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在手術室內手術,家屬該幹嘛?

2022-04-05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病人在手術室內手術,家屬該幹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麻醉中心 王建愉

今天這篇文章,是受到手術室看門的前台大姐的啟發,才想寫一篇科普文章的。

前台大姐每天的工作有幾件事:給進入手術室區域的工作人員發放刷手服,口罩,帽子等防護物資;電話聯繫外勤人員接送手術病人;核實進入手術室區域人員的身份和核酸檢測結果審查。當然這幾項屬於主要工作內容,我們還能看到大姐業餘還得給病人家屬進行解釋,充當著義務科普講解員的工作。

我們最常聽到的幾句話就是:

1、 接台手術,大夫通知我們兩點來簽字,怎麼提前或者措後了?

2、 病人12點進手術室的,怎麼12點40了,手術還沒做完?

3、我們家的病人都進去手術了,我作為家屬,是不是可以走了?

4、我留在手術室門口能幹嗎?打王者,發微博,刷朋友圈?

5、手術前,我們在哪可以看看病人?手術結束了,家屬還會見到病人嗎?

今天我就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

問題1:接台手術,大夫通知我們兩點來簽字,怎麼提前或者措後了?

回答:我們先明確解釋一些概念,正台手術,指的是手術日當天,該手術間第一台手術,通常是準時準點的,根據每家醫院的工作習慣,從早七點到早八點,進行簽接。接台手術,指的是接在前面手術後需要完成的手術,第二台,俗稱「接2」,第三台,俗稱「接3」,以此類推,接2、3、4、5……n。家屬簽字時,有的會問到手術時間,幾點到醫院等候合適等問題,關於接台手術時間問題,往往是手術醫生根據經驗推算之前手術進度得出的時間來告知家屬的時間範圍。這個時間範圍只能說是大概,其中會有很多變數,比如之前的手術流程比計劃的簡單了,時間提前了;再比如因為特殊原因,之前手術暫停了;還有手術中出現一些始料未及的可能,導致原本計劃的手術時間延長了,這都有可能造成接台手術的提前或措後。這就如同一輛列車,在前一個站晚點了,後面的停靠站勢必會受到影響,導致停靠時間縮短,預計時間措後。

問題2,病人12點進手術室的,怎麼12點40了,手術還沒做完?

回答:病人進入手術室區域,不代表立即進行手術,這期間需要有手術準備,這些都需要時間。以筆者工作的單位為例,通常提前半小時簽接下一位患者,患者到達手術區域內,先核對患者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年齡、既往病史、過敏史、今天所行手術內容等等進行核實;之後會帶患者進入準備間,進行監測,術前準備,開放靜脈通路,有創血壓監測,有的患者需要局麻下完成中心靜脈置管,還有導尿術等。這期間還穿插著對患者進行圍術期宣教,和患者進行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得到患者配合等等。所以,不代表手術時間是從進入手術區域開始計算的,現在一些大型醫院,患者家屬等候區域,可以看到電子手術進度提示器,裡面會有患者手術進度信息,出於保護患者隱私考慮,比如患者的名字信息不會留取全名,只會有姓氏和某個字,患者年齡,性別會有提示,這樣,等候的家屬,會對患者手術進度一目了然。

問題3:我們病人都進去手術了,我作為家屬,是不是可以走了?

回答:當然是不可以走。患者進入手術室完成手術,作為家屬,需要一直在等候區域等待。因為,手術的情況,有時並不會完全按計劃內設計的方案完成,有時會有一些計劃外的事件發生,比如一位腫瘤患者,原本計劃行腫瘤切除術,結果探查時發現可能患者存在腫瘤大範圍轉移,腫瘤分期較晚,可能沒有手術機會了,這個時候需要進行溝通,向家屬講明病情,取得家屬的理解。再比如,術中探查原本計劃的是A問題,結果探查時意外的發現了B問題,這個也需要如實告知家屬。還有一些情況,病人的病情可能有多種選擇的時候,也需要及時和家屬進行溝通,徵求家屬意見。所以,手術期間,家屬尤其是可以做主簽字的家屬,是絕不可以長時間離開手術等候區域的。

問題4:我留在手術室門口能幹嗎?打王者,發微博,刷朋友圈?

回答:家屬可以耐心地在手術室等候區域等待消息,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很重要,不要讓自己很亢奮,當然過分的悲傷沮喪的負面情緒,作為醫者也不希望看到,因為只有平常心,在出現比如需要徵求意見的時候,才可以發揮出冷靜的狀態,選擇一個相對靠譜正確的方向。醫院內因為要保護其他患者的隱私,通常是不允許照相,攝像的,所以,也不建議發微博,朋友圈。筆者的親屬曾經作為患者在本院實施手術,當時直系親屬都在門口耐心地等待結果消息,記得好像非直系親屬還真有人發朋友圈,細節足以看出心態,關鍵是發了真的沒什麼意義。友情提示,等候的時候,一定注意手機有無信號,還有最好提前準備個充電寶。

問題5:手術前,我們在哪可以看看病人?手術結束了,家屬還會見到病人嗎?

回答:因為防控疫情的需要,現在北京的三甲醫院裡,絕大多數情況都不允許家屬陪伴,手術當日,家屬可以在指定等候區域見到病人,建議保持情緒穩定,可以簡單鼓勵,不要激動,因為患者和家屬任何一方的情緒不穩定,很可能傳遞給另外一方,導致情緒失控,不利於手術。手術結束後,如果患者行類似於心外、神外等這類需要直接轉回監護室區域的手術,患者家屬是無法在術畢見到患者的,這一點敬請諒解。如果是需要轉回病房的手術,家屬通常還是可以在規定的等候區域內見到術後患者本人。

來醫院看病呢,很不容易,作為醫務工作者,我也很理解家屬需要面臨和承受的各方面巨大壓力,希望作為患者家屬的讀者看到文章後,能夠更加配合醫院完成手術,相信我們醫務人員。也祝願所有的患者一切平安順遂。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7159cf0eedc41603f45cfdc55000b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