必進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悅。」

由此可知,秦業十分重視秦鐘的學業,對他是寄予了厚望的,就像賈政對寶玉的期望一樣,作為父親,從來都是望子成龍的。

痴心的他們,總希望子女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能夠出人頭地,能夠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之路,能夠光宗耀祖,能夠功成名就。

所以,即便秦業家徒四壁,宦囊羞澀,連二十四兩贄見禮都拿不出來,但他也是拼盡全力,東拼西湊,把這個贄見禮湊齊了,帶著秦鍾恭恭敬敬地去拜見了塾師賈代儒。

自己可以省吃儉用,但不能讓孩子跟著受苦,砸鍋賣鐵都要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樣才能走出去,才能不像自己那樣為貧窮所累。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子女有出息,他們把一切路都給孩子鋪好了,只要孩子用功讀書就行,其他的都不用操心。我們今天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記得我們小時候,因為姊妹多,讀書交不起學費,父母也是到處借錢,只要是關於孩子讀書的花費,那是一點都不含糊。

這並不是說,只有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但在很多父母有限的認知中,確實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去,只有好好讀書才會有出息。

可大多數的人,最終辜負了父母的期望,秦鍾也是如此。

他是怎麼回報老父親的殷殷期望的呢?他並沒有體會到老父親的苦心,入了賈府學堂的他,不僅沒有好好讀書,反而與人眉來眼去,變得比過去更加油滑,甚至還與尼姑智能兒談起了戀愛。

秦鐘的這些破事兒,秦業一開始還被蒙在鼓裡,估計他把秦鍾送到賈府義學後,還曾幻想過日後秦鍾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有老儒賈代儒代課,他放心;有寶玉這樣的富家公子一起讀書精進,他放心;有自己的女兒不時照看,他放心;只要秦鍾知道學習,一定不會差。

但當智能兒進城找病倒的秦鍾時,秦業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兒子一直都沒有將心思用在讀書上,而是跟尼姑混到了一起,這還了得?

秦業把智能趕走,又把秦鍾打了一頓,自己氣的老病發作,三五日光景嗚呼死了。

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原來是個不知上進的敗家子,是個丟人現眼的小混混,秦業得知秦鍾進了賈府學堂後,比過去更加不堪,如何不氣?

真是枉費了他的一番苦心啊,求爺爺告奶奶的去借錢給他讀書,低三下四的好不容易送進了賈府學堂,結果他不僅不讀書,反而變本加厲的吃喝玩樂,更加荒廢了學業。

秦鍾直到死前才明白過來,叮囑寶玉好好讀書,將來立志功名才是正道。可惜,他的這番話,老父親是再也聽不到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2a6bcf4427a0e5f63aa5280a48ee9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