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層層推理環環相扣、角色扮演穿越時空、精裝實景沉浸體驗……近年來,劇本殺吸引了大批年輕群體。
經歷了2022年的短暫回落,2023年,劇本殺票房迎來「大爆發」。據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信息服務平台數據監測,2023年五一假期,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0%,消費人次超過400萬人次。初步統計,青島市劇本殺行業年度票房2億元左右,有兩百餘個劇本殺商家在大眾點評登記。
從圓桌到實景搜證,劇本殺在不斷升級應用場景。博物館、風景區、山莊民宿、城市古鎮……本身即有沉浸屬性的劇本殺行業匯流到體驗經濟的潮湧中,一些城市不時傳來試水「劇本+」的訊息。在青島,一些劇本殺商家、景點同樣聞「風」而動,在與文旅場景融合的嘗試中,悄然豐富著沉浸式旅遊的格局。
備受年輕人追捧的劇本殺,如何持續風靡消費市場?
玩家正在閱讀劇本
劇本殺創作離不開「青島味兒」
劇本殺,原名「謀殺之謎」,起源於西方派對遊戲,是一種以劇本為核心的角色扮演遊戲,2013年通過留學生引入國內。2016年起,劇本殺在綜藝節目爆火,歷經幾番沉浮,成為熱門綜藝、社交App、景點城市、節日慶典的「常駐嘉賓」。一份艾媒數據顯示,劇本殺已成為僅次於電影和運動的第三大線下娛樂消費方式。
劇本殺與密室逃脫、狼人殺等休閒娛樂遊戲類似,具有極強的社交體驗屬性。「就年輕人而言,劇本殺不僅僅是娛樂。」一名資深DM(劇本殺主持人)這樣評價劇本殺,「抽離出『玩』的部分,這一行業豐富了年輕人的社交渠道,也在不斷升級玩家沉浸式的感官體驗,成為體驗經濟的新業態。」
DM正在給玩家介紹劇本角色
那麼,劇本殺如何在青島的體驗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總的來說,目前青島的劇本殺產品提供的沉浸式體驗還遠遠不夠。」資深DM小洋給出了他的答案,「好劇本是劇本殺商家在市場屹立不倒的支柱,如果想讓玩家體驗到『青島味兒』,就要推出好的劇本殺產品。」
記者了解到,劇本按照發行範圍分為盒裝本、城限本和獨家本,按照內容則分為情感本、陣營本、恐怖本和推理本等。
「不同於一線城市玩家對推理本的追捧,青島消費者最青睞情感本,這應該與青島浪漫的文化屬性有關。」歡喜貓劇本沉浸推理社店長王店長有著這樣的印象。
王店長來自劇本殺的發源地貴州,經歷了兩年的實踐探索,他有感而發道:「好劇本也意味著高市場回報,劇本殺商家要留住顧客,就要不斷更新劇本,增強沉浸式體驗。而要吸引外地遊客,離不開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重慶、洛陽等城市已在探索「全城劇本殺」。
「青島業內大咖不妨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內涵,結合海洋文化、紅色文化、奧運文化等元素,推出『城市級劇本殺』,為體驗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一位從業者認為青島具有創作「城市級劇本殺」的基礎,「青島大型本土劇本殺發行商瓦特工作室曾推出《聲聲慢》《月見草》等劇本,在全國市場上享有盛譽。青島啤酒博物館也推出了沉浸式劇游項目《覺醒的釀造師》,市場反應良好。」
當下,年輕的劇本殺正站在「第一個十年」的節點上,經歷市場大浪淘沙的劇本殺也在探索新出路。
屢「闖」營銷新路徑
位於萬象城附近的「三十三探案館」開店已有兩年。晚8時,記者在店內看到,不時有結伴而來等候「探案」的年輕人。「消費群體的年齡以18至40歲為主,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個放鬆的、沉浸的、抽離出日常生活的社交場所。」梁店長談及經營感受時說,「這個行業僅靠圈內自嗨不行,需要不斷創新營銷模式,『闖』出新路徑。」
消費市場回暖的同時,不少劇本殺經營者卻在激流勇退。記者在多個媒體平台上,看到了許多劇本殺店鋪轉讓的信息。「市南區閩江路,660平方米,2個全國密室金獎主題,5間劇本房,轉讓費38.8萬元。」「市北區營口路,年流水超70萬元的劇本殺店,250平方米,轉讓費50萬元。」
其實,這種情況至少從2021年起已經開始出現。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有些店家因經營不善、搬遷擴店等原因轉讓,有些則是因為回歸主業、搬離青島等私人原因退出市場。「離場」的人多了,也為「在場」的人敲醒了警鐘。
「許多玩家是一次性客戶,如何持續吸納與穩定客源是每一個劇本殺從業者面對的課題。」在李滄區經營劇本殺店的楊店長告訴記者。
