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轉向?俄向我國開放海參崴口岸,吉林時隔百年後終於打通出海口

2023-05-15     軍武觀察

原標題:大轉向?俄向我國開放海參崴口岸,吉林時隔百年後終於打通出海口

據悉,自去年開始中國和俄羅斯的跨國貿易額實現了飛躍式進展,雙方的合作項目也在快速增加。此前俄新社報道認為,政府經過俄烏危機後決議轉向和「東方國家」合作,這並非暫時性政策,而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來自於「西方對俄的敵視不會消除」。今年3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中俄「遠東計劃」發展講話,並宣布政府將投資在西伯利亞地區進行基建升級,將其打造成一個和亞太夥伴貿易的「跨境通道」,莫斯科寄希望於遠東各邦能抓住戰略機遇,承擔這一重任。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布了第44號公告,其中第一條前半部分明確標註: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的基礎上,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該條款的目的是「拓展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日期將在2023年6月1日正式執行。海參崴港是俄羅斯遠東聯邦區行政中心,同時也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優越的地理區位此前一直是俄羅斯與日韓貿易的前沿地帶,但自俄烏衝突以來,俄政府和日韓的貿易額已經呈現斷崖式下跌。

該消息無疑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據公開資料顯示,因為歷史原因吉林缺少天然的出海口,也成為限制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利於對外開放。文件公布的內容證實這次獲得海參崴港口是以「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的形式開放,也意味著中國拿到了完全的貿易輸入權限,吉林時隔163年後再度打通了這段不到20公里的出海口。另外,2014年中俄曾合作開發了濱海邊疆區的扎魯比諾海港,該海港主要承擔國際物流中轉作用,但在開發、權限、基建和便利性程度上來講,扎魯比諾海港遠比不上已經被使用多年的海參崴港。

有業內人士則認為,俄羅斯將海參崴港的自貿權交給中國,這是一大戰略轉向,也證明了俄方的「誠意」。自去年開始俄政府火速敲定或推進了多個中俄合作項目,包括一直未完成的中俄黑龍江大橋、中吉烏鐵路大工程、「西伯利亞2號」天然氣管道等項目,並和中國簽訂多年能源供應協議。這次中國獲得海參崴港口的自貿權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俄媒認為和普京的「遠東計劃」有關,原因在於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能力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未來轉向和中國「共同開發」是可行之舉,結合俄周邊的地緣局勢來看幾乎也是唯一的選項。

值得一提的還有,此前福克斯新聞等美國媒體在報道中責怪拜登政府「將俄羅斯推向了中國」,認為民主黨自上台後執行不留餘地的反俄政策,一手促成了俄羅斯和歐洲爆發戰爭,結果就是讓中國在這次衝突中成了最大的贏家,俄方主動幫助中國解決了戰略資源的問題;美前總統特朗普也持有該觀點,多次表態自己「一上台就能讓俄烏衝突立刻結束」,反對西方的隔離俄羅斯政策。對此有評論稱:「將中俄的合作統一歸類為『西方擠壓下的結果』完全是盲目自大,事實是俄烏衝突前中國和俄羅斯關係和合作項目也在逐年上升;但這次烏克蘭問題已經將俄羅斯『逼到了牆角』,俄方几乎不再對簽訂『詐騙協議』的歐洲國家抱有任何希望,尋找其他發展路線完全是合理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62f75ff1345ac1f235da1e6a261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