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三斤狗盡人皆知,告訴我們不要看衰人

2019-11-27     山歌說唱

三斤狗」原名李三雄,梅縣松南鄉小黃沙人,家境貧苦,又骨瘦如柴,村裡人都輕視他,給他起個綽號叫「三斤狗」。他因家貧潦倒,也不敢與人計較,只好逆來順受。年長月久,這個「三斤狗」 綽號就盡人皆知,原名李三雄反而被人遺忘了。

古時有個李三雄,上夜下夜唔相同,上夜人喊他三斤狗,下夜喊他三伯公,名聲一下上廣東。 若問樣般甘稀奇,聽我從頭講到尾,李三雄家住在鬆口,麼食麼著麼床被,骨瘦如柴面又虛。 輩世雖高人看輕,祖公生日坐下廳,新娘入屋門前站,族中喪事局其擎 ,三斤狗變他正名。

「三斤狗」有個兒子,名叫阿發,早年隨水客到南洋馬來亞大吡 錫礦工人,頭兩年還有來信,以後便音訊全無了。

三斤狗來受人欺,青菜麼帛也賴他,為了減少麻煩事,每日為人守東西,賊古看到也惱他。 (口白)真是人窮人欺,有一日三斤狗麼米下鍋煮的時候,硬著頭向有錢人家梗伯母借米煮,講盡里好話,一隻米都吾能借到,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裡,正在長噓短嘆的時候,忽然,阿梗伯母帶等族中的兄弟叔侄到來,大聲地吆喝:三斤狗! 三斤狗你入我廳,斗膽偷走我金簪,今日你若唔拿出,打斷腳骨斬腳爭,看你曉行吾曉行。

有一天,「三斤狗」沒米下鍋,想起阿梗伯姆是村裡的大戶,便去向他借米。可是儘管「三斤狗」在阿梗伯姆面前講盡好話,卻一粒米也沒借到。「三斤狗」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裡,坐在椅子上長吁短嘆,不一會阿梗伯姆帶著族中的兄弟叔侄到來,厲聲喝問:「三斤狗,你竟敢偷我的金釵!」「三斤狗」先是一怔,接著便說:「誰偷了你的金釵!」阿梗伯姆不由分說,便下搜查」。族中兄弟將「三斤狗」的房屋徹頭徹尾地搜查遍了,也沒有發現金釵,可是,阿梗伯姆仍不死心,一口咬定金釵給「三斤狗」偷走了。「三斤狗」百辯難脫,氣憤地說:「到社官壇去誓!」又說:「如果我偷了阿梗伯姆的金釵,行到半路都會跌一跤。」於是。阿梗伯姆和族人隨同「三斤狗」到社官壇去發誓。

(口白)什麼呀? 雨打芭蕉心還生,我家貧窮骨硬程,我平生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也吾驚,你莫麼肉話成羹。 捉你吾倒賴你麼差,大家動手來搜查,灶頭鍋尾翻挪轉,燦罐燦瓷踩腳下,只有幾片蕃薯渣。 (口白)阿梗伯母死也吾放過,她就說:我介侄今上正還轉我介金簪,他走了後,三斤狗你就來借米,麼別人再來,介唔是你還有誰人。

「三斤狗」受了冤屈,心中憤憤不平,氣得連走路也發抖。當他跨過一條水圳道時,一不留神跌落圳道里去了。於是,大家譁然,都說社官真靈。從此,「三斤狗」便戴上一頂「賊」帽子。

三斤狗萬哽難開,就話到社官壇來去咀鬼發誓,如果我系偷里介話,行到半路會跌一跤。 貓野齊粑脫爪難,眾人同往社官壇,三斤狗他受冤屈,頭暈眼花腳打顫,跌落圳道打滾翻。 眾人看倒聲連聲,阿梗伯母聲更尖,大家快來看呀,社官老爺有靈又有眼,三斤狗果然跌倒腳朝天,是他偷走我金簪。

有一年的年三十日,全村上下鑼鼓聲聲,爆竹連連,可是,「三斤狗」連一個錢買豬肉都沒有,心急如焚,愧無三牲拜祭祖宗,無奈何硬著頭皮向 豬的阿二賒了一斤豬肉,原塊放在鍋里煮。誰想到這時來了個債主,一登門就開口討債:「『三斤狗』,年三十日了,今年的久債該還清了!」「三斤狗」哀聲地說:「張老闆,年三十日了,我家還沒有米落鍋,哪有錢來還債呀!」正當這時,一陣風吹來了肉香味,張債主走近灶鍋,揭開鍋蓋一看,便大笑說:「『三斤狗』,你沒有錢還債,卻有錢買肉!」「三斤狗」急忙辯解說:「那是賒來祭祖的。」「你要祭祖,我也要祭祖!這塊肉當作抵債吧!」張債主說著就把肉抓在手裡,向門外走去,正要出門時,聽到「三斤狗」嘆道:「人家有肉過年,我家無肉湯過年。」「那個刻薄的張債主,聽了「三斤狗」的話,迴轉身來,抓一把爐灰撒在湯里,神氣地說:「這湯也要抵債!」

