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中,產品經理職業到底是什麼做什麼的呢?它的類型有幾種呢?下面一起看一下筆者分享的這一篇文章吧!
科普一下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是幹什麼的?以及對產品經理新人們的建議。
產品經理崗位,起源於零售行業,寶潔是最早設立產品經理崗位的公司,最初的產品經理對產品是否成功負責。現在的產品經理,大多數是指網際網路行業的軟體產品經理,他們負責發現需求,制定方案,定義產品,讓產品具備更高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
行業內知名的產品經理,國內有俞軍(貼吧)、張小龍(微信)、梁寧(產品思維30講),國外有喬布斯(iPhone)、Marcy Guevara(Slack、LinkedIn)、 PeterDeng(instagram)。
一、產品經理的分類
從使用對象劃分,產品經理分為B端產品、C端產品,它們的不同點見下。
1)產品目標用戶不同:
- B端面向企業用戶。
- C端面向廣大個人/消費者。
2)產品體現價值不同 :
- B端是企業戰略價值主張,降本增效和提高業績。
- C端是個人用戶體驗,爽感個人某方面需求滿足感,基本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3)用戶複雜度不同 :
- B端是使用者和決策者分離,老闆付費(收購),員工使用(復購)。
- C端是產品直接使用者,廣大普通用戶,自我決策使用權
4)產品的設計原則不同:
- B端面向理性,C端面向人性;
- B端圍繞降本增效,增加利潤,討好組織而非個人;C端需要設計更多的創意玩法刺激用戶消費;
5)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不同:
- B端要有業務理解力,和邏輯思考力,C端要對人性有敏感度,要有創造力;
- B端產品一定要懂業務,甚至是業務中所用到的技術,可以優化業務流程,但不能反對業務流程;C端PM可以不會運營;
6)產品運營方式不同:
- B端是銷售先行,尋找銷售線索,建立服務,塑造品牌故事,以會銷為主,企業口碑傳播,渠道投放曝光。
- C端主要以促銷、活動、裂變、私域、拉新。
7)產品的盈利方式不同 :
- B端基本只有直接盈利,面向企業售賣產品及服務進行收費。
- C端面向用戶群體,直接盈利如會員付費;間接盈利如流量廣告。
從行業劃分,產品經理分為電商產品經理、金融產品經理、o2o產品經理和新媒體產品經理等。從業務劃分,產品經理可分為增長產品、商業化產品、策略產品等。
- 增長PM:圍繞aarrr模型,用產品手段,提升增長指標,常見的產品是運營工具,比如:裂變產品、積分產品、紅包召回、推送等。
- 商業PM:商業產品是先找好收費對象,通過提供特定的產品/服務,滿足收錢對象的特定場景需求,同時制定一套定價或分發機制,以此為標準向收費對象來收費。比如愛奇藝會員、百度鳳巢推廣、開屏廣告。
- 策略PM:策略四要素,待解決的問題、輸入、計算邏輯、輸出。策略產品經理輸入的產品是不可見的規則。比如今日頭條的推薦策略、711的商品促銷策略。
- 深刻的洞察力:關注和了解行業,捕捉行業動向,發現市場機會;
- 深度思考能力:要完成複雜系統項目,必須具備宏觀視角,有完整的系統思維;
- 同理心: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好的產品經理必須要能將自己切換到用戶視角;
- 重視細節:對產品細節的打磨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
- 學習能力:產品經理不能有短板,需要保持學習。
- 產品新人:0~1年,日常工作以執行為主,需要掌握最基礎的畫原型、寫PRD等技能;
- 產品經理:1~3年,通常可以負責1個功能模塊,對業務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可以為業務結果負責, 背負一定的業務指標;
- 高級產品:3~5年,負責一項業務,對業務有深入認知,對業務的成敗興衰負責;
- 產品負責人:5年以上經驗,搭建產品矩陣、負責各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對用戶和業務有著極高的理解。
網際網路經過高速發展之後,市場從增量轉為存量,對於產品經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早些年想成為產品經理,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會畫原型、寫文檔就行。但是如今,還需要對業務有理解、懂得團隊配合、善於溝通協調等,一個好的產品經理是沒有明顯短板的,一專多強的產品經理才會在工作中被認可。對想要入行產品經理或剛成為產品經理不久的人的發展建議:
- 夯實自己的基本能力,如原型、文檔和溝通能力,現在產品崗位越來越細分,但是紮實的基本功能讓你快速上手各個業務,也能更快轉型換方向;
- 成為自己行業的資深玩家,產品經理首先就是用戶,讓自己成為產品的用戶,多從用戶的視角看待問題;
- 多考一些證書,如npdp、pmp、軟考等行業內認可的證書。
本文由 @四千年一遇的PM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