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一年要五個生日禮物」戳破多少人:遠離身邊的這類「窮人」

2024-06-21     精讀君

1

看到一個熱帖,讓人不由得唏噓。

題主有一個舍友,聲稱自己一年要過五個生日。

這五個生日日子分別是身份證日期、一個陽曆、一個陰曆,還有兩個北方地區特有的生日慶典。

題主從未考究過舍友的這些話,甚至在舍友第一次生日時主動買了價值四百多元的tf眼影送給她。

但令題主沒有想到的是,從那以後,舍友都會在她生日的前幾天發微信問題主是否有給她準備驚喜。

更令人崩潰的是,如果題主的答案是否定的話,舍友就會給題主指定一個生日禮物,並把購買連結直接發給題主,指定禮物價值最便宜的也要100元以上。

除了指定的生日禮物,舍友還會要求題主送上小蛋糕和奶茶。

當題主以「沒經驗不會挑蛋糕」為由推脫時,舍友就會轉而向另一個舍友討要。

儘管題主對於舍友的這種行為並不認同,但礙於同窗情誼,題主一次又一次地選擇順從。

直到最新一次舍友生日,難以忍受的題主終於鼓起勇氣表達了自己的拒絕。

但令題主想不到的是,舍友開始在背地裡打各種小報告,說題主是小氣鬼,說題主扣扣搜搜。

幸運的是,身邊有不少人心裡都知道,題主已經買過好幾次禮物給了,大家互通有無後,便不再理睬這位舍友了。

《禮記》中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不論何種關係,最基本的原則在於互惠互利,有來有往。

可惜的是,總有人想借著「情誼」這個幌子,理直氣壯地占盡他人便宜。

2

網友@ROLLS-ROYCE有一個小學同學,兩人畢業十多年都沒有聯繫過。

但網友卻在這位同學結婚前夕意外收到她的微信添加,並直接告知下個月自己就結婚了。

起初,網友只是想委婉拒絕,給雙方留點體面。

不曾想小學同學一再明里暗裡地示意,讓網友參加婚禮並隨禮。

網友無奈之下就留下了一句狠話:

「我結婚的時候你也沒來,而且你也沒隨禮,我沒必要參加你的婚禮。」

見網友如此回復,這位小學同學不再敢前來打擾。

記得《社會交換理論》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情關係最本質的隱藏邏輯是,要有對等的價值交換。

可是總有人一心只記掛著自己的利益,卻沒看見利益之外的利害關係和後果,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因為,哪怕他們占到了小便宜,卻也讓人見識了他們狹隘的格局。

李嘉誠說過:「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心窮。

3

大收藏家馬未都始終用一句話來警戒自己,那就是:不要因小失大。

在買賣文物行業里,內行人都知道剛入行的小販大多不懂行情。一次,有一個新入行的小販要賣一件文物,於是大家都只是出了一個特別低的價格。

但大收藏家馬未都卻很意外地出了一個高價,給小販讓出了很大的利潤空間。

許多人對此十分不理解:像馬未都這樣玩收藏,還能收藏到什麼東西?

馬未都卻淡然地解釋說:「你要反過來想,小販們肯定都願意跟『冤大頭』做生意,這樣他們才賺得多。」

事實也證明,馬未都在收藏界有口皆碑,小販手裡有好東西,都願意主動上門找他。

憑藉小販的信任,馬未都的收藏事業後來越做越大。

敢於吃虧的人,他們願意捨棄眼前的小便宜,去換得更大更長遠的價值。

換句話說,不占人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鄭板橋也同樣說過:「吃虧是福」。

作為成年人,千萬不要為了蠅頭小利,放棄未來的大片森林。

只有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一個人才能越站越高。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ee489e8c370dc16c1961dc5ba971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