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是綜合性崗位,不需要太高學歷,高學歷考公務員有優勢嗎

2019-08-05     公事吧

高學歷人員考公務員可惜嗎?公務員專業性不強,985、211高校畢業生,或者是碩士生、博士生畢業考公務員,和普通大學畢業生在同一單位競爭,是不是大材小用,造成人才浪費?

在同一個機關單位,甚至在同一間辦公室,有中專畢業生,有大專畢業生,這些年更多的是大學本科畢業生,但逐漸也多了一些研究生,甚至是碩士、博士生。在日常的工作中,這些人不顯山不露水,甚至有些「高分低能」,高學歷並沒有體現出高素質高能力,安排的日常業務,甚至還不如連大學都沒上過的老職工。這種現象在公務員序列中十分常見,黨政機關的工作承擔的多為管理、監督等綜合類職能,個人分工明確,本來就法需要多高深的知識。許多工作也是循規蹈矩,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創新。高學歷人員在其中顯示不出多少優勢,年中、年終考核,並不是就一定比低學歷的老職工強。

那麼,是不是就是說,公務員崗位不需要高學歷人員,高學歷人員進黨政機關就是一種浪費呢,其實不盡然。高學歷人員進黨政機關,承擔公務員崗位的工作,最起碼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享受政策多,仕途前景好。高學歷人員,想進入體制內工作,或者成為公務員,就不止公務員考試一條途徑。可以通過人才引進計劃,直接成為事業人員,然後通過晉升、調任、公選等方式,成為公務員。也可以直接通過選調生考試,成為新晉公務員中的佼佼者,享受比別人更為高的起點,更為特殊的照顧。各地的人才引進政策,不僅提供崗位、編制,還提供各種各樣的住房補助、安家補助、戶口、優待政策等,這是高學歷人才區別於普遍大學畢業生最優越的地方。

2、職級起點高,工資收入高。公務員學歷與工資收入直接掛鉤,不同的學歷,工資起點不一樣,中專、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等,其工資套算級別不一樣,研究生起薪的級別,可能要大專生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晉升到相應的級別。大學本科生實習期滿後,就可以享受科員待遇,兩年後晉升四級主任科員待遇,有名額第七年就是二級主任科員,享受正科級待遇;第十一年就可以晉升四級調研員,也就是副處級了。而研究生實習期滿就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也就是四級主任科員,有名額的情況下五年後有資格享受正科級,九年後副處級。博士生則更厲害,實習期滿直接享受主任科員待遇,也就是二級主任科員,三年後即有資格提拔任用縣處級幹部。

3、個人條件好,發展起點高。學歷高、能力強的人員,往往容易出成績,干同樣的工作,總能幹得比別人更出彩。在現今鼓勵大膽創新,鼓勵提速發展、高效率工作的大環境下,高學歷人才更能脫穎而出,干出優異的工作成績。加上組織考察幹部要求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在同等條件下競爭,高學歷人才更容易被認可。例如一個領導崗位有五個競爭人選,四個是大學本科生,而另一個是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即使是一對四,肯定也是高學歷人才更容易勝出。別說是碩士生了,即使是雙學士學位,也比普通大學生更有優勢。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倡知識就是力量,而現在對於知識的量化更為細緻,也更為切合實際,高學歷人才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在各行各業,包括體制內,更有發展的前途。博士生參加選調生考試上岸,三年內成為副處級實職,不到十年的時候,在正處級實職工作,成為市級部門負責人,甚至更高職務的多的是,這正是高學歷人才個人發展上的優勢體現。而政務工作也需要提前規劃、深度謀劃,需要有長遠和專業的眼光,對待發展的問題,這也是高學歷人才在公務員崗位上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RcfZGwBUcHTFCnfbw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