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佛鐘下,瀰漫香火中:當佛門凈地轉型為文化空間!

2023-08-12     UniDesignLab

原標題:聲聲佛鐘下,瀰漫香火中:當佛門凈地轉型為文化空間!

轉自:匠山行記

"

寺廟與遊客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寺廟游空前火熱,香爐前除了常規的中老年遊客,還多了許多年輕人的身影。「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上香」雖是一句調侃,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寺廟已是不爭事實。他們上香、拜佛、掛福帶、吃齋飯,在煙霧升騰間還要買一杯名為「禪意「的咖啡並帶走一串寓意佛光保佑的十八籽。

寺廟的香火旺盛並不只是年輕人的單向奔赴,將寺廟熱單純地歸結於年輕人的迷信也並不恰當。促成這一現象的背後,不乏寺廟的多年努力。

傳統印象中主要承擔宗教功能的佛門凈地,正在悄悄變身,轉型為兼具多元功能的文化空間。寺廟,既接得住虔誠心愿,也奉得上文娛體驗。

除以雍和宮、靈隱寺為代表的「網紅寺廟」外,編者搜集到另外三類具有代表性的寺廟文化空間。它們或形態詭異融入世俗,或後期修復融合商業,或另闢功能豐富體驗,但無論哪一種,都給遊客在喧囂中隔絕出一片祥和祈福之地。

01

白瀑寺:包容與博大

深山藏古寺,雲里聽梵音。在北京郊區的群山懷抱之中,有一座以「魔幻建築」而出名的寺廟——白瀑寺。

與雍和宮、永福寺等通過文創開發而再度出名的古寺不同,白瀑寺因其非同尋常的廟宇形象和包容博大的遊玩氣氛而出名。

白瀑寺外景

白瀑寺原名「白瀑壽峰禪寺」,始建於遼代乾統初年,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淤白村。這座寺廟打破了對於佛像的素雅肅穆傳統認知,置身於白瀑寺中仿佛自己闖入了玄幻世界。

白瀑寺外景

寺內有一座保佑出行平安的廟宇——「車身殿」,摩托老哥習慣開著摩托來跑山順便來車身殿拜一拜,又讓白瀑寺精準收穫了一批虔誠的非香客到訪者。這也將白瀑寺延伸出了「露營地點」的屬性。

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大雄寶殿門前的空地一側支起露營椅子,乘涼於景觀盆栽和迎客松之間,才明白什麼是「吸天地之精華,采日月之靈氣」。

車神殿入口照片

白瀑寺吸引了一眾以休閒放鬆為目的的戶外玩家,他們不一定是虔誠的香客,但也使這裡有了其他寺廟所不具備的兼容感。白瀑寺因此不僅僅是個寺廟,更是年輕人心目中豐富又划算的國風主題公園。

白瀑寺外景

白瀑寺的氣度之大在於,只要你心存敬畏誠心誠意,它願意接納每一個抱著求神拜佛目的之外的人來看、來玩。「大家因建築的魔幻慕名前來,寺廟本身也不會過問你是來幹什麼的,所求是什麼。我們只是單純的在這拍拍照,遛遛彎兒,爬爬山,享受周末郊區的悠閒時光就行了。」

白瀑寺廟門

雖然寺廟自帶嚴肅屬性,但騎行的人能逃離市區釋放野性,打卡的人能尋到一處小眾美景,休閒的人能享受周末的戶外時光,吃齋飯的人能吃到乾淨清淡的飯菜。

白瀑寺外景

無論如何,對於很多人來說,去一趟求神拜佛屬性不強的白瀑寺,反而更能看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都能在當代快節奏生活當中獲取少有平穩心境。

白瀑寺外景

寺廟也可以是一種文化場景,紅牆黃瓦色彩鮮明、滿天神佛青煙裊裊,只要人們沒影響到寺廟的肅靜,神佛博大的胸懷也不會介意他們毫無目的消費和放鬆。

02

智珠寺:古剎里的文藝中心

智珠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后街嵩祝院23號,始建於乾隆二十一年。這裡曾是清朝時期京城內最重要的藏傳佛教聖地。比利時商人Juan van Wassenhove 2007年在北京一個小胡同里發現了當時已經破敗不堪的智珠寺,後投資修復改建成智珠寺古建築群。

智珠寺外景

智珠寺坐北朝南,從山門殿至後殿共五層殿宇。山門外有大門及紅圍牆。山門三間,大式硬山筒瓦大脊,門楣有石額"敕建智珠寺"。寺廟的室外區域布置有雕塑、水池、桌椅等設計。

戶外休息區

智珠寺在修復時就已作為文化標誌而存在,雖沒有任何香火氣,但喧鬧胡同中的古老建築也會使遊客感受到過去的佛門清凈與青煙裊裊。這個集餐廳、茶館、藝術展覽於一體的文化藝術中心將商業和曾經的歷史融合,迎接著熱衷於欣賞古代建築和當代藝術形式的人們。

