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基地 活力新城 |「三明造」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備案

2020-07-27   聚焦三明

原標題:工業基地 活力新城 |「三明造」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備案

6月23日,三明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新冠病毒抗體IgM/IgG檢測試劑盒獲得歐盟CE備案。「這讓我們的新產品進軍國際市場有了『綠色通行證』。」三明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瑞鑒說。

張瑞鑒從事檢驗醫學研究30多年,1999年下海創業,創辦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年潛心鑽研,與肖正華、藍淑英、廖加煒、施梅華等一批批優秀的博峰人一道努力,不斷提升,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博峰生物成為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博峰生物技術人員在操作儀器

擁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和80多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其中有9個產品是全國首家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註冊文號。

回憶往事,張瑞鑒感慨:「當時就感覺一股力量在心中奔放,讓我走上了創業路。」

科研迷嶄露頭角

1999年夏天,張瑞鑒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還在體制內上班,歷經四年半脫產苦讀,拿到了福建醫科大檢驗醫學文憑。下一步做什麼?那陣子,他散步都在醞釀著:自己必須做點東西出來。

自己創業談何容易。為了這一步,他已準備了10年。

1988年,張瑞鑒從省衛校檢驗醫學專業畢業,分配到市職業病防治院,業餘他就愛泡在實驗室搞科研。1990年他開始研究膠體金。

膠體金,又稱金溶膠,由一個金原子及包圍在外的雙離子層構成,是金鹽被還原成金單質後形成的穩定、均勻、呈單一分散狀態懸浮在液體中的金顆粒懸浮液。

膠體金能穩定又迅速地吸附蛋白質,而蛋白質的生物活性無明顯改變。1971年起,膠體金作為標記物用於免疫組織化學,目前在臨床診斷及藥物檢測等方面被廣泛應用。

1990年,張瑞鑒從《上海免疫學》雜誌上讀到一篇膠體金標記的文獻,另外找到一份膠體金講義(陝西中醫藥研究院編制),就開始琢磨起膠體金技術。經過幾年鑽研,他的技術漸漸成熟。

多方助力自主創業

胸有成竹,他有了更大的視野:體外診斷試劑。

體外診斷試劑在醫療中發揮很大作用,每個醫院檢驗科工作量大,檢驗項目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多,需求量很大。

只是下一步要怎麼走?他一直在思考。

1999年10月1日,他沒有休息,像往常一樣泡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同學張國能來看他,看到他的研究成果,提出:「你還是自己干吧,我支持你。」當天下午,他就在同學的辦公室里商定成立公司,名字就叫「博峰」。

萬事開頭難。申請營業執照,找科技部門、衛生部門,都說無法可依。恰好市化工局一位相識的專業人士幫他牽線,一同到福州找省醫藥管理局負責人請教,同時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終於取得了營業執照。

張瑞鑒在凈化車間,給員工講解產品要領

2000年1月,三明博峰生物技術研究所正式成立,起步資金5萬元,租了2個房間,僅40多平方米。經過兩年的發展, 2002年研究所更名為三明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不久,省、市藥監局相繼成立,對醫療器械管理進行規範。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公司必須要有產品註冊文號,否則只能關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公司辦了一個二類(省級)註冊文號,申請到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2004年起,國家有關管理政策一項項出台,生產條件要求越來越高,租房、小打小鬧不行了。梅列區領導得知情況後,實地調研協調,將碧湖奶牛場的一塊地提供給博峰生物發展。

「那時,我們連車都沒有,是騎著自行車來看現場的。」張瑞鑒回憶。

經過一番籌建,2006年8月,博峰生物正式落戶碧湖。買儀器,搞研發,闖市場,公司走上了滾動式發展之路。

完善體系規範發展

博峰公司的凈化車間裡,員工們正在貼膜、點樣、裝板。操作人員嚴格按照規範,手戴乳膠手套,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公司產品放在冷庫里,溫度控制在2℃~8℃範圍內。

公司的產品進入冷庫保存

21年打拚,博峰生物建立了非常規範的工作區域。公司占地15畝,有辦公樓、科技樓1萬平方米,萬級局部百級凈化車間600平方米,10萬級凈化車間1000平方米;現代化實驗室600平方米,配備了先進生產設備和科研儀器,有了一批優秀的科研專家和訓練有素的員工。

