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都好色,最好的默契是,我懂你的故作矜持,你懂我的圖謀不軌

2024-10-11     常高俊April

張愛玲曾輕啟朱唇,語帶深意:「好色,此性情之流露,非獨男子之專利,女子亦然。其分寸之間,高雅為品位,失度為放蕩。最美之默契,莫過於我洞悉你之故作端莊,你明了我之暗藏情愫。」世間流傳之語:「男子財豐易變心」,此偏見似將忠誠與財富對立,實則忽略了人性對美之普遍嚮往,無分性別。

在男性的世界裡,對美的追求猶如星辰指引,照亮他們對女性的欣賞與追求之路;而女性,亦以溫柔的目光,仰望那些挺拔如松、事業輝煌的男性身影。正如莫言先生所深刻剖析:「男性賞色,女性慕強」,此乃人性光輝下,對美好事物共同的嚮往與追求。我們皆如飛蛾撲火,本能地趨近於那些令心靈震顫的光芒。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舞台上,對美的渴望與對強者的傾慕,織就了一幅幅絢爛的心理畫卷。面對心動之物,心生歡喜,本是自然之理。男性或被佳人容顏、家世所吸引,女性則可能為英雄氣概、事業成就而動容,皆是情感真摯流露,無需苛責。

然而,好色之心,猶如雙刃劍,既能點綴生活,亦能傷人傷己。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駕馭這份慾望,使之不失於方寸之間。男性追求美好,非過錯也,唯需自律為伴,方能使之成為生活之點綴。女性之含蓄欣賞,更添一抹溫婉,其好色之心,亦應得到理解與尊重。

人生宛若盛宴,好色之心則是桌上佳肴,既能滋養心田,亦能誘人迷失。流氓與紳士,一念之差,在於能否堅守道德之堤。我們當以清醒之頭腦,堅定之意志,抵禦誘惑,守護內心凈土。

在追求與滿足之間,尋找平衡之道,是我們共同的課題。好色之心,人皆有之,然如何在自我滿足與尊重他人、維護道德之間架起橋樑,實乃智慧之體現。教育之光,應照亮童年,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與審美觀;社會環境,則需營造正向氛圍,鼓勵內在美與情感深度的探索。

媒體作為時代之聲,更應傳遞正能量,減少浮華誘惑,倡導真摯情感與內在價值的追求。個人成長之路,離不開自我反思與提升,拓寬視野,提升審美,方能在誘惑面前,做出明智抉擇。

人際關係中,真誠、平等、尊重的溝通,是情感健康的基石。開放而誠實的交流,讓彼此界限清晰,共同營造安全、包容的相處空間。最終,我們需明了,真正的幸福源自內心的豐盈與自我實現,而非外在的堆砌。

總之,好色之心,人性使然,無需迴避。通過教育、修養、社會環境的優化及健康人際關係的構建,我們可將這份本能轉化為成長的動力,推動個人與社會的進步,共創和諧美好之世界。在此旅途中,我們皆是自我命運的舵手,引領著心靈之舟,駛向那片寧靜而深邃的幸福之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afff6e82e258c48b2f73b8b5dc876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