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胖點好還是瘦點好?超過「這個數」,可能與長壽有緣

2022-04-21     樂禹萱

原標題:人到老年,胖點好還是瘦點好?超過「這個數」,可能與長壽有緣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關注長壽,誰都希望自己可以活的更長久一些,尤其是人過了中年以後,進入老年期,對身體的健康就更為關心。俗話常講「有錢難買老來瘦」,很多人認為,人到了老年瘦點好,但實際上,老人適當胖點比瘦好,因為「老來瘦」並不等同於「老來壽」,老人略胖一點,可能會更長壽。

人到老年,胖點好還是瘦點好?超過「這個數」,可能與長壽有緣

為什麼多數老人都會「老來瘦」?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年輕時較胖的人,到了老年以後,體重會慢慢下降,正所謂「老來瘦」,其實,那是因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開始不斷的下降,身體中的水分含量開始變少,食慾也會下降,消化能力也會降低,從而導致身體攝取的營養不足,就會出現體重降低的現象了。

「老來瘦」瘦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肥胖是誘發三高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關注健康的老年人就會更注重自己的體重,希望可以更好的控制體重,達到預防三高的目的,甚至會有一些老人刻意節食,吃的過素等,這使身體的營養供給不上,體重下降,而身體瘦下來主要瘦的是肌肉和水分,身體內的脂肪還是很多,同樣會增加患三高等疾病的風險,而營養不良,則容易使人的免疫力下降,鈣流失嚴重,給身體健康造成隱患。

所以,老人還是要適當胖一點才更好,對身體健康才有益處。

那麼,老人體重多少更健康呢,更有利於長壽呢?

研究發現:死亡率最低的是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0~20%的老人。也就是說,稍偏胖一點的老人死亡率會更低一些,相對更健康一些。

說到標準體重,就是人體的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如,一個體重70公斤,身高為1.75米的人。BMI值就是70÷(1.75×1.75)=22.86。而當人的BMI值處於21~23之間時,即為標準體重,這樣的人,患慢性病的機率與死亡率相對於體重偏高或偏低的人來說要低一些。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因為消化和吸收的系統功能下降,所以,為了供給身體營養,要保證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比如魚、蛋、奶等),避免肌肉營養不良。

而除了注重飲食以外,老年人還要進行適當的身體鍛鍊,那可以更好的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同時,還可以延緩肌肉的衰老,對於身體健康更有益處。

祝您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b09ad95f82443e7026cc94e352902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