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情商」這一詞,有人說,從一個人的情商高低可以判斷一個人容不容易成功,所謂情商(EQ),就是與智商(IQ)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情商高的人總是很受歡迎的,而情商低的人,容易讓人討厭、嫌棄、不受待見,會受到社會上各種負面的評價,嚴重的還會上升到對其人品和人身攻擊,總之在很多人看來,「情商低」就不是一個好詞,是帶有貶義的。
可事實上,很多人對情商的高低,是有很多誤解的,他們根本就不了解什麼是情商,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高情商,或者低情商,總是喜歡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去評價一個人。
當你在評價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時,是否真的了解情商以及情商高低的表現呢?
人們很容易對情商產生認知上的偏差,總是從單一的特徵和表現來評價一個人的情商,只看到一個角落,就片面地評價全局,胡亂下結論,而且有些表現和特徵,根本與情商沒有半點關係,但還是被人給貼上「情商低」的標籤。
其實人們很容易對高情商產生誤區。
會說話並不代表情商高,真正會說話的是要講究技巧的,說出的話能讓別人聽著舒服,也不讓自己委屈,可有的人會把花言巧語當成了高情商。
一個人懂得人情世故,處理事情能力很強,是高情商,但巴結、奉承、虛假、恭維,就不是高情商了;脾氣好的人也不一定是高情商,也許他只是一個老好人,習慣討好於他人,這樣的人並不是高情商,我們不要被我們所看到的表象迷惑。
同樣的,人們也會對低情商產生更多的誤區。
不愛開玩笑、不合群、心直口快、不會說話、說話繞彎子、死腦筋、自私、沒素質、沒禮貌等等都會被稱為「情商低」的表現。
可是,不愛開玩笑、不合群只是一個人的性格問題;心直口快並不代表會說一些打擊人的話,或許他只是心裡不想有所隱瞞;不會說話,也可能只是不善表達,而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自私是一個人的素質和人品問題;說話繞彎子,也有可能他是顧慮太多;說話沒禮貌,也可能跟一個人的素質或道德有關,根本和情商低不低沒有關係。
在職場中,如果一個很老實的人,只知道認真做事,不愛討巧,也不知道說好話去討好別人,不喜歡奉承,就會被別人說不懂人情世故,情商太低,也許他很懂,只是不願意說而已。
經常也會看到一些文章說,怎麼怎麼發朋友圈就會暴露了一個人的情商,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會被定義為炫耀;總喜歡發雞毛蒜皮的事,又會被定義為情商太低,不會想想別人怎麼看他;連續發了幾次有點悲傷的話,就被定義為是個負能量的人。
可是有的人就是愛分享,才會愛發朋友圈,他可能並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有的人就是恰好那幾天心情不好,才發了幾句抱怨的話,僅憑一個朋友圈就能定義一個人的情商,這未免太牽強
我們不能完全憑藉一個人的某一個特徵,或者某個行為和表現,就判定一個人的情商高低。
可是往往很多人就會這樣,只要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認同的,就都認為是不好的,最後歸結為別人情商有問題,他們都還沒有弄清楚情商到底是什麼,就胡亂的評價別人。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情商低的人會覺得情商高的人情商低嗎?第一個高贊回答是一個叫「曾加」的人,他說:可能會,其可能性由情商低的人在情商上的薄弱環節決定。他還提出了很多觀點,其中一個觀點是:人們非常容易窄化或異化情商的邊界。而實際上,情商是多維度的。
就像這位答主說的,我們太容易把情商窄化或異化了,要麼只憑一個特徵,就判定為低情商,要麼把不相干的事情強加在情商上面。
這樣的判斷和評價,一點都不符合事實,而且很容易引來對方的反感,很容易傷害他人,其實這種做法也不是一種擁有高情商的人能表現出來的。
一個人的情商是包括多方面的,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低,首先要對情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打破認知局限並從多維度去考慮,綜合各個方面才能做出判斷。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係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
因此,一個人的情商高可以表現為:講話做事善於照顧他人感受;解讀對方情感和意圖的能力強;輻射正能量,和他們在一起,你會感到舒服、輕鬆、快樂、熱情;善於維繫親近的關係,也能保持獨立和自我;深刻理解"意圖與結果"的巨大差異,會關注和主動獲取對方的反饋,加以調整;能容納多種類型的人,善於鼓勵和誇獎他人等等。
而情商低的人則表現為:講話做事容易無意識傷及別人;要麼對外界反應過分敏感,很容易感覺被他人傷害,要麼對他人的反饋非常不敏感;發散出推卸責任、抱怨、絕望等負面情緒;在親近關係中,容易過度依賴;溝通交流困難,無法理解他人的意圖和感受;朋友圈子小,單一度高;喜歡指責和打擊他人等等。
所以評價一個人的情商要從以上各個方面綜合判斷,而不是以單一的某個特徵作為標準,這根本就不合理,單一的表現不能代表完整的一個人,所以還是不要隨意只憑某件事去評價一個人。
