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杜月笙,民國時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是大上海的風雲人物。民國時期,杜月笙是青幫中的一員,後來隨著勢力漸漸擴展,他開起了公司,壟斷租界生意。杜月笙還和蔣介石有很深的聯繫。
杜月笙幼年就失去了雙親,他不願再和繼母、舅舅一起生活,為了干出一方天地,十四歲的杜月笙加入了黃金榮公館,成為上海龍頭青幫的一員。杜月笙為了進入這個上海最大的黑幫,還拜了陳世昌為乾爹,通過他的引薦,成功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杜月笙不再是那個水果行的學徒,他從青幫的小弟做起,一步步積攢人脈,從社會的最底層慢慢往上爬。杜月笙成長地很快,他不再滿足於青幫,於是他自立門戶。出來單幹的杜月笙並沒有受到影響,他甚至越做越大,憑藉自己的人緣,讓整個上海認識自己。
民國時期,錢與權是關係極其緊密的,杜月笙的生意越做越大,涉獵十分廣泛,不僅涉及到像銀行這樣的金融業務,甚至還有鴉片和海洛因這些毒品的製作。
有錢的杜月笙權利也逐漸大了起來,他成為了公董局的華董,要知在當時,還沒有哪個華人能在法租界做到這樣高的位置。杜月笙還創辦了恆社,將他的勢力發展到各個領域,商界、政界、新聞界都有他的觸角。
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也跟隨著多年的打拚,越來越高,連蔣介石都會在他落成老家祠堂後,送牌匾表示祝賀。地位越高,權利越大,這代表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大。
杜月笙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利用自身優勢,為軍中提供器材和裝備,還有大量的日常物資。杜月笙知道自己是個中國人,他堅守底線,拒絕了日本人的誘惑。他成為富人後,也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貧苦生活,對於貧苦的人,他會給他們發放救濟卡領取錢財,還能拿到過冬的棉衣。
後世對杜月笙的評價有很大的爭議,他在抗日戰爭中確實做出了不少貢獻,不管是對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但是杜月笙曾經是蔣介石隊伍中的一員,他屠殺過很多共產黨人,這也是讓很多人議論的一點。
解放前夕,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想將杜月笙拉到自己的隊伍中,杜月笙看出當時的局勢對國民黨很不利,所以他不想加入蔣派,但他曾經對共產黨做過的事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原諒,他不相信共產黨會毫無芥蒂地接納他,於是他選擇了留在香港度過餘生。
重病後的杜月笙意識到自己命不久矣,死前做了一件讓他的家人怎麼也想不通的事情,這也讓很多人對他稍稍改觀,但是沒人知道杜月笙為什麼這麼做。
杜月笙喘著最後一口氣將自己的遺產做了分配,他的五房太太每人一萬美金,兒子女兒也都得到了該有的,就連出嫁了的女兒他都想到了,杜月笙的心真的很細。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杜月笙接下來的話,他讓管家把火盆拿來,他要燒掉這些欠條,這些欠條都是當時很多人找杜月笙借錢還沒還打的白條。或許杜月笙覺得自己的一生做過的好事沒幾件,人之將死,他也想為自己落得個好名聲。
管家代替早已沒了力氣的杜月笙,將這些欠條一把火燒盡了。撩撩火光中,杜月笙閉上了眼睛,叱吒上海的風雲大佬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杜月笙燒欠條的舉動震驚了華人圈,他們都暗自猜測其中的緣由,因為這些欠條每一張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更別說加起來了,這些錢杜月笙說不要就不要了,幾百甚至幾千金條就這樣隨火焰燃成灰燼,不禁讓人感慨。
總結:杜月笙為了能在上海生存,他從小弟做起,任何行業要想成功都沒有捷徑,靠自己才是正路。彌留之際的杜月笙燒掉大數目的欠條,看得出他是個洒脫的人,此舉可能是在為他前半生做過的錯事贖罪,還有人覺得他是為子孫後代買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