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陳欣雨
眼前的食物,可能來自雲南遙遠的高山深處。
藍莓,這個聽起來有些異域風情的名字,它原產於北美洲,後來被引進到中國的東北和西南等地,適應了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成為了餐桌上的珍饈。
其深紫色的外皮中包裹著的是一些混雜著細小種子的細膩果肉。它的果肉細膩,漿汁豐富,酸甜可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眼睛、增強記憶、延緩衰老。藍莓表面的白霜,專業人士稱之為果粉,這也是藍莓營養最豐富的地方之一,「我們的冬季藍莓,不需要清洗就可以直接食用」——悟創深莓產業集團CTO郝亦成為記者介紹的時候,反覆強調這一觀點。
位列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藍莓憑什麼?
小小的果子裡蘊藏著無窮的魅力,它自帶的健康屬性也收穫了重視健康的年輕消費群體的高度青睞。
在中國的現代生活中,手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手機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的頸椎問題和視力疲勞。在這種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並尋求能夠緩解這些問題的食物和保健品。藍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能夠有效地保護眼睛、增強免疫力、改善記憶力和延緩衰老。2017年,國際糧農組織將藍莓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其獲得了「漿果之王」的美譽。
圖:藍莓圖片
藍莓,這個充滿生命力的果實,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引領著一場跨界的美食革命,帶領人們品味生活的甘甜與美好。
在食用水果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家的健康需求,而功能性健康水果越來越大行其道的今天,冬季藍莓巨大的供應缺口導致的行業高利潤,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跨界企業競相入局。
跨界入局者,預見並引領藍莓產業發展新機遇
圖: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丁雄軍
圖片來源:微酒公眾號
#2017年以來,茅台集團在貴州丹寨縣成立茅台茅台生態農業公司,深耕藍莓產業,帶動藍莓種植3萬畝,並精心打造茅台悠蜜品牌,助推藍莓產業的發展。
#2022年8月22日,在貴州省丹寨縣舉行的茅台悠蜜節上,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再次為茅台集團旗下又一戰略產品——茅台悠蜜藍莓酒做美學定義,並系統闡述茅台生態農業公司的發展戰略。
#2022年,中新藥業公告宣稱,擬投資3億元打造功能性植物飲料項目,計劃推出棗飲料、藍莓飲料等;
圖:悟創深莓集中開工儀式
#2023年11月11日,從新能源領域跨界而來的悟創深莓集團中外合資育種育苗基地暨雲南萬畝級數字藍莓基地二期項目奠基儀式在雲南紅河州彌勒市成功舉行;
……
越來越多跨界企業的加入,無疑攪動了藍莓行業的「一池春水」。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和新鮮水果零售市場規模的擴大,藍莓產業正迎來發展上升期。《中國藍莓產業報告2023年年鑑》數據顯示,我國藍莓進口量2023年達近6萬噸,但仍然遠遠無法滿足市場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特別是冬季藍莓供不應求的局面,還在持續擴大。
在高需求的帶動下,我國已成為藍莓栽培面積全球第一大國。但「大而不強」,是我國藍莓產業的生動寫照,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藍莓畝產量和品質較低,鮮果產量僅為全球第三,占總產量比例不足50%,遠低於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提高藍莓優質鮮果品種的種植面積,特別是冬季藍莓的種植規模,已然成為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白酒龍頭、新能源、藥企等企業紛紛跨界,進入藍莓產業掘金。
冬季藍莓,農業界的「飛天茅台」
簡單來看,藍莓行業可以分為「傳統的夏季藍莓」和「冬天的反季藍莓」,這就好比白酒有濃香型、醬香型兩種類型。
冬季藍莓不僅種植難度非常大,無法露天種植,必須在陽光充足、氣候適宜的地方,通過高端的農業大棚進行無土栽培,種植地域特別稀缺。
圖:規模化種植的藍莓
正如「離開了赤水河,釀不出好茅台」,藍莓種植對光照、海拔、積溫、冷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夏天不能太熱,35度以上的天氣不能超過10天,否則容易爛根爛苗或者灰霉病。冬天不能太冷,溫度必須保持在0度以上,另外還有海拔要求,一般介於1000至1500米為,並且年日照時數必須在2000小時以上。上述嚴格的種植環境要求,導致了不同於夏季藍莓種植地域的廣泛性,目前我國只有雲南可規模化種植冬季藍莓。
