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靠山終於站不住了?銀行「涉房」被罰,融資渠道再被縮減

2019-11-01     陸水新知

在中國經濟騰飛的這幾十年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變化的最大、也最牽動人心的無疑是房地產行業。因為國內眾多人口的龐大需求,以及對房企貸款的寬鬆政策,國內的房地產企業在「肥沃的土壤」中遍地開花,而且大多賺得盆滿缽滿。

一份調查統計指出,與國內14億的人口相比,國內現在已經有足夠34億人居住的房產,但各大開發商還在不斷建房。在過去的20年間,房地產可謂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各大房企的貸款與融資環境都較為寬鬆,房企後有銀行作為建房資金的「靠山」,前有火爆的樓市兜底,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但隨著多年資源和資金的傾斜,國內的經濟和企業對房地產越發依賴,無論是剛需還是投機者都對房產趨之若鶩。根據統計,中國大部分家庭80%的財富消耗在房產上,樓市也逐漸開始陷入「買不起、賣不掉」的市場僵局,再繼續保持這個勢頭,房地產即將觸摸到「泡沫」的邊緣。

因此國家今年加大了調控的力度,僅今年上半年的調控次數就高達251次,再加上「房住不炒」等調控政策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房企生存環境開始發生轉變。在宣布不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之後,房企迎來了國內金融市場的改革。

現在國家決定將資源與資金更多的傾斜到實體經濟和科研方面,嚴格把控資金流向,就連降准所釋放的9000億元都被禁止流入房地產。與此同時,金融市場也開始收緊,房企的融資渠道被縮減,首當其衝的就是房企的「靠山」銀行開始收縮資金,減少提供給開發商的「開發貸」,實行新的房貸利率。

​除了銀行的融資渠道被縮減外,房企曾經銷售火爆的國內外債券都開始遇冷,信託也受到限制,在越發嚴格的監管條件下,不少中小型房企開始陷入融資難、銷售難的困境,今年上半年已有上百家房企宣布破產倒閉。

但其實還有銀行為了牟利在向房企提供資金,根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起銀行保監系統已經累積向違規「涉房」的銀行罰款了上億元,今年8月中信銀行就被罰款2223.7萬元,原因是中信銀行涉及違規向房企發放開發貸等13項行為。這種行為並不只是個例,僅一家銀行的罰款就高達兩千多萬,由此可見整個銀行業流向放棄的資金是多麼龐大。

房企的靠山終於站不住了?銀行「涉房」被罰,融資渠道再被縮減。國家加強對房企的監管後可以說是從根源上處理房地產的問題,為了加快資金回籠,現在已有房企開始變相的「降價」賣房。對於購房者來說,現在房貸額度縮緊,貸款買房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核,但首套房買房的房貸利率相比從前有所下降,而二套房的房貸利率相比原有基準有一定上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TdEJ24BMH2_cNUgDt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