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濃)
女兒,到今天為止,你已經升入初二,身高上今年的你已經超過了媽媽(估計還有長高的趨勢),雖然你的心態還停留在被父母呵護的小孩子的年紀,但從外形上看起來,也算是一個大孩子了。
有些話,媽媽想跟你好好聊聊,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或許,是因為個性的原因,也或許因為你正值青春期,媽媽有些擔心母女兩人當面談話的效果是否盡如人意。
但今早發生的事情,讓媽媽做了一個決定,無論如何不能再拖延了,那就先給你寫一封信吧,寫信這種方式,可以避開母女兩人因為一方的不冷靜造成的言語莽撞的衝突,也可以通過寫信這種形式,讓媽媽理清思路,思考充分些,也字斟句酌一些。
對於人生的特定階段青春期的一些事情,媽媽給你買過一本書,我們可以找機會面對面聊聊。
這封信的主要內容則是針對你最近的學習情況、從你的學業上和說話語氣兩個方面來分析媽媽最近的感受。
1.關於作業:
今天早上剛上班不到十分鐘,媽媽就接到你從學校的小賣部打來的電話。
你說,媽媽你能回家幫我把作文本拿來嗎?我忘記帶了。
我問你,作文本具體放在家裡的哪個地方,你支支吾吾說不上來。
媽媽這心裡立馬懂了:你不是忘記帶了,你是根本就沒寫作文。你想當然的認為,老師也許不會抽查到你,你可以像之前那樣逃過去,心存僥倖的你沒有寫這一直令你頭痛的作文。
但是,因為你連續兩周沒有徹底完成所有作業,已經成了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你還是被抓了現行。
但在語文老師抽查到你時,你迫於老師的壓力,心底驚慌了,就回答的是,忘記帶了,老師讓你打電話給媽媽,將作文本從家裡給你送到學校,也是為了辨別你話里的真假。
我把這些分析電話里跟你說了,「媽媽說的對嗎?你現在老老實實回答媽媽,然後,媽媽幫你先想個辦法。」
你說是,「你告訴老師,媽媽今天上班很忙,沒辦法給你送到學校,你明天上學一定帶到學校,就這樣說吧。然後你今晚將作文補上。這件事到此為止,但你得保證下不為例,今後所有作業務必完成,媽媽不再追究這件事了。」
你說「好。」
在老師面前,你賭了一把,覺得你媽媽我一定會幫你圓謊。
對,你理解的沒錯,心疼你的我,又一次與你一起合謀,對老師撒謊了!
但是,媽媽為何撒謊?
因為,媽媽不希望你在老師的面前丟掉自尊和面子。
自尊和面子一旦失去,就失去了老師對你的好印象,失去了老師對你這位一直以來的好學生的信任。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交往的基礎。而這老師對好學生的信任,是學生的基礎。青春期的孩子,最希望身邊人關注她、重視她,一旦失去了老師對你的信任,你想,老師會繼續關注你麼?
到時候,敏感的你會感覺到壓力和不被重視,這也會導致你更加破罐破摔,那是媽媽最不想看到的。
就像今天作文的事情,老師為何一定要讓你打電話給媽媽?為何這麼做?
是因為她似乎覺得不該太信任你,因為同樣忘記帶作業的事情你發生了一次,也因為你已經連續兩周周的周末作業都沒能完完整整的完成。
那次,媽媽是在與老師的QQ里聊了聊,老師還向媽媽確認過,你到底真的是忘記帶了還是根本就是沒寫?
媽媽當時為了維護你的自尊(幫你圓謊),告訴老師,你確實是做完了,只是可能忘記放進書包里了。
但是,事實呢?
此次你再度抱著僥倖的心裡以為老師不會抽查到你,你就逃過了一劫,這樣僥倖總有被發現的時候啊。
孩子,媽媽希望今天的這個謊,能夠幫助你認識錯誤和改進的動力。而不是繼續採取這種投機取巧,事後圓謊的惡性循環。
還記得你小時候讀過的那個故事嗎?那個總是說「狼來了」的撒謊的孩子,你現在就成了喊「狼來了」的孩子。
喊「狼來了」的孩子,失去了村民們的信任,最終丟掉了生命。而不經常做作業、卻欺騙老師說是忘記帶作業的你,其結果也會失去老師對你的信任。
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而你如果經常撒謊,又有誰會發自內心的尊重你所說的話呢?失去信任很容易,重塑信任很難。
古人云「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小時候養成什麼習慣,大了就很難糾正了,謹記!
