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原來這四類人不屬於公務員,甚至連編制都沒有

2024-09-27     常高俊April

近年來,隨著社會脈絡的日益繁複與人們對體制內穩定生活的深切嚮往,公務員與編制制度悄然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然而,在這片廣闊的認知海洋中,仍不乏誤解的漣漪,關於何為真正的公務員體系崗位,何為僅是公務員工作的鏡像倒影,界限往往模糊不清。

### 1. 協警、輔警:法治田野上的「編外守護者」

在公安系統的廣闊舞台上,協警與輔警如同那默默耕耘的園丁,雖無正式編制的冠冕,卻在執法的田野上揮灑汗水,成為不可或缺的「執法輔助者」。他們,以合同為舟,承載著對正義的執著追求,穿梭於治安巡邏與交通管理的繁忙之中;協警則更似社區的溫情守望者,以腳步丈量平安,將防範的網編織得更密更牢。儘管薪酬體系遵循層級階梯,福利亦不乏五險一金的溫暖,但他們的付出與編制內同仁相比,仍顯待遇之落差,職業風險與壓力並重的現實,令人不禁思索,是否應賦予這些無名英雄更多榮光與機遇。

### 2. 「兩院」書記員:司法殿堂的「編外筆桿子」

在莊嚴的法院與檢察院內,書記員們以筆為劍,記錄著正義的軌跡。委任制與聘用制,如同司法殿堂的兩扇窗,一扇通往正式的公務員之路,一扇則引領著編外人員的勤勉身影。聘用制書記員,雖無編制之庇佑,卻以穩定的職業港灣,吸引著無數追夢人的目光。他們以考試為舟,跨越門檻,雖待遇略遜一籌,卻同樣享有五險一金的保障,成為許多青年過渡時期的溫暖驛站。

### 3. 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鄉土大地的「草根領袖」

在廣袤的農村天地間,村支部書記與村主任猶如鄉土的脊樑,雖無公務員的顯赫身份,卻在基層治理的舞台上大放異彩。他們以選舉為媒,連接著政府與民眾,用智慧與汗水澆灌著鄉村的繁榮之花。崗位補貼雖因地而異,卻難掩他們對鄉村發展的拳拳之心。在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土地上,他們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 4. 社區工作者:城市肌理的「溫情編織者」

在城市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社區工作者如同溫暖的陽光,照亮居民的生活。他們雖非公務員,卻以近似的職責與待遇,成為體制內不可或缺的一員。通過考試與面試的篩選,他們踏上了為民服務的征途,工資雖不等,但五險一金等福利的保障,讓他們的付出有了堅實的後盾。作為連接政府與居民的橋樑,他們在疫情期間更是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守護著社區的安寧與和諧。社區工作者的崗位,既是職業發展的跳板,更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d7b4d9d244ba63c95665d961ec2df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