「是市市場監管局特別是藥監部門的關愛,我們才有了這麼好的家底。」張瑞鑒說,「藥監部門一任任領導對我們都很支持,一直本著幫扶的角度,指導公司合規管理生產, 對不足之處及時督促整改。「

在藥監部門幫助下,博峰生物按照《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建立完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通過了ISO9001和ISO13485認證。

公司嚴格執行GMP,結合產品特點,對接體系,完善生產規範,物料、採購、保管、生產、存儲、銷售,都按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嚴謹細緻地實施,從原材料採購、中間產品到終端產品,全程可追溯,保證了產品質量不出紕漏,安全有效。

愛拼敢贏勇奪「國字號」

質量體系的完善,為博峰生物持續升級奠定了基礎。

創立之初,公司主攻不孕不育檢測試劑,2004年轉向公立醫院,主攻兒科、老年人需要的體外檢測產品,重點對準呼吸道病原體抗體檢測試劑盒、手足口病檢測試劑盒、心梗標誌物檢測試劑盒,在自己攻關的同時,引進科研院校研究成果,展開研發,在「國字號」產品註冊上取得了突破。

張瑞鑒介紹,醫療器械產品註冊文號有三類,國家註冊(三類),省級註冊(二類),地市備案(一類)。

國家註冊文號標準高,研製、註冊相當複雜,臨床上要3家三甲醫院,至少1000例臨床標本驗證,基本跨度要3-4年,一個產品就要投入上百萬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有的企業為了攻下「國字號」,只好聘請高級研發人員,年薪就要上百萬元。

也正因此,北京、上海的一些企業都不敢碰「國字號「,地市級的更少敢吃這個螃蟹。可博峰生物敢!

2006年至2007年,博峰生物連續研發抗子宮內膜、抗卵巢、抗精子、抗心磷脂、抗滋養層細胞膜、抗透明帶、抗人絨膜促性腺激素等7個膠體金滲濾法抗體檢測試劑盒。這些產品都是全國首家獲得國家藥監局產品註冊證。

2006年,博峰生物就在「國字號」產品註冊上取得了突破,至今有30個「國字號」

創新升級進軍國際市場

隨著市場的發展,博峰生物面臨著又一次升級換檔。

膠體金滲濾法,操作步驟更多,稍顯麻煩,運輸要保持在2℃—8℃,通過冷鏈進行,因此國內客戶不太愛用。

而膠體金層析法,可常溫運輸,更好保存、運輸,操作簡便,可以上儀器,自動化,近年來越發受歡迎。

從2013年起,博峰生物適應市場需求,從膠體金滲濾法轉向層析法。產品要重新註冊,臨床驗證,但博峰生物敢攀新高峰。

2017年研發的細小病毒B19抗體lgG檢測試劑盒(膠體金層析法)、腸道病毒71型抗體IgG檢測試劑盒(膠體金層析法),為全國首家獲得國家藥監局產品註冊證,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層析法),則是全國第二家獲得國家藥監局產品註冊證。

如今,博峰生物已成為國內主要診斷試劑生產企業之一,建立了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

公司開發膠體金試劑系列、酶聯免疫試劑系列、微生物培養基系列、生化試劑等80多個產品,其中國家註冊(三類)30個,省級註冊(二類)36個,地市備案(一類)18個。

創新無止境,隨著技術進步,博峰生物進一步向開發核酸檢測方向發展,不斷完善品類品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2月1日公司就投入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的研發,3月中旬完成,幾經周折,6月23日獲得了歐盟CE備案。

博峰生物研製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得歐盟備案

面對疫情帶來的行情冷清,博峰人正在為復甦積蓄能量。張瑞鑒說,接下來多個三類產品準備註冊。

平時,張瑞鑒還是愛在實驗室里鑽研。「發展生物科技,造福人類健康」,正如博峰生物的公司宗旨一樣,這位年過半百的客家漢子依然初心不變,激情滿懷……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作者:王長達 陳睿 陳文欽 耿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