每周周五晚上,媽媽都會跟你說,對周末作業你需要列好計劃,按計劃進度一步步完成,這樣才能保證你做作業的過程是專注的,你往往不以為然。
期中考成績不理想,媽媽幫你分析,數學本來應該是你的強項,但因為你經常性粗心,運算過程中,正號抄成了負號,兩位數計算到下一步驟就丟了一個數字……
這是你經常犯的錯誤,自檢時總難以發現,媽媽建議你整理一個錯題記錄本,經常翻翻,以杜絕類似錯誤。
你還是不以為然,總覺得這種錯誤不是大事,「反正都會了呀!」。
從上了初二開始,媽媽發現你的成績有了輕微的退步,媽媽想著不應該只是計較一次兩次的考試成績,一直安慰你,要做到學會就好。
但現在看來,媽媽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樣安慰你的結果是,你也不再在乎成績,總覺得自己還是有能力以後趕上的,開始拖延、不認真,甚至開始迷戀上網,利用手機查看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看著看著就開始點擊別的網站。
或者,在作業本旁邊悄悄的放上了《哈利·波特》,邊做作業便瞄兩眼(這還是爸爸發現的)。或者,嗜好動漫的你,經常在草稿紙上畫一個美女頭像……
這些看起來沒多少時間的小動作,卻是影響你專注力的大敵,然後,時間偷偷溜走了,然後,你大半夜的開始著急補作業。
這種不專注,直接導致了你做作業周期的拉長,周末時間完完整整的在做作業時間有一天多,你僅僅做完了數學,語文還差一篇作文,剩下5門課的作業全部趕在了周日晚上,周日晚上熬夜到十點多才完成。
而今早你又告訴我作文本落家裡了,到最後,居然是作文根本就沒寫?
好了,媽媽已經說了,下不為例。這個失誤到此為止,那我們就不再追究。
對於作業,媽媽希望你今後能夠做到:
1)根據作業的量列出計劃
每天放學後的作業,根每科作業量列出完成科目作業的先後順序和節點時間;
2)按所列計劃不折不扣的執行;
不允許看手機和課外書(將手機和課外書放在較遠的地方,務必避免放在書桌上)
3)每天的計劃需要根據前一天的計劃完成情況進行改進,爭取每天都要提前一點點。
做作業拖拉和周期長,是阻礙你效率的最大難題,你需要通過計劃的每日精進來逐步改善。
4)上網時間安排在每周日(兩個小時,可以連續,也可以分段,前提必須是完成作業之後)。
2.關於說話的語氣:
還記得周六晚上媽媽加班回家跟你的談話嗎?
下班回來後,看到你乖乖的坐在桌前寫作業,媽媽很開心,問你完成了多少。
結果你不自然的表情讓媽媽心裡頓生疑問,繼續追問你做了多少作業?你說,一門也沒做完。
媽媽一聽火氣立馬就上來了。然後,又不可避免的開啟了嘮叨模式,關於時間管理、關於計劃進度、關於專注、關於不能動輒上網……
越說越氣,最後,媽媽不理智的告訴你,「上周日的家長會,你們班主任都說了,現在的女孩子,就知道臭美,家長要多管管,不要因為臭美耽擱學習時間,畢竟現在年紀還小呢!」
你一聽,馬上抓到了理由「我臭美了麼?」
「那倒沒有……」我實事求是。
「你都覺得我沒臭美,那還說個屁啊!」你蹦出來的這句話讓媽媽的心裡突然一涼,怎麼就「屁」啊屁的?這怎麼跟媽媽說話呢!
但作為你媽媽的我居然被頂得說不出話來,為什麼呢?因為太傷心了!
也許,你不覺得這句話有什麼,至少從你的角度看來,你說的沒錯,既然連媽媽都承認你沒有臭美,那你還嘮嘮叨叨說什麼呢?
也許剛才的你,一直聽著媽媽的嘮叨本來就很生氣了,但因為畢竟理虧了,沒找到反駁的理由,這下子居然說你臭美?這個本來就沒有的事情,成了你反擊的理由,既然早就不能忍了,立馬駁回去。
但媽媽也很玻璃心,本來就是嘮叨著自我感覺是為你好,結果你卻以「屁」給頂回來。
「希望你不要再說這個字,這個字是髒話,媽媽聽著你用這個字很傷心。」說完,媽媽就躲進臥室沒出息的哭去了。
因為,媽媽畢竟也是一個玻璃心的女人啊,而且,是被自己心愛的孩子說的狠話傷心的女人。
是什麼時候開始,那個乖巧的女孩子開始變成這樣了?媽媽沒有覺得你是變壞了,或許,在每個媽媽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最善良的吧。
但你這句話卻讓媽媽心裡很受傷。傷人的字眼、說話的狠狠的語氣,都令媽媽難以接受。
不敢想像,如果你在與別人接觸時候,一言不合就用這種傷人的語氣來說話會怎樣?誰又會像媽媽這樣不計前嫌的去愛你?
媽媽愛你,是因為與生俱來的血緣關係,但是外人呢?人畢竟不是脫離於環境和社會而獨立存在的啊!
進了臥室靜靜的流了一會淚,媽媽也有些想明白了,女兒,你說話的語氣來自於父母,父母就是兒女的榜樣,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肯定耳濡目染、有樣學樣啊!要不然怎麼說是「現世報」呢?
媽媽前思後想,捫心自問,在家裡,我跟你爸爸彼此之間說話的語氣也都是以聲音取勝,一言不合,倆人就開始比比聲音高低,當然,最後都是床頭吵架床位和、不了了之。但最後,卻給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這也是「不良家風」的傳承吧。
不會平心靜氣溫溫柔柔的說話,這是我們應該檢討的地方。
不懂得控制情緒、不懂得好好說話,會直接影響人際交往的氣場,這些,媽媽是深有感觸的,所以,媽媽今後也會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給你一個溫柔的環境。
孩子,想說的很多,千言萬語一句話吧,媽媽當媽媽也沒有經驗,為了你的成長,我們做父母的也走了不少彎路,今後,我們共同努力改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