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店主冤枉8歲女孩盜竊,後續大快人心:家長的行為,影響孩子一生

2023-04-28     精讀君

原標題:揚州一店主冤枉8歲女孩盜竊,後續大快人心:家長的行為,影響孩子一生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27/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483天

01

去年,畢節莎莎文具店事件讓網友深感痛心。

一位11歲的小女生,來到莎莎文具店買文具,花了3塊6毛錢,非常自然地付款走人,結果被文具店老闆攔住說沒付錢。

儘管一起逛店鋪的同學也能證明她付了錢(這個情節在警方後來的通報中沒有提及),但老闆還是堅持翻找她的書包,怒斥她偷了文具。

並且在店門口張貼她寫著班級姓名的作業本封面,店主還在封面寫上「重金懸賞,緊急尋人」。

我想,任誰成為這個事件里的主人公,羞辱感與憤怒都會撲面而來。

很快,這件事情在學校就傳開了。

小女孩的班主任也知道了這件事情,他聯繫小女孩的爸爸,讓他妥善處理這件事情,並安撫好女孩。

小女孩的父親深夜到家發現女兒已經入睡,就沒有進行溝通。

第二天一早,不堪周圍壓力的女孩從33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

小女孩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她是跟著爸爸一起生活,但父親要出去賺錢,所以小女孩是由奶奶撫養長大的。

最終的結局是小女孩的父親接受了文具店老闆的和解,莎莎文具店關門,老闆換了個地方繼續新生活。

02

沒想到,過了幾個月,在揚州又有一家文具店上了熱搜。

同樣還是一個小女孩來到文具店購物,店主說女孩偷了東西,不同的是,這次小女孩有爺爺陪伴。

曝光的視頻里,店主揪住本要離店的小女孩,說她偷了一卷膠帶,要搜她的身。

女孩爺爺非常堅定的否認,稱自己的孫女絕不會做這種事情:「我相信我家小孩兒」。

女孩突然被說偷了東西,委屈地落淚,她還翻出自己身上的每個口袋,並沒有藏著什麼東西。

店家還是不依不饒,說他的監控拍得一清二楚,說罷便拿著手機里的監控視頻,吆喝著讓其他人都過來看看。

自己的孫女被這樣對待,爺爺很生氣,堅持要報警。

後來警察來了,認真看了監控視頻,發現小女孩只是拿了一下膠帶又放回去了,並沒有偷,證明了女孩的清白。

被打臉的店主,一句對不起都沒說,只是說了句「誤會了誤會了」。

事後回到家,爺爺越想越氣,一夜沒合眼,家人也覺得店主莫名其妙冤枉他人,卻沒有一句真誠的道歉實在不應該,便去找店主希望他能道歉。

結果店主又改口說是女孩偷了後又放回去的,這也是偷,這下家人坐不住了。

女孩的家長明白,小朋友也是社會人,有他們的社會關係網,因此堅持要為女孩討回一個證明她清白的道歉。

女孩的媽媽將事情發到了網上,得到網友的關注,迫於輿論的壓力,店主才終於出來道歉。

03

很多網友在揚州文具店的視頻底下留言說,只有孩子才懂得,明明沒做過,卻被冤枉的那種委屈,這種委屈是永遠的傷痛。

很多網友自述,小時候被冤枉的委屈。

「我現在30幾歲了,依然清清楚楚地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天下午放學後在校園裡玩單雙槓,第二天有學生告訴老師他不見了一支貴重的筆。然後老師問了有學生說我昨天下午下課後還在學校玩……班主任就直接質疑我了,然後我委屈得又哭又極力否認!最後也沒找到那支筆,老師沒證據,但是她還是投訴我媽,說我一遇到事就脾氣暴躁!」
「我是拿著錢去買菜,買完給錢了,因為當時人多,那個老闆娘走神,硬說我還沒付錢,可是我手裡抓的錢零零碎碎,拿了多少錢出來買菜我一時也記不清了,那時候還小,與大人爭辯不過,又乖乖多付了一次錢,真的委屈死了,還好回家媽媽沒怪我。」

除了對一些商家的無理取鬧感到憤怒外,我們也看到了在處理這樣的事情中,家長的作為有多重要。

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是孩子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莎莎文具店的悲劇沒有在揚州文具店重演,或許就是因為家長的愛和信任,給了孩子足夠的底氣。

心理學有個很著名視覺懸崖實驗,實驗研究的是嬰兒大概多久具備深度知覺。

實驗設置了一個平台,嬰兒可以從一端爬向另一端。

平台中有一段下方是空的,上面是一層厚厚的透明玻璃,嬰兒爬過去是很安全的,但是看起來會讓人有害怕的感覺,就像我們走玻璃棧道一樣。

一個節目,重演了這個實驗。

節目組布置了一個視覺懸崖的環境,讓孩子和媽媽分別處在「懸崖」兩側,看看孩子究竟是否可以戰勝心中的恐懼,成功通過「懸崖」。

第一組,節目組讓媽媽保持面無表情。

孩子本想往媽媽那邊爬過去,但是到了懸崖旁邊,進退兩難,再看看面無表情的媽媽,就原地返回了。

第二組,節目組讓媽媽始終微笑著鼓勵寶寶,孩子在「懸崖」前稍微停頓了一下後,直接爬過去了。

最後,節目組讓剛剛那個不肯爬過去的寶寶媽媽,也用同樣的微笑與鼓勵,這次寶寶也爬了過去。

已經發展出了深度知覺的孩子,在「懸崖」是會感覺到害怕的,但媽媽的微笑與鼓勵,給予了孩子強大的安全感,讓他們克服了心中的恐懼爬了過去。

這就是愛的力量。

《正面管教》一書中說:

「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的信任與愛,會讓他能夠更加自信、勇敢、積極地去面對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8bea102195f8d3606f1c1368bcea6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