此外,我國土地管理政策較為嚴格,農業生產用、設施農業用大棚不能建設在基本農田、一般耕地上。因此,雲南真正可建設大棚的用地,不到當地國土面積的1%。土地的稀缺性,加劇了行業的供不應求。採購商需要提前1-2個月打預付款,才能鎖定貨源。終端需求越來越旺盛,上游供給缺口越來越大。三四線城市,冬季基本上買不到藍莓,無貨可買……因此,冬季藍莓不僅是農業「飛天茅台」,也是農業鋰礦——上游的供給非常有限,但下游的需求在不停擴大,導致缺口越來越大……
對於貿易商來說,能採購到大批量的冬季藍莓,就意味著豐厚的利潤回報。保守估計,當前行業利潤率約為65%,行業規模年復合增速高達45%,就我國人均幾百克的藍莓消費量與歐美人均幾十千克的消費量的差距而言,未來市場增長空間高達數百倍。
以「悟創深莓模式」賦能冬季藍莓種植
在浩瀚的從業者海洋中,總有些勇敢的航者,敢於破浪前行。在百舸爭流的激烈競爭中,悟創深莓集團憑藉藍莓種植領域的卓越表現,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匹引人注目的「獨角獸」。他們憑藉著對藍莓種植的深刻理解和不懈努力,開創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引領著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悟創深莓集團管理團隊成員由來自於新能源、金融、PE投資圈等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操盤團隊曾在新能源領域成功操刀過多個百億級新能源製造業項目,可謂「起點不低,來勢兇猛」。
從2014年起,企業就對藍莓行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謀定而後動,2023年1月,悟創深莓集團與彌勒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4個月之後,公司投資的數字藍莓一期基地在彌勒市的大山深處拔地而起,創造了雲南藍莓基地建設速度最快、建設標準最高的記錄。同年11月,悟創-深莓-Berryplus中外合資育種育苗基地暨悟創深莓萬畝級數字藍莓基地二期項目奠基儀式在彌勒市成功舉行,宣告了亞洲唯一一家中外合資藍莓育種育苗基地暨萬畝級藍莓種植全產業鏈基地的成功落地。
圖:悟創深莓集團與彌勒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圖:悟創深莓集團打造的藍莓育種育苗基地
打好牢固的地基後,悟創深莓集團以科技為畫筆,繪就藍莓產業的輝煌藍圖。由瓦赫寧根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等世界頂尖農業院校人才組建的研發實力強勁的隊伍,是集團為藍莓產業打造的「保護傘」,2023年9月,悟創深莓技術團隊在西門子Xcelerator全球公開賽決賽中榮獲冠軍,這也是中國企業的「首次」。
深耕藍莓產業的算法平台(DB-TITAN)能夠在藍莓種植過程中提供全方位的功能支持,包括數據收集、遠程監控、數據可視化、智能預警、AIoT分析體系等。此外,深莓的水肥一體化產品已獲得20餘項國際技術專利,AI生產算法系統能夠將作物畝均產能提升50%,節約近2/3的勞動力。
圖:悟創深莓集團打造的算法平台
憑藉著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快速的項目拓展能力,悟創深莓集團贏得了投資人的青睞,已成功多位投資人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這筆融資將為公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企業在藍莓種植領域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科技不應該是冷冰冰的」,企業打造的「悟創深莓模式」更是為藍莓賦予了一份溫暖的人情。2019年伊始,悟創深莓技術團隊為雲南紅河州等地區的200餘農戶提供免費的藍莓種苗、數字化灌溉和水肥系統,並派駐德國外籍專家及公司技術人員30餘人,常駐紅河州的田間地頭,開展免費技術指導和培訓。此外,公司還提供藍莓產品包銷服務,促進農戶戶均年收入增加20萬元。
得益於「悟創深莓助農模式」的成功推進,公司的簽約的合作農戶數量也迎來了爆髮式的增長,從2021年的8戶,到200餘戶,再到2024年已超過500戶的簽約數量。未來三年,悟創深莓集團還將聯合農行、農商行等機構,充分發揮雙方的技術與金融優勢,以「悟創深莓助農藍莓貸」為依託,通過科技和小微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為2000戶以上的藍莓種植戶提供富農助農服務。預計將擴大種植面積1.6萬畝,為種植戶增加共計3億元/年的純收入,帶動更多的老百姓共享藍莓行業的發展紅利,共享雲貴高原下一個茅台的發展機遇。
藍莓的清香,餘韻悠長,是大自然最純凈的饋贈。在這萬畝藍莓的美麗田園裡,一個新的現代農業產業,正在崛起,我們期待著更多的企業像悟創深莓一樣,既紮根土地,又放眼全球;既腳踏實地,珍惜每一份土地,又能共享行業紅利,帶動更多的老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