為了吸引消費者,一些劇本殺商家引入IP劇本拓展盈利空間,更多商家則在服務和運營上狠下功夫,吸引新老玩家,如古風換裝、劇本演繹、實景搜證等。位於嶗山區石老人附近的參千世界沉浸式體驗館注重營造奇妙的玩家體驗,遊戲房間裝修風格各異,提供免費品牌零食,成為許多玩家的打卡地。「歡喜貓」推出「劇本外賣」服務,即DM帶著劇本和部分道具前往顧客指定場地組織遊戲。
「相比到店打本,『劇本外賣』拓展了消費時間和空間。」「歡喜貓」王店長說,「未來,我們還將引入有聲劇本、VR搜證,營造更具沉浸感的遊戲氛圍,全面提升產品的市場適配度。」
玩家在聊天群中共享搜證線索
另外,DM的流動性較大,也常讓劇本殺行業處於流動的經營中。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各店家常年招聘DM,大部分人是資深劇本殺玩家。但DM高昂的培訓成本、專業性較低、離職風險大也常讓劇本殺經營者煩惱。
「儘管劇本殺市場已恢復元氣,但商家營銷多是單兵作戰,市場難有大起色。」楊店長坦言,一些劇本殺從業人員都已開始準備轉型,發力劇本創作與發行。
劇本殺展會為商家提供了契機。此前,青島連續兩年舉辦「大航海時代」和「玖劇琴島」劇本殺展會。今年以來,青島已舉辦3次劇本殺展會。在資深從業者和玩家的共同鑒玩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劇本流入劇本殺市場,許多青島本土劇本殺商家尋獲先機,選購了如《黑旗》《南牆》等劇本,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參千世界」店長故里認為:「多次舉辦劇本殺展會有利於帶動整個行業向中上游拓展,商家不能止步於吃到產業鏈的『蝦尾』。」
對此,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認為,儘管青島劇本殺市場的亮點不少,但小、散、亂仍是目前的行業特徵。未來,想要成為激發島城體驗經濟潛能的有力業態,還需政府和商家共同發力,儘快打造龍頭企業,攥指成拳、合力出擊。
劇本殺升級為「劇本+」
沉浸式體驗成為城市文旅的新玩法,青島也已具備一定的沉浸式文旅基礎。例如,海信探索中心、紅樹林度假世界的沉浸式光影秀展現了元宇宙等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旅遊、戶外露營釋放了市民的線下消費活力;里院文化、古城古韻、影視IP等資源為創作者提供了創意源泉,也為沉浸式文旅搭建起新舞台……
今年以來,青島多次成功上演沉浸式項目。「春日尋游大鮑島城市藝術節」舉辦期間,易州路廣場上演了一系列光影秀和沉浸式演出,展現了文旅復甦的活力和春天。3月19日,實景音樂劇《愛情綻放》在浙江路26號的百年建築安娜別墅內上演。6月30日,登州路啤酒街開街,城市地標級項目青島啤酒博物館《金色奇妙夜》沉浸式演繹夜遊啟幕,為城市夜生活增添驚喜體驗。
沉浸式文旅爆發的同時,本身即有沉浸屬性的劇本殺行業匯流到體驗經濟的潮湧中,並在青島市場開啟了有益探索。
去年,青島啤酒博物館推出「引流利器」——《覺醒的釀造師》,成為本土沉浸式文旅的「黑馬級」存在。今年,青啤文旅乘風而上,推出青島首個古風仙山主題沉浸劇游項目《珠山綺花錄》,為大珠山杜鵑花會「加碼」。「遊客在享受劇遊樂趣的同時,也能近距離體驗青島的啤酒文化。」青島啤酒博物館劇本殺負責人景磊表示,這種類型的劇本殺不僅增強了城市文化的滲透性,更是「劇本+」的一種積極探索。
「成都青城山的『劇本殺+民宿』、長春波吉營地的『劇本殺+露營』、江西上饒望仙谷的『劇本殺+古宅』,以及飛豬 App推出的『劇本殺+遊輪』等模式都是不錯的文旅融合的範本。」景磊認為,場景融合、資源活化是「劇本殺+」的最大賣點,遊客可以獲得以文旅場景為載體的沉浸式文化體驗。
在經歷了自我探索的十年後,劇本殺行業也逐漸迎來了正規化的春天。今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起草發布《劇本娛樂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劇本娛樂活動應當設置適齡提示,其使用的劇本應當標明適齡範圍。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迅速響應,推動行業整體和企業個體儘快納入監管視野。此外,青島劇本殺行業也在籌備「青島劇本娛樂文化協會」,努力實現行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期待政府部門在建立劇本審查機制、加強劇本殺行業良性引導的同時,利用行業展會資源,鼓勵多方力量活化城市資源,結合文旅場景開發定製化劇本,推進「劇本+」出圈破陣。但是,從劇本殺升級為「劇本+」,還需要有資金、項目支持。「如果有了明確的項目定位和合適的運營團隊,『劇本+』說不定能為青島的沉浸式文旅打開一扇新的大門。」李光全說。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王朵 責任編輯:張致之