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腐問題是歷朝歷代都會發生的,由於家族的不斷龐大,權力的不斷深刻,官員們往往都會對皇帝的話陽奉陰違,並且私自盤剝百姓。即便是在儒家的理想社會「三代」,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對於貪腐的治理與否,就體現出一個朝代的能力、定力和立場,比如商朝偉大的君王盤庚曾經就這樣告誡他的臣子: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至於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大概意思就是:你們不要在下面搞小動作,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放下你們的私心,為人民多做好事。是的,大概意思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意思,只是當時不這麼說,這種思想在中國是有深厚傳統的。不過,到了清朝,情況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乾隆一朝,出了個和珅,乾隆幾乎是一種完全的放縱的狀態。
直到後來嘉慶上台,為了改變極度混亂的朝政,才下令逮捕了和珅,不過這已經挽救不了這個朝代了,嘉慶的兒子道光手上就發生了鴉片戰爭。那麼,嘉慶賜死和珅後,作為嘉慶的妹夫,和珅的兒子是怎樣報復自己的殺父仇人「十公主」的呢?說出來這其中的細節,簡直比直接打她還要過分。
和珅生於1750年,但是卻與乾隆幾乎是「一見鍾情」,甚至還有流傳過和珅是雍正妃子年貴妃投胎,而乾隆和年貴妃有染的傳說。不過,拋開這些神秘的傳說,和珅本人深得乾隆的喜愛,是因為他特別善於斂財,而他弄上來的財物很大一部分當然是要獻給乾隆。至於他的錢是怎麼來的,乾隆根本不想管。
由於給乾隆服務的特別好,又特別會拍馬屁,和珅在乾隆一朝大紅大紫。乾隆為了表示自己對他的喜愛,還專門把十公主許配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豐紳殷德繼承了他父親八面玲瓏的性格,對十公主又寵又愛,將十公主哄得開心得不得了,也讓乾隆更加對和珅一家子青睞有加。《易經》上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和珅一家此時雖然過得很風光,但是那些因為他們的貪腐而遭殃的老百姓卻過得水深火熱,豐紳殷德與十公主熱烈的愛情是建立在天下人的水深火熱之上的,他們每一天的幸福都伴隨著無數人對這個朝廷和朝廷官員的詛咒。1799年,乾隆的兒子嘉慶上台了,他深知這個貪官已經到了動搖
國本的地步了,必須處理。
於是,正月十三,嘉慶宣布了在心裡已經準備了無數遍的和珅罪狀,譬如:漏泄機密、無父無君、罔顧廉恥、種種專擅等等,都是比較「虛」的,因為太詳細的罪狀可能會導致大清臉面不存。絕大部分都是指責和珅這個人壞、專權、不尊重乾隆、不尊重皇權。倒是最後兩條寫了一點兒具體罪狀:
「且有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內並有埋藏銀兩百餘萬,其大罪十八」
「伊家人劉全,不過下賤家奴,而查抄貲產,竟至二十餘萬,並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縱令需索,何得如此豐饒?」
和珅最低賤的家奴家裡都搜出了20多萬,不知是銀子還是黃金,可見當時和珅以及他的龐大集團貪污之惡劣。那麼此時的豐紳殷德和十公主如何呢?十公主畢竟是個女人,她與豐紳殷德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而且豐紳殷德曾經也把她哄得很開心,所以她親自哭著向自己的哥哥求情,希望饒恕豐紳殷德一命。
嘉慶其實也知道,和珅一家貪的錢最終都是為乾隆、為他準備的,和珅對清朝是有功的,只是民怨太甚罷了。所以最終留了和珅一條全屍,並沒有波及豐紳殷德。那麼,豐紳殷德會因為十公主如此的幫他,就會感謝十公主嗎?他並沒有,在他眼中,當時貪的又不是和珅一個人,憑什麼第一個拿和珅動手呢?
1803年,公主府有人向嘉慶告狀,說豐紳殷德意圖謀害十公主。不過這是個謠言,給豐紳殷德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謀害十公主。但是他的行為卻比謀害公主更加不堪,當時乾隆去世,全天下人都在服喪,不准進行娛樂活動,也不能有夫妻之樂;而他的父親也在那時死了,按照當時的禮數,守孝三年是定製,期間是不能進行娛樂活動的。
但是豐紳殷德卻公然將家裡的小丫鬟叫到自己父親墳墓邊上(他當時在為和珅守墓),在那裡夜夜笙歌,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行為,是比違法更過分的違法=禮行為,即使是罪犯都對此不屑的。要知道,這時候十公主也在為她父親守孝,她丈夫卻拉著別人在國喪期間夜夜笙歌,這比打她還要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15798cfdb502f6d400c49172e67d1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