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形勢下的房產業,碧桂園讀懂這些新拐點了嗎?

2020-04-13     水木然

受特殊形勢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面臨挑戰。國內外先後遭遇突發窘境,外貿企業出口受阻,住宿餐飲、文化旅遊、娛樂行業受到波及,房地產業也收到了影響,但好在中央一直以來都保持調控定力,一方面出台特殊時期對於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文化體育等生活服務收入免收增值稅,另一方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力求穩定發展房地產業。

單看市場表現,一季度受特殊形勢衝擊有所回縮,「三四線」城市同樣出現了回落,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47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為820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了39.9%和35.9%。好在3月成交規模逐步回升,部分城市恢復相對較快,北上廣深成交規模均在低位明顯回升,深圳成交規模略超去年同期,二線城市周度成交規模亦超去年同期水平,新房價格經歷短暫小幅調整後轉漲,整體較為平穩。

但毫無疑問,房產業依然壓力重重。不過,壓力也等於動力,危機往往蘊含轉機。此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無人零售超市、智慧醫療、無接觸配送等跨層次發展,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轉機」之說。

放在房產業里也一樣,受特殊時期影響,房產經濟雖然有所下滑,但整體而言仍以「穩」為基調,只是將過去的速度和廣度並進轉變為以深度為主的發展模式,上升到國家層面則是以GDP增長為主的新型城鎮化進程改善為以人為本的綠色城鎮化進程,這是未來10年的房企發展方向,只是因此次特殊形勢提前爆發。

短期內房企銷售回款承壓,疊加償債規模高企,一季度資金需求不減,市場布局更加聚焦一二線城市。但與此同時,2020年頭部房企銷售方式和銷售目標有所升級,線上售樓和打造高品質社區和住宅服務將成為房企提升自身優勢的關鍵。


線上售樓全面開花,打造全新銷售模型

據《2019年新房消費大數據》顯示,住房需求50%都屬剛需,因此,即便遭遇突髮狀況,但樓市潛在需求並未因特殊形勢而消散。這也說明,整個樓市雖然短時間內寒冬凜冽,但「回暖」仍亟待出現。春節期間,碧桂園全國超千個項目在官方購房直營平台「碧桂園鳳凰雲」上運營,所有人員可遠程辦公,通過線上售樓處及集團旗下的全國直營購房平台有續開展銷售工作。

此種線上銷售平台銷售的模式並非一蹴而就。去年年中左右,碧桂園自主研發的「鳳凰雲」直營購房平台就全面上線,將找房、看房、選房、購房等買房的各個業務模塊都搬上手機,以「一站式」解決方案,破解傳統購房方式的痛點,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買房的全流程業務辦理,滿足現代人對於舒適和便捷的最佳需求。

當然,在提升客戶體驗,加快營銷數字化轉型方面,碧桂園並非個例。除碧桂園的鳳凰雲外,萬科推出的「e選房」、龍湖推出的龍湖u享等都是特殊時期線上售房平台。另外,藉助短視頻新媒體的紅利,直播售樓也成為房企的銷售新選擇。

當然,能夠在特殊時期相繼出現在大眾視野,房企推出的線上銷售平台顯然並非凡物,除了能成為房企轉型的先驅,更在人效和風控方面向房企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首先,人效需求增高。

從2017年新媒體不斷發展開始,「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情況就屢屢被提及,其實在房地產行業,這種狀況也時有發生。從線下銷售到線上銷售的轉變,不僅僅要求銷售人員懂業務、懂營銷,更要懂得運營思維、經營人脈等,人效需求增高,未必對人員數量有要求,但對質量必定有所甄選。

其二,風險分攤出去。

按照常規的銷售模式來看,人員需求巨大,店面成本巨大,一旦遭遇外界不可抗力影響,這些線下銷售模式的抵禦風險能力極低。因此,採用線上+直播銷售模式,是分攤風險的一種極佳保障。