戶外休息區

曾經智珠寺的大殿,如今改造成禮堂,作為舉辦活動的場地;大殿北面的後殿改造成休息室,供客人小憩;曾經的東面廡房,改造成會議室和畫廊。八間客房都位於院子後半部分,由於古今的元素在酒店中融匯共生,客房也被分化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

酒店內景

這座「廟」就妙在遊客可以在極端古老與極端現代的組合中遊走,古代建築與現代藝術,在智珠寺內外得到了巧妙的融合。

大殿內景

在古建築的院子內,融入現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體現與時俱進的設計精神。

戶外雕塑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空間藝術家之一James Turrell在寺廟內有一個永久性日落觀賞裝置Gathered sky,來這裡可以看一場京城的寺廟日落。

戶外水池

展廳是一個沒有窗戶的正方形房間,天花板上被切出了一塊矩形的天窗,房間裡播放著安靜的音樂,地上放著草編蒲團和瑜伽墊,躺下,望天,每天看到的都是限定日落。

觀日落裝置實景照片

智珠寺在修復時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儘量少的干預文物,在引入商業經營的同時避免對文物古建造成傷害。智珠寺外觀的修復不加粉刷,柱子、房門等處依然是應有的各種裂縫,藍色磚牆泛著白鹼,顏色雖不鮮亮,透出的卻是歷史的厚重。

白瀑寺外景

智珠寺,這座經歷風雨的皇家寺院、曾經的古剎、前人智慧的積累,如今人們慕名而來,拜謁這座深藏在胡同中的廟宇,在暮鼓晨鐘中,在鴿哨聲聲中感受著它的古老。

03

祖山濟心寺:寺廟博物館‍‍‍‍‍‍‍‍

祖山木佛博物館位於秦皇島祖山風景區濟心寺,是一座特殊的寺廟博物館。濟心寺的歷史可追溯至宋代,它於半山之上遠眺著城市與渤海,遺世而獨立,是祖山風景區重要的旅遊節點。

寺廟俯瞰圖

現狀寺院於2002年原址重建,寺院整體坐西向東依山而建,形成三進院布局,博物館坐落在寺廟建築群的最後一進。當遊客穿過大雄寶殿的迴廊,可看到立於高台之上的三座大殿,分別為觀心閣、藥師殿及彌陀殿,即是木佛展陳場館。

博物館入口

木佛展覽博物館開在寺廟之中,在這裡,人們可以祈福靜心,可以觀賞雕刻藝術,也可以冥想禪修,感知中華文化的智慧和哲學。新的空間為遊客提供更為豐富、多層次的寺廟遊覽體驗。

博物館入口

新的設計在延續寺廟中軸線以及保留觀音石雕立像的前提下,對現有前區景觀進行改造提升。為了加強進入博物館的儀式感,前區景觀被設定為「雲台」,結合場地的高差條件,圍繞中心台階展開高度不一的七層水洗石階梯平台。

階梯平台

博物館設計融合了室內、展陳、雕塑、影像、景觀等多種藝術門類進行綜合呈現。從曼陀羅、浮屠等宗教意向出發,以當代全新的方式詮釋了佛文化藝術的精神魅力,讓人們沉浸其中,遊歷、靜思、冥想,回顧自己的內心世界。

博物館內景

展陳借鑑了「塔」這一建築原型,在大殿中創造了一座空心佛塔,作為立體展陳木佛造像的主要載體。佛塔平面呈橢圓形,共七層,逐層向上收束,匯聚於矩形的佛殿空間頂端。佛塔內部以曼陀羅作為意向。

大殿內部設計示意

博物館內景

佛塔也催生了轉塔這一具備祈福意味的環遊路徑。將已有建築改造為首層、夾層環廊和頂層三個可以供人遊走的平台,形成立體環遊路徑。首層塔身外側書寫有金剛經,可在轉塔過程中細細品味。

博物館內景

博物館兩側的耳殿被定義為講經堂,是博物館公共教育活動的重要補充。設計利用了耳殿建築近11 米的高度特點,在靠近天花的位置懸置四面發光經文金屬板,並利用鏡面反射材料進一步拔高了空間,營造出亦真亦幻、頗具未來感的藝術空間氛圍。

講經堂內部照片

多尺度木佛造像營造出的多層次陳展體驗與佛殿本身肅穆靜默的建築氛圍相結合,香火裊裊中創造出可觀、可游的當代精神性場所。

結語

一方寺院幽深處,一壺茶水半日無。

寺廟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具有獨特的清幽、祥和的氛圍和高精神回饋的功能,直面了當下社會年輕人低物質回報的困境。二者相互碰撞,便會促進重精神回報的寺廟文化空間的產生。

買一注香,點燃、膜拜、許願、插進灰爐,在虔誠的注目下,煙霧升騰,木魚敲響,可見滿天神佛。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970551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927763759277926&wfr=spider&for=pc

[3]https://www.archdaily.cn

[4]https://travel.sohu.com/a/699244502_121384397

[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463042249561367&wfr=spider&for=pc

編輯王智源‍‍

責編曹瑞文

設計靈感丨能聽見建築的回聲嗎?