演員穎兒總是被別人評價為情商低,因為她不止一次說錯話,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一季》中,同樣被別人說不合群、孤僻、內向,沒什麼鏡頭,像個局外人一樣,融不進群體,簡直是情商太低,穎兒也曾在節目裡說過自己比較慢熱,怕說錯話,還不如不說,而且她都有在聽別人說話,這只是一個人的性格問題,她並沒有傷害到別人,反而是顧及到別人才不愛說話的,所謂說多錯多,可是卻被人片面地評價為情商低。
我們在不了解別人的情況下,還是不要作評價,你所看到的只是一個角落,只是一個方面,並不能代表一個人。
豆瓣上也有一個評論說,經常聽到有人說某人情商低,現如今情商低已經成了一句罵人話。情商包括很多方面,不是單純用高/低的指標衡量得過來的,那些當面或背面評判別人情商的人,自己的情商……
我們評價一個人,不管是情商還是別的什麼都要從多方面去考慮,這是一個人的修養。
那些總是動不動就說人家情商低的人,自己的情商並不會有多高,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會評價別人情商高低,他們會顧及到別人的感受,也不會只因為一件事就評價他人。
高情商的人,就算知道了什麼,了解到了什麼,也不會說出來,所謂看破不說破才是有情商的表現,他們往往都有共情能力,再怎麼不滿意不認同,也不會貶損別人,不會做惡意的揣測,也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有一些人總以為自己情商很高,又總說別人情商低,這樣的情商也好不到哪去。
以前我們有個領導總是自視甚高,有很強的優越感,開個會,做個簡報,動不動就說別人情商太低,做不好事情,每一個下屬都不能倖免,後來他被調走了,再後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他自己辭職了。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是意料當中的,當你總以為周圍的人都情商低,都不如你,那你可能要審視一下自己,也許情商低的那個恰好是你。
真正的高情商會接納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和觀念,不同的性格和喜好,他們不會強求別人和自己一樣。
有時候真正的情商低就是低估他人的情商。
在情感關係中,如果一個男人聽不懂女人說的話,就會被認為是情商低,其實男人都一樣,都是很難聽懂女人說的話,那些真正能聽懂的,也並不是高情商,而是他們有太多經驗,算是情場高手,這樣的人其實不值得託付。
真正高情商的人,能夠面對各種不同層次的人,也會處理好各種關係,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會欺騙別人。
不要總是想著去評價別人的情商,還是多看看自己吧,提升自己,多改變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改變。
知乎上有一個叫「花果山代表」的說,一個情商低的人摸不透異性的心思,猜不透同輩的意思,在長輩面前看不出眉眼高低,聽不懂上級的吩咐,不擅長和陌生人套近乎,和下級談話經常進行不下去等等。
一句話,也許這個人的人品很好,但是與家人朋友愛人之間的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
還有一個叫「水水甲」的說,私以為真正情商低的人在為人處事方面雖然不圓滑,但絕對是沒有惡意的,反而很多時候很善良。
可見,一個情商低的人並不是一無是處,但往往就是這樣的人,會被很多人討厭看不起,不想靠近。
情商低的人,只是不會解讀別人說話的意思,也不擅長處理好人際關係,可是他的心是好的,品性是好的,人是善良的,就算是有點死腦筋,也無意傷害任何人。
這樣實實在在的人,至少比那些投機取巧、唯利是圖、阿諛奉承的人強,相比較起來才知道,這樣的人是有多好。
一個人情商高低不能作為貶低一個人的標準,只要他是善良的,高或者低,其實都不應該被社會所排擠。
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要提高情商,網上也提供了各種方法,還有各種關於情商的書籍,有的人以為提高情商就是為了讓別人高看一眼,可以讓自己認識到更多的人,讓自己更容易成功。
提高情商確實是有利的,但目的不是給別人看,而是讓自己開心和快樂。
學會提高情商,你就不用再討好別人,能夠關注到自我,當你提高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就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意圖,這樣工作起來就更得心應手,你的情商提高了,在人際關係中,你才會更舒適,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
提高情商都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去改變的。
蔡康永說,真正的高情商不是迎合別人,而是關注自己,讓自己自在,也讓別人自在,懂得如何為自己而活,那才是高情商。真正的高情商是在面對人生抉擇時,自己選擇、享受、承擔。情商終究只是一件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與他人無關。
我們提高情商,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能讓自己更輕鬆愉快地面對這個世界,處理人際關係,更好的與自己相處,讓自己活得快樂和有意義。
總之,我們不要隨意評價別人的情商,也不要因為一個人的情商去貶低一個人,我們也要對自己的情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斷地提高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快樂和自在,而不是去關注別人的情商。
----END---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