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高端品牌人設與走量需求之間的「矛盾」

2023-10-13     E電園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作者 | 李林澤

編輯 | 蔡欣宇

經過成都車展過後一個多月的預熱,智己第三款量產車LS6在10月12日公布了最終售價,22.99-29.19萬元的定價,加上1.5萬元上市期現金優惠讓現場不少人驚呼太拼了。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更是認為這款車在顏值、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動力性能以及性價比都「遙遙領先」競品。

不過在看到當前智己所面臨的處境後,就會清晰認識到LS6身上背負著太多使命,迫使它不得不拼。儘管有上汽集團體系的背書,但從品牌到產品,再到渠道,智己的一路並不順利。今年1-9月,智己在推出LS7入門版的基礎上,累計銷量為1.51萬輛。

因此,智己LS6必須在同級中脫穎而出,將智己的市場份額帶領到新的高度,所以我們才看到如此勁爆的價格和配置。另一個角度看,這款車優惠後21.49萬元的價格跟智己高端新能源車品牌形象有些衝突,價格上來到了飛凡、哪吒、小鵬的範圍內。智己LS6好似成為了一個「矛盾集合體」,又要銷量又要格調,智己後續面臨的挑戰將會更加艱巨。

【·LS6明牌:就是搶銷量】

在劉濤看來,「智己目前取得成績成功立住了品牌高度,後續包括LS6在內的產品,主要任務就是在主流市場中爭取銷量。」這款車的出現拉低了智己產品售價區間,同樣吸引了新的用戶群體。LS7核心還是35歲以上的成熟小家庭,配置布局上更看重舒適性體驗,像是零重力座椅和空氣懸架等。

智己LS6早在首發的時候就明確喊出,秉持「為中國都市新銳力量打造一台最好的車」的口號,偏向於年輕人的智艙和智駕的創新體驗。在未來的規劃中,智己汽車則會回到用戶身上,推出真正能滿足當下伴隨網際網路成長的年輕人的需求。

針對於年輕群體非常關注的定價,劉濤也給出了智己內部的思考,「智己的產品都是有口皆碑,但從市場層面看,知名度有點低、價格有點貴。如果只是因為產品好而定一個中高的價格,並不會對用戶有益,而且會讓智己在競爭中被遺忘,所以這次LS6的定價在內部很有挑戰。」

不過隨後又補充道,「其實這個定價也是基於當前市場環境,新品定價主要看品牌的目標是什麼,只要符合戰略意義就是理性的。」

回到產品層面,從智己LS6發布之初就把智駕放在了極其重要的宣傳點上,更是喊出了國內智能駕駛排名前三的口號。在發布會上,智己也帶來了很多關於城市領航的演示視頻,並且LS6全系標配英偉達Orin-X和一顆雷射雷達,且上市權益期(至11月12日)智駕包終身免費。

不過劉濤也著重說明,「我們與智駕頭部兩家紙面落地時間還是有3-6個月的差距,智己一定要做到比人類駕駛安全3倍才會上線。智駕領域沒有發展先例,搶跑的不一定後面領先,智己疊代速度絕對有優勢,會迅速的、真實的,成為智駕的第一梯隊。」

還有一項核心優勢就是准900V架構和動力系統,能夠實現5分鐘最多可快速增加200km續航,10分鐘即可充滿一半電量,獲得最多約350km續航,充電15分鐘最多可補能500km的續航,還能達成3.48s零百加速以及305km/h的內部測試極限成績。

因此智己LS6的核心競品鎖定在了Model Y,對於小鵬G6內部感覺用低配准500V版本對標才合適。雖然明面是這麼說,但是21.49-27.69的價格與小鵬G6高度重合,配置上兩者則頗為焦灼。

對於關注智己LS6的用戶來說,大定的用戶比例可以作為參考。低配入門版和頂配版的關注人數並不多,而是集中在長續航和超長續航,占比大約為4:6。從日常實用角度看,優惠後售價23.49萬元的MAX長續航版已經完全足夠,擁有CLTC 680km續航、雷射雷達、多項豪華標配,市場競爭力很強。