(口白)這個時候三斤狗有口難言,食里生牛肉,被帶上了賊古介帽子,更加麼人看得起他。 雪欺霜壓受熬剪,冷鍋死灶難過年,老婆向人賒豬肉,王阿二跟著來收錢,聲聲麼錢馬上肉拿還。 (口白)三斤狗豬肉拿轉來,我實在麼錢買肉來敬祖宗,請你通融一下,過幾天過幾天我會加倍地還給你,唔做得,過年的豬肉比金子還要貴,趕快把半斤豬肉拿轉來。

三斤狗話你知,豬肉落鍋煮等哩,王阿二打開鍋蓋把肉拿來走,正愛起腳出門時,忽聽三斤狗自言又自語 (口白)人家有肉肉過年,我家麼肉湯過年。這刻薄的王阿二聽到以後立即轉身,野倒一野灰,撒到湯裡面,神氣地講:這湯也是我豬肉煮介,三斤狗兩公婆馬上在大年三十夜,連湯都么喝上一口,餓著肚子早早就上床睡覺。

半夜裡: 忽聽一陣拍門聲,三斤狗夫婦心著驚,莫非有人又搞鬼,一邊猜疑一邊聽,越拍越急有喊聲。 (口白)誰人呀? 三斤狗起身問何人,半夜拍門為何因?拍門之人大聲喊,阿爸是我,阿發古轉來哩,三斤狗一聽馬上就開門,喜迎兒子轉家庭,抱著阿發淚滿襟。

大年三十兒轉來,又是喜來又是哀,喜是父子團圓樂,哀是苦衷一大堆,愁雲陣陣難打開。 阿發開口問爺哀(父母),什麼結頭解吾開?三斤狗對兒子講,兒子,如果你系吾能發財介話。轉到家裡也會被人看衰。人看衰哪。。。 阿發一聽知情由,即向門外打招呼,喂,揩入來!好、好、好,三斤狗抬頭看清楚,只見四位壯挑夫,汗如雨下滿身流。

四人挑著大皮箱,擔竿彎彎百斤上,細細房間放唔帛,還有兩擔放上床,阿發安慰親爺女娘。 阿爸、阿媽,愁里苦裡愛想開,莫再愁切做一堆,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春風撥雲開,你的兒子已經發大財。 三斤狗一聽喜若狂,就喊老婆兒子來商量,初一清早同祭祖,脈介東西最排場,徵求家人出主張。

(口白)大年大節、三更半夜,哪裡去買三鮮,啊,有辦法。 午夜一過鬧哄哄,家家戶戶敬祖宗,三斤狗一家也來到,有人就話:三斤狗,你別進祠堂中,門前擺你爛碗公。 三斤狗來氣昂昂,邁開大步進祠堂,三盆花邊擺桌上,豪光影射照四方,還有一擔花邊放中央。

有人又話桌不平,三斤狗他一聽笑開聲,花邊拿去墊桌腳,四角墊穩桌就平,幾隻花邊我看輕。 (口白)唉呀! 大家看到眼呆呆,才知阿發發大財,三斤狗身價一下高百倍,上輩下輩走前來,恭恭敬敬笑顏開。 (口白)「三叔」、噯、「三伯公」、噯、「三叔公」

噯 這個喊著三叔公,那個又喊著三伯公,叔公伯公伯公叔公滿屋響,公前公後滿耳公,祖宗盲敬,大家先敬三伯公。

親親熱熱熱熱親親轉家裡,左鄰右舍送東西,這個送酒送雞鴨,那個送鯇又送鯉,還話這是小意思。 (口白)三伯公,這一點東西是小意思。族中男女老少,左鄰右舍都向三伯公拜年講好話,三伯公風趣地講,嘿嘿,去年年辰好啊,狗長肉長得特別快,上夜正三斤、下夜就變三百(伯),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三斤狗來開心花,初八設宴請大家,每戶一人當代表,另請六十歲以上老人家,只有七十三歲阿梗伯母麼參加。 (口白)大家就愛問的時候,阿梗伯母的媳婦趕過來,走到三斤狗面前跪下,就講:三伯公當年我家娘的金簪在大衣櫃裡邊尋倒里,請三伯公多多原諒。 嘿嘿,三斤狗胸有誠祝,就這樣說:噯噯

