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故事 | 馬萌珠——12年埋首方寸之間,讓更多人的美麗微笑從「齒」綻放

2024-11-05   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成媛

工作中的每一天,馬萌珠會早早來到口腔診室,為提前預約好的患者做好各種準備。「現在口腔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來看牙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周邊很多老年患者過來,有的口腔問題挺嚴重的,甚至一整排牙都有問題,為每顆牙把好關就是我的責任。」馬萌珠說起話來溫柔且堅定。

今年32歲的馬萌珠是紅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口腔科醫生,從事口腔工作已有12年。從2022年入職以來,口腔科室從無到有,再到如今的繁忙有序,馬萌珠很是謙虛,「離家近,居民們不用跑很遠就能看好牙,並且衛生中心能報銷,看牙不再那麼貴,患者能夠信任我,我就很滿足了。」

拔牙、補牙、治療牙、鑲牙,每天與牙齒打交道的馬萌珠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她細心認真的服務態度,得到患者的一致認可,很多患者都介紹自己的鄰居與朋友來找馬萌珠看牙。

今年年初,有一位60多歲的大叔來到衛生中心找馬萌珠看牙,大叔牙齒疼的都影響吃飯了。馬萌珠一看,大叔的上頜牙都壞了,修復起來周期會挺長。看到大叔的擔心,馬萌珠為他詳細講解了從拔牙、治療到補牙鑲牙的過程,並結合醫保政策對費用進行了分析。大叔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經過多次診治,最終全部修復好。「很多人的刷牙方式都不對,像這位大叔刷牙的時候太用力了,並且總是橫著刷牙,把牙根都磨損了。叮囑到位了,他就會重視了,好好保護牙齒。患者的口腔健康是我最自豪的事。」馬萌珠說道。

「口腔醫生是一個工匠,一個專注的工匠,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匠。」這是馬萌珠不變的信念。為了能夠準確處置好患者病情,她每次治療前都會針對患者的口腔情況制定詳細的診療方案,指導患者一步步診療,儘可能為患者避免疑惑和麻煩。在口腔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會產生緊張、焦慮等心理。為了能讓患者克服這種心理,她通過耐心的診前交流和傾聽,平復患者的情緒。為了方便患者預約和隨時諮詢病情,她給患者留下手機號,下班和休息日接到諮詢電話是常有的事。

在對待自己的業務技術上,馬萌珠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因為有在大醫院進修的經歷,遇到一些疑難雜症馬萌珠便會聯繫自己的老師,虛心請教。在休息時間,她會不斷總結,反覆看書、查閱資料,紮實理論基礎。主動學習並掌握新技術新理論,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思考,刻苦鑽研業務,將臨床一線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對技術精益求精、一絲不苟。

「做好口腔預防非常重要。」在每一次的看診治療過程中,馬萌珠都會耐心地叮囑患者各種注意事項,容易疏忽的地方更是不厭其煩地強調。通過到社區進行義診進行口腔健康宣教,並耐心傾聽社區居民的口腔訴求,進行實際有效的解答。

馬萌珠憑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用心關愛每位患者,她用精湛的技術和熱情的服務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評,為患者的口腔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