至於後續銷量預期,劉濤此前表示,B級 SUV的市場容量是中大型的三到四倍,LS6的銷量目標為「至少是LS7的3倍以上」。換算下來,智己LS6至少要達到月銷6千輛。根據最新銷量數據,小鵬G6在9月銷售8,132輛,Model Y為53,249輛。

【·價格下探到接近20萬 高端人設如何維持?】

從看待智能新能源車的角度評判智己LS6,那絕對是2023年最「卷」的產品,低價高配的策略肯定能為智己帶來更多的市場關注以及銷量數據。在10月12日上市前,智己LS6已經獲得3萬張訂單,上市當日新增訂單8,000輛,訂單總計突破38,000輛。

不知從哪款新車開始,車企開始熱衷於宣傳大定數量,而在這背後對於智己還有一項重要的考驗:高端品牌人設如何維持?

在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劉濤從定價和產品配置分布兩個層面進行了回答。「智己LS6雖然定價更低了,但是智己堅持好品質的標準沒有改變,但是現在如果沒有好價格容易被淘汰。現在新能源市場的平均售價也就是18萬元左右,智己LS6主銷26-28萬元的價格,其實也仍然是中高端。」

話雖如此,新品與在售車型價格相差多大,會讓人對品牌調性產生割裂感。更重要的是,22.99-29.19萬元的指導價已經跟上汽集團下另一個,主打中端新能源市場的飛凡R7高度重合,甚至還更便宜,這就讓本就模糊不清的兩個品牌,在市場中的隱形競爭更進一步。智己的下探勢必會促使飛凡之後對產品定價進行調整,後續甚至可能影響到榮威和MG品牌。

對於這個問題劉濤沒有迴避,但顯然回答更官方了一些,「在智己之前,上汽集團內部已經擁有14個乘用車品牌,針對不同市場有不同定位,智己仍是是上汽集團最高端電動車的品牌。不同細分市場不同級別的其他電動車品牌,我們希望在市場上形成互補的關係,大家在市場定位和競爭力上會形成一定差異化。」據悉,智己2024年一季度會上市一款純電動轎車,不知那款新車上市後,飛凡F7會怎麼看?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當前新能源市場中純電市場增速已經被插混/増程超越,大多數品牌或是為了產品定義或是為了銷量,都推出了増程車型,例如之前的零跑和哪吒,以及可預見到的阿維塔和小米汽車。劉濤認為,「未來3-5年混動車還有很強的爆發勢頭,尤其是對於中大型產品,智己內部也正在規劃混動技術領域的路線。」

劉濤眼裡另一種詮釋高端品牌定位的就是配置,「智己LS6的價格其實還能更低,比如只在旗艦版本上採用准900V,或者推出不配備雷射雷達的入門版,從宣傳上會更勁爆,但這樣很難維持中高端形象。所以我們毅然決然選擇了全部MAX版本,雖然理論上不排除以後還會出各種版本,但我認為LS6入市就應該是全配高階自動駕駛能力,某種意義來講也是深層高端的代言詞。」

「我們將高階智駕硬體和准900V放在主力價格帶,這就是中高端產品形象,而且智己的動力系統非常有信心的去說,3-5年內沒有競品能夠追上。駕控品質、製造品質、質量水準仍然是一輛車最底層的核心邏輯,這也是智己的強項以及高端定位的基礎。」

服務網絡上,智己全國的銷售服務網點已近200將,將在11月月底達到260家,年底保底290家,希望超300家,並在明年年底達到450家。針對LS6上市,智己做出了許多前置工作,9月5日第一批展車到店,9月28日已是每店至少一輛試乘試駕車。

這款車在劉濤看來,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銷售流程,都是奔著爆品去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8b76311632a7c39d570f93378271e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