設計靈感丨何鏡堂、張錦秋、王澍設計!四座國家版本館:一磚一瓦,亦是一筆一畫!

設計靈感丨文化畫廊,在路邊偶遇藝術

設計靈感丨 「騎」出來的城市可持續設計

設計靈感丨據說建築師認真起來,可以療愈世界?

設計靈感丨春日伊始,萬物更新:舊建築擁有新樣貌

設計靈感丨隈研吾的材料秘笈

設計靈感丨高空建築:設計遇上高山

設計靈感丨用8張效果圖打開建築生假期的「尋夢環遊記」

設計靈感丨誰來叩響西嶺之門,喚醒千年雪山的時空記憶?

設計靈感丨海邊的建築,為什麼總是如此奇特?

設計靈感丨哈利 · 波特與建築學

設計靈感丨建築可以表達情感嗎?

設計靈感丨建築入口設計不知從何下手?快收下這份設計指南!

設計靈感 | 讓舊建築煥然一新

設計靈感丨水與建築

設計靈感 | 骨感建築潮流

設計靈感丨當樓梯不只是交通空間!

設計靈感丨為動物建造「人工家園」也這麼奢華?

設計靈感丨剖面圖中的玻璃坡屋頂

設計靈感丨詩意田園夢:田野上需要怎樣的房子?

設計靈感丨概念設計真的只是紙上談兵嗎?

設計靈感丨萬聖節特供!恐怖氛圍的空間設計

設計靈感丨反對「建築五要素」,從自由開窗做起

設計靈感丨燈塔:永不熄滅的建築

設計靈感丨「時尚」的建築

設計靈感丨驚艷上海街頭的「庇護所」,看建築師如何「結廬自然間」?

設計靈感 | 無人建築

靈感圖集 | 景觀設計師如何玩轉古風山水?

設計靈感丨建築的靈感的源頭-仿生學

設計靈感丨竹子會是亞洲建築的未來嗎?

設計靈感丨粉色一直被建築師偏愛!

設計靈感丨監獄建築改造大挑戰,去過的人都得到了「救贖」

設計靈感丨機場、碼頭、火車站...大體量廢棄交通建築改造潛力多大?

設計靈感丨5個深藏在雪山裡的建築

設計靈感丨設計一個昆蟲外殼就是仿生建築?

設計靈感丨國慶節這10個網紅建築值得您去打卡,出片率超高!

設計靈感丨藏在「星月夜」里的建築方案

設計靈感丨黑建築 · 高級感

設計靈感丨10個最佳診所設計

設計靈感丨歷時52年,耗資2億!這座「沙漠中的城市」會是地球上最大的當代藝術品嗎?

設計靈感丨葡萄牙建築:隨時間流逝的情緒

設計靈感丨建築大師的「秘密基地」:遠離城市,他們的自宅與靈魂密不可分

設計靈感丨2022首次評出FUA世界「最具時代感建築」,哪個最辣眼?

設計靈感丨連續28天高溫預警,極端氣候里的10個「城市綠肺」濕地公園,涼快嗎?

設計靈感丨昨日完結的《西部世界4》里出現了哪些建築

設計靈感丨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事務所出新作品了!推薦給老爺們

設計靈感丨高溫+疫情,這18家「倒霉」的成都新店有什麼看頭?

設計靈感丨別看日本了,國內公廁設計也「卷」起來!網友驚呼:我能住進去嗎?

設計靈感|疫情時代,我們如何逛美術館?

設計靈感丨建在現有辦公樓之上的住宅樓丨MoederscheimMoonen Architects

設計靈感丨對話東方傳統遊戲,重塑昔時遊玩場景

設計靈感|2022年,全球值得期待的22座建築

設計靈感|書店,於異鄉存放孤獨內心的地方

設計靈感丨從上海、成都到青島,城市最「YOUNG」的街長什麼樣?

設計靈感丨玫瑰人生:7種設計重新定義粉紅色

設計靈感丨50個設計師應該知道的椅子

設計靈感丨年度最「筍」建築出爐了!

設計靈感丨進可燒焦,退可掰彎:銅只是優秀了億點點

設計靈感丨突然科幻!無人駕駛車與建築設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設計靈感丨你都如何回蟻窩:1929至今的極簡家具設計

設計靈感丨突然科幻!無人駕駛車與建築設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設計靈感丨盤點2021元宇宙元年,遊樂業態發生的變化

設計靈感丨提到交互, 能想到的只有APP?

設計靈感丨台北摩天大樓上的哥德式教堂丨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設計靈感丨揚帆起航!全球最大的海盜船主題冒險遊樂場

設計靈感丨巨型水母和瘋眼已成功登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f46a4062e060a16d862dd4fcacd5b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