你快請你的家娘來俺屋下食飯,俺有禮物孝敬她老人家哪,你看你看,阿梗伯母就來了。

吃哩酒菜食茶煙,每人發塊大銀元,阿梗伯姆坐壁角,三斤狗請她到面前,眾人圍著看新鮮。 (口白)三斤狗就話,梗伯姆,我的兒子發了財,俺送你三件禮物來孝敬你老人家哪。 唉呀,唔使講究。 第一件就是毛巾和面帕,給你洗凈面。 多謝! 第二件就是念你老人家年老眼花,我兒子特意從香港買回一副金絲眼鏡,給你帶光的眼珠。

唉呀,難為你想得周到! 嘿嘿,第三件就唔知你用不用得上,合用還是唔合用,如果你都真真須要介話,也拿去用。 不知有脈介好東西? 三斤狗從皮箱裡面拿出一個金光燦爛的東西,大家一看都異口同聲驚呼,啊!甘大的金簪。 三斤狗拿出一枝大金簪,大金簪,起碼都有兩斤零,兩斤零,阿梗伯姆雙手捧著插不得,面紅耳赤極難堪,悔恨當日眼甘瞎來心甘盲。

好個鬆口李三雄,三斤狗變三伯公,看人唔好看甘死,嚴冬過後有春風,告誡眾人記心中。

這一年三十日晚上,大家都酒肉滿合,吃得又飽又醉,可憐「三斤狗」連湯也沒有喝一口,餓著肚子上床。半夜裡,聽到有人敲門,「三斤狗」心懼又是債主來了,不敢開門,只在床上輕聲問了一句:「誰呀?」門外說:「爸爸,阿發回唐山來了。」「三斤狗」聞言又驚又喜,當時一躍而起,想去開門,但隨即又停了下來,問道:「阿民,你有沒有帶錢回來,如果沒錢,情願莫回來被人看衰退!」兒子說:「爸爸,快快開門!」「三斤狗」開門一看,阿發手提大提包,後面站著四個挑夫,地上放著四擔「番貨」,滿面笑容。

天還未亮,全村上下響起了陣陣鑼鼓聲,鞭炮聲,人們都到祠堂敬祖公了。「三斤狗」忽聽門外有人在說:「大家都敬祖公了,只有」三斤狗「關著門睡大覺。」又有人說:「他窮得連食都沒有,拿什麼去敬祖公!」「三斤狗」一聽,氣得鬍鬚都豎起來了,忙對兒子說道:「阿發,聽見了嗎?如今辦三牲已來不及了,我們就拿花邊(銀元)敬祖公吧!」

不久,「三斤狗」父子捧著兩大簸箕銀元來到祠堂上,忽聽有人說:「桌腳不平,神桌不穩!」阿發即刻拿了塊花邊往神桌腳下一墊。滿廳堂男女老少,目瞪口呆。待問明白,才知「三斤狗」的兒子阿發回來了,頓時情況大變,有人喊「三伯」;有人喊「三伯公」。大家都到「三斤狗」面前恭喜說好話。祭祖結束時,照例要由族中長輩說一兩句吉利的話,這一年大家都都推舉「三斤狗」代表族中長輩講話。「三斤狗」也毫不推辭,站在廳堂正中,開口便說:「我們族中大姓人多,年年都難免有老壽,我看今年頭等要祭的是,龍扛要買兩條,孝帘布要買一副,大銅鑼要買一面,你們說對嗎?「滿堂的兄弟叔侄都連聲說:」三伯公話對!」「三伯公話的著!」祭祖回家後,有人送酒,有人送肉來,也有人送原只熟雞熟鴨來,也有人送大鯇魚。個個都說:「三伯公,一點意思,敬奉你老人家!」

吃過早飯,全族上下都來給三伯公拜年,正當滿堂高興的時候,三伯公笑哈哈地說:「去年年成好,狗仔也快大,上夜才三斤,下夜就三伯了!」大家哭笑不得。「三斤狗」接著又說:「年初八阿發完福請酒,每家請一個人,六十歲以上的另外加請。但是,阿梗伯姆年過七十,我也不請。」這裡大家七嘴八舌,都說阿梗伯姆冤枉好人,難怪三伯公生氣。

年初八請酒那天,大家都紛紛勸三伯公買田做屋,「三斤狗」公開表示要先村人造福,出錢買社官壇那塊地,廢掉社官壇,辦公公益事業。大家凡有後都拍手叫好。

自此以後,村裡凡有紅白好事。都請「三斤狗」坐上席喝酒。「三斤狗」也不謙讓,每次吃完酒總是邊抹嘴巴邊笑著說:「打幫我的兒子。雖然這樣,請他喝酒的人還是接二連三,越來越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Tv6yW4BMH2_cNUghV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