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為89,能不能麻醉?

2023-10-20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血壓為89,能不能麻醉?

叮鈴鈴、叮鈴鈴,骨科電話響起。電話那頭,是剛來的住院醫王大夫。王大夫問:患者血壓89,能不能麻醉?

麻醉科這邊,沒有直接回復他。直接問王大夫,患者是什麼病情、多大歲數……

患者大約70多歲,男性……

很顯然,王大夫被麻醉科直接問住了。在他以為,麻醉科一般只關注血壓數值,並且一般只關注血壓的高壓。比如,血壓超過180堅決不給麻醉,血壓超過160酌情考慮。

片刻,王大夫說,前幾天有一個小姑娘血壓還不如這個呢,我看也正常麻醉了啊。

事實上,前幾天確實麻醉了一個小姑娘。當時,血壓可能和這個老年患者不相上下。

王大夫本以為麻醉科會就此妥協,略帶商量的說:就給正常排上吧,這麼大歲數了。

麻醉科也沒有直接硬性回絕,而是告訴他:一會兒去看看患者情況。

見到患者的病例資料後,麻醉科發現了問題:這個患者股骨頭壞死了,基本處於臥床狀態,因此便秘非常嚴重。據家屬說,老人家怕肚子脹,一般不敢吃東西。行動不便,也不敢喝太多水。同時,嚴重的糖尿病導致他足部出現了壞疽。這次手術,就是要把腳趾截掉。

看過化驗單後,白細胞等數值後面幾個鮮紅的箭頭十分醒目。

看到麻醉科看血象這張單子,王大夫解釋道:這樣的腳趾,白細胞上去一些是正常的,手術之後就好了,我們也給用藥控制了。

麻醉科堅決的說道:這個手術必須停,先調整再說。這不是單純血壓的問題,要把感染控制一下。另外,這個患者原本是有高血壓的,並且血壓長期處於140的水平,現在只有90的血壓是很危險的。不要說手術麻醉有風險,就是躺在病床上都會有風險。

麻醉處理危重症的能力,他們是知道的。為此,王大夫也不再爭辯。他知道,再爭辯也沒有意義,患者的病情肯定很複雜。於是,當即同意請示他們主任停手術。

雖然這件事似乎只是一件小事,但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都在全國各地各家醫院上演。有些時候,麻醉科甚至因此成為阻擋外科手術的「壞人」。

那麼,麻醉科怕什麼?怕患者下不來手術台嗎?

麻醉科根本不怕。可以這麼說,只要麻醉科認為可以手術麻醉的,患者很難出現下不來手術台上的情況。當然,術中出現麻醉科無法控制的大出血、心臟驟停、生命中樞受損或者某些罕見嚴重影響生命的併發症的時候,患者很難在麻醉科掌控下出現大問題。

其實,麻醉科是在綜合考慮患者的預後轉歸。一些醫院固然有重症監護室,但手術麻醉階段如果出了大問題,重症監護室也可能回天乏術啊。外科手術的治療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環節連起來的結果。只有每個環節都不出問題,患者才能最終獲得最好的結果。

關於這個患者的血壓,我們先看一下年齡與血壓對照表,大家就明白了。

可以看出,70歲以上的人血壓就應該高一些。甚至,這個血壓大家會誤認為是高血壓。

為什麼要高一些,這是因為我們體內的重要器官需要一個良好的灌注壓才能有充足的血液供應。

灌注壓的計算公式為:灌注壓=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或右心房壓)。

平均動脈壓是指心臟每次收縮時,通過動脈血管的血液壓力產生的平均值。一般來說,平均動脈壓的正常範圍是70至100毫米汞柱。中心靜脈壓或右心房壓是指包括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和中心靜脈在內的脈管內血液回流到右心房內時,右心房內的壓力值。中心靜脈壓的正常範圍是2至6毫米汞柱。

而平均動脈壓(MAP)是器官灌注的基礎,其計算方式為:平均動脈壓=[收縮壓+(舒張壓*2)]/3或者平均動脈壓=舒張壓+1/3脈壓差。

簡單的說,血壓數值和灌注壓是正向關係。當血壓過於低的時候,灌注壓必然過低,這樣會導致器官缺血。長時間的缺血,可能產生很多併發症,如功能下降、功能衰竭甚至血栓事件。

由於老年人血管彈性差,應對低血壓的能力下降,因此更要嚴格把控血壓。基本策略是,寧高勿低。但也不能無限的高,因為過高的血壓可能伴隨著小動脈痙攣。一旦強行手術麻醉,可能加重器官缺血。

現在,我們發起一個投票:

如果是您,一個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或者腦血管卒中等病史的老年患者實施全麻大手術,您認為血壓多少比較理想?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ae0c6df728bd18f3fdbccdd4096aa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