其三,對於被壓抑的購房需求而言,線上銷售是一種緩衝機制。

特殊形勢期間,購房需求受到抑制,長時間未得到舒緩,因此大量客戶被累積下來。加之特殊時期的政策加持,無房產者無法進入小區,租住用戶勒令退房等,也勢必讓外來人員擁有強烈的購房意願。與迫切購房的「報復性消費」相比,線上銷售無疑是一種緩衝機制。


智慧社區引爆人們新需求

一場突發事件,更讓人們意識到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所以,在此特殊時期,人們購房的關注點也從「如何買得起房」變成了「如何買得起好房」。何謂「好房」呢?今日頭條網紅「畢導」拍攝的一則視頻就為我們解析過,在這種特殊時期,能將病毒和細菌隔離在外的房子和設計,才是我們的真正需求。如入小區大門時的人臉識別系統、遠程智能巡檢,以及能夠劃分出「入戶緩衝區」和「隔離區」的住宅設計等。

目前,為了企業自身發展,也為了消費者能夠體驗更貼心的服務和購買更放心的住宅,各大頭部房企都爭先啟動數字化轉型。以2019年全口徑金額位列第一的碧桂園為例,特殊形式下,碧桂園除了啟動5大方面,18大常規舉措,19項特色亮點舉措的全面方位防護體系外,其一以貫之的數字化轉型在關鍵時刻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利用智能安防監控雲平台,碧桂園服務實現了遠程智能巡檢,社區攝像頭每5分鐘進行巡檢,對人員聚集情況,監控室及時向值班保安發送工單任務,趕赴現場對人員進行勸散;對垃圾滿溢自動識別,及時通知保潔人員儘快處理,避免細菌滋生。

與此同時,各個小區的智能門崗系統提供人臉識別、二維碼、搖一搖等多種非接觸式指揮通行方式,大大提升了進出效率,同時也為安全提供保障。據統計,碧桂園提供遍布小區各個角落的全方位消毒措施和無接觸式的業主代購等服務,以及運用科技力量採取的各類消殺舉措,共守護業主的健康安全。

也是這些科技力量強勁的舉措,讓智慧社區一詞火爆網絡。除上文所述,還有一些非接觸式信息採集、紅外熱成像測溫等都是這場對抗中有口皆碑的新科技力量。


產品升級,讓房產業迎來新拐點

智慧社區的科技力量確實讓人們感受到了數字化的強大和美好,但與此同時,我們對於住宅的需求也全面提升。要知道,在此特殊時期,住宅成了我們唯一可自由活動的場所後,我們對於居住的安全、健康、舒適、功能性以及私密性都有了全新的解讀和需求。

基於此,畢導在視頻中也為我們做出過示範,如住宅朝向、日照時長、飄窗尺寸等,都可成為住戶自然「殺菌」的方式。而目前具有健康價值導向的住宅基本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是坐北朝南,可精密計算樓棟日照時長,達到自然殺菌的目的,這一點龍頭房企碧桂園做出了典範,經過嚴密的日照分析與測量,幾乎每一棟樓梯都可獲得充足的日照。

另外,低容低密度,同樣能夠達成健康家居的安全標準,容積率低意味著人員密度低,接觸感染的風險也就更低。電梯廳分廳、玄關雙重健康防護等,亦是讓住戶拒絕將病菌帶回家的關鍵。

將健康納入住宅需求,這絕非2020年才提出的目標,只是特殊時期、特殊形勢將人們的住宅新需求提上日程,將智能科技設備引入,讓住宅格局全面升級,也同樣讓房產業迎來全新拐點。

自從邁入全新時代,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就一直面臨變革和發展。雖然經此特殊時期確實對房產業產生了影響,但危機和轉機往往相輔相成,在「空城」、「隔離」之際,基於物聯網技術和信息採集技術的「智慧社區」、「數字化城市」,甚至於「數字化家庭」逐漸鋪陳開來,為人們的舒適、安全、便捷和品味提供最實在的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7Bnf3EBrZ4